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
趙興臉不紅心不跳的點頭:“沒錯,在我與蒲家聯手發展的時候,我是做出種種手段限製了蒲家,這是我虧欠你們的。< 善良的死神 最新章節 >事後,我在竭力補償過程中,也對蒲家生有提防之心,但請你不要怪我,因為到目前為止,蒲家也從彼此的關係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這種收益完全超過了你們獨立奮鬥所能獲得的,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補償。
蒲家可以擁有‘新巨港城’,這是我的承諾!蒲家還可以在賈夫納設立自己的交易貨棧,開治城也會為蒲家留下一片發展的地方,但我想,你也該知道,南洋地區形勢複雜,你們的信仰的宗教使你們很容易在當地占據腳跟,而我所希望的是:這些海外貿易領永遠是大宋的貿易領,它應該向異域外邦呈現大宋的文化,而不是蒲家的文化,所以你們的存在現在就成了我的心頭病,我不得不限製你們。
我允許你們擁有那些海外產業,但請你們記住自己是宋人,我大宋包容各種宗教,但你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這種包容來自大宋。失去了大宋作為你們強大的靠山,你們什麼都不是。
實話說,我這次來是提醒你的。我在杭州聽說了,泉州市舶司有很多違規行為。坦白的說,杭州市舶司也有許多違規行為,但杭州市舶司截留的款項要麼返稅給商人們,要麼用於造福地方,而蒲家卻把泉州市舶司當作自己家的產業。這很不好。
身為朋友,我這次隻是警告,但我的警告絕不會有第二次——你明白我的意思,是吧!”
蒲宗望笑的很勉強:“泉州市舶司是我蒲氏族人竭力發展起來的,市舶司的退稅,我蒲氏族人得大頭,自然無可非議。太師覺得不妥,下官已經知曉了,當竭力改正。”
泉州市舶司地退稅,蒲氏族人不是占了大頭,而是全部。
蒲宗望回答口氣雖然強硬,但他最後也服軟了,答應改正,趙興不為己勝。他起身提醒:“記住,我的警告隻有一次。若是彆人,我沒有警告,直接動手了——我有這個能力動手,但我給你一個機會,希望蒲家自省。” 宋時明月446
蒲宗望躬身送著趙興出門,趙興頭也沒回的走出泉州市舶司衙門,估摸著蒲宗望看不到他的背影。他稍稍停下了腳步,對左右說:“從今往後,我與蒲家是生死大仇了。”
左右按刀對曰:“蒲家上下三千餘口,不夠殺的,太師隻要稍稍點頭。今晚蒲家就不存在了。”
趙興搖頭:“我與蒲家起於貧寒,結伴闖蕩南洋,才得以有今日,我若一言不合就對昔日夥伴揮刀相向。我成了什麼人?罷了,蒲家與我畢竟都是宋人,我們隻是主張不同,我皇宋是個包容的時代,朝廷與天下庶民都包容了他們,正因皇宋胸如大海,才有今日的輝煌,我豈能因一言相悖。壞了這個規矩,且留他們吧,隻要他們不違反大宋律法,我忍。”
左右歎息說:“福建人文薈萃,熙寧年間,天下進士半出福建,可惜自呂惠卿之後風氣壞了,像蒲宗望這樣的小人竟能得到當地擁護。實在令人失望……太尉。今後我們駐守福建地軍隊需要格外挑選,非忠誠之士不得為福建官。”
趙興仰天笑了:“蒲宗望是聰明人。他們家族漂洋過海來到大宋,而且這廝也認識到了,方今天下唯我大宋才是樂土,今日過後,他知道我已經盯上了他,必然循規蹈矩,生恐被我拿住了把柄。這樣一來,他會比大宋本土官員還要儘心竭力,從此福建無憂矣。
諸位我有生之年無需擔心蒲家背後搞手腳,但我擔心的是後繼者,南洋衙門做到現在,已經龐大的令人畏懼,我擔心今後的繼任者利用這股勢力為所欲為,這才是皇宋真正的憂慮。越在此時,我們越要為後世留下一個好規矩。”
此刻正是初夏,趙興說這話的時候已經走出了泉州阿拉伯會館,來到附近一條宋商的街道上,泉州這座包容性很廣的城市裡,街上來往地人群服裝之妖異不下於廣州,左右聽到趙興這話,連忙惶恐回答:“太師春秋正盛,怎麼想到繼任者。我等看來,長公子趙風當繼南洋衙門之位。”
趙興笑了:“桓溫故後,桓氏子弟雖謹小慎微,但依然被視為國賊。小兒趙風憨厚有餘,魄力不足,我可不想成為桓氏第二。”
桓溫就是那位留下“不流芳百世,則遺臭萬年”名言的東晉人士,他在東晉危亡之計,滅了屬國,整頓荊襄,使東晉有了足夠的稅收,在蕪湖亂伐之後苟延殘喘百年。桓溫身前念念不忘北伐,恢複漢人故土,但因為他功勞太大,朝廷方麵認為“功高難賞”,並把這位在國家危難之際,挽救國家的、挽救民族的漢民族英雄視為國賊,此後也立了一個傳統,這國家行將滅亡地時候,敢獨立逆天者,一定是“抗拒祖國統一大業的民族分裂分子”,現在教科書指導,也曾經把嶽飛也定為這樣的人士。
趙興在這裡的意思是說,按宋代官場體製,像南洋事務局這樣龐大地巨獸,不該由他的家族世代把持,這也是替自己後世子孫減免災禍的做法,同時,也等於扔出了一塊畫餅,讓同時代的人搶奪。
對此,趙興左右的侍從唯有讚歎。
沒等他們想出馬屁話,一名挑擔的老翁挑著擔子走過趙興身邊,他兩頭的擔子裝滿了時令的鮮花,這些鮮花格外水靈,比路邊彆人販售地都要花色鮮豔。鮮花擔子走過,一路留下股股香氣,這老翁邊走邊唱:“做園子,得數載。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愛。特將一個、保義酬勞,反做了、今日殃害。
詔書下來索金帶。這官誥、看看毀壞。放牙笏、便擔屎擔,卻依舊種菜。”
趙興訝然。他立住腳詢問左右:“此何人也?”
侍從當中,一名負責福建司情報的官員湊上來回答:“此翁乃福建知名的陶鐵僧,他培育的花草甚為鮮活,今上大興花石綱的時候,此翁因進獻花木得到今上喜愛,故此得封保義郎,但此官銜隻是職官,既沒有俸祿。也不進行磨堪,所以此老繼續擔屎擔,種菜養花。每日在街上做歌而行,福州府都知道此老盛名。” 宋時明月446
趙興的評價隻有一個字:“雅!”
侍從石文冠不憤地嘟囔:“我等百戰瀝血,不過得一個朝奉郎的封賞,此老不過挑幾擔子糞,就成為保義郎,今上何其吝嗇。”
趙興搖頭:“此老擔糞養花。居然能做出如此詩歌,說明此老不是凡俗之人,這也說明:創造比任何事都有征服力。創造才是王道,而有知識,才是創造地翅膀。此老能在養花匠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是一個有知識地養花匠——知識改變命運,果不其然。”
左右臉色依舊憤憤不平,趙興再度勸解:“休要小看了養花,鄧禦夫幾株果木改變了西夏戰爭格局。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此老養花種菜,能稱為行中翹楚,必有所長——知識改變命運,當我們麵對這個奇人奇事地時候,唯有探究他成功的秘密。學人所長,才是正途。”
老翁陶鐵僧的動作很快,趙興一路尾隨,看著陶鐵僧沿途分發花木。保義郎陶鐵僧地花木自然價格不菲,似乎他擔中的花木采用會員製銷售,不是熟悉的人壓根彆想買到他擔中的鮮花。陶鐵僧一路將店鋪預定的花木分發,不一會兒,挑子空了。陶鐵僧擔著空挑子。站在街心仰天大笑:“又得浮生半日閒。”
趙興的侍從雖然很不滿這個老翁因為會種花得到比他們更高的官位,但此時此刻。麵對老翁的灑脫,麵對他地自得其樂,軍官們不禁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齊聲讚歎:“真雅士也!”
陶鐵僧明明看到這群軍官,外加一個身著朱紫衣的朝廷一品大員一路尾隨,但他卻毫不理會,自顧自的吟誦完,轉身揚長而去。留下趙興在身後流口水:“我若不是趙離人,寧願是陶鐵僧!”
左右不滿的嘟囔:“太師不是趙離人,我等恐死無葬身之地也。”
確實,沒有趙興地存在,蔡京正在猖獗,六賊大鎖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沒有他就沒有大宋如今的擴張與征服,他身邊那些崇尚鐵與血的軍官們,恐怕被文官階層迫害的活不下去。
其實,趙興也就是發一聲感慨而已,他有點惋惜周圍地人沒有亞曆山大侍從的情趣,但這就是大宋,一個人文的大宋,一個君子大宋,一個人人都站立的大宋。
轉念回味過來,趙興大笑,高聲吟誦著李煜的《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楫春風一葉舟,一綸絲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左右變色,相互警惕的互望。
這首詞趙興以前吟誦過,是他在科舉及第後,棄官逃離京城的時候吟唱的,周邦式事後在筆記中記述了這段往事,眾人聽到這首詩詞地再現,加上趙興剛才談到的繼任者問題,以為趙興動了歸隱之心,他們相互遞了個眼色,不顧街頭上人來人往,不由自主的屈膝跪倒,相對哭泣:“太師預棄我等?”
此時,茉莉園內,閭丘觀引著眾人向程阿珠投遞了拜帖,朱大可則去尋找胡姬喀絲麗與廖小小的“遺孤”趙天。接到投帖後,程阿珠訝然的看了看名帖上的人名,問身邊的陳伊伊:“陳妹妹,你聽說過周永、遊解這兩個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