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什麼玩意!”齊銘下意識拍飛。
白向墨一時不察鬆了手,相片飛了一兩米遠才落下來。
兩人僵在原地,空氣中突然安靜。
齊銘輕咳了一聲,假裝若無其事地將相片撿了回來,遞到白向墨麵前,小心翼翼地瞄著白向墨。
“你剛才說什麼來著?”
白向墨回神,木著一張臉道:
“這玩意上有王市長的指紋,它能證明王市長曾經進入這個屋子,並進行過性行為。”
齊銘看一眼相片,就覺得辣眼睛。
要是麵前的人是侯三或者其他什麼人,他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可偏偏是白向墨,自己喜歡的人,兩人一起盯著這麼個玩意,怎麼都覺得很詭異。
他還得裝出一副特彆淡定,以示自己很有職業精神,認認真真地將幾個指紋進行了對比。
再次確定相片上的指紋和經過采集的指紋以及偷偷從市長那采集到的指紋進行對比,三者都是相同的。
齊銘感受到白向墨的目光,臉差點沒繃住。
“確認是一致的。”
齊銘肯定結果,將注意力拉回到案子上。
“今天晚上陸運恒就算不出手,我們也有證據證明王市長曾經出現在那裡。”
“可我們還是沒有王市長殺害胡蕊的直接證據。”白向墨皺眉。
現在鎖定了王市長,可以從他的衣物上入手,看有沒有沾染胡蕊的血跡或者皮屑毛發。
偏偏現在沒有DNA技術,即便發現血跡,也無法進行驗證那是胡蕊的血。
“剩下的事就交給我了。”齊銘將相片都收了起來,並翻著放在桌上。
“隻要能證明王市長曾出現在那間屋子,他就有了嫌疑。想要洗脫罪名,就會揪出屋子主人,讓他說出能進入這屋子的人還有誰。那些人為了自保,就會死咬著王市長不放,用不著我們出手。”
“可如果陸運恒找替死鬼頂罪呢?”差點成了替死鬼的白向墨,第一反應就是這個。
齊銘笑了起來:“查到這種大人物頭上也不是便利之處的,想要競爭市長的人不止陸運恒一個人。”
陸運恒的呼聲很大,多的是人想要把他拉下馬。
即便沒有競爭市長這件事,政客怎麼可能不會有政敵,隻要找到他的政敵送上把柄,他們會非常積極地進行攻堅,將一切坐實。
白向墨了然,“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得先去會會王夫人。如果能不得罪她,那是最好的。”
王市長就算到了,王夫人以及她身後的趙家人還在。
如果可以,齊銘是不想跟他們交惡的。
齊銘現在都沒有審問那天給王市長看病的醫生,也是故意留白讓王夫人自己去查證。
齊銘請俞長青夫人將王夫人邀請出來,這些事在隱秘的地方聊更為合適。
地點約在一家畫廊裡,美其名曰邀請王夫人來觀看畫展。
齊銘則提前將整個場子都包了下來,避免有外人衝撞。
白向墨第一眼看到王夫人,就覺得和自己以為的樣子很是不同。
依照齊銘的說法,王夫人是個非常強勢彪悍的女人,白向墨還以為她不管長相還是氣勢都會非常淩厲。
實際上王夫人長相溫婉,氣質也極為和藹,看上去就是個很好說話又非常精神的婦人。
隻是比傳統女性多了一份利落,眼神更加堅定從容,也不會因為突兀地被邀請過來見兩位小輩而憤怒。
“一直聽小梅提起你,可都沒有好好跟你說過話,果然一表人才啊。”
王夫人口裡的小梅是俞夫人的小名,兩人關係極好,彼此之間都叫的小名。
齊銘虛扶著她,帶著她到休息區的沙發上坐下。
“這位是哪家公子?”王夫人望向一旁的白向墨。
此時的白向墨已經養回了身體,出眾的容貌也就更顯現了出來。
他和齊銘的硬朗需要眼鏡遮掩氣息的類型完全不同,一看就是彆人家的孩子模樣,長著一張乖巧聽話高材生的臉。
齊銘連忙為王夫人介紹,“這位是白向墨,他曾是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的學生。”
“一看這孩子就聰明、討人喜歡。”王夫人一臉的慈愛。
王夫人不慌不忙地喝著咖啡,等著齊銘自己開口。
齊銘也沒有繞彎子,將資料袋擺在桌上,直接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王夫人,我們是為了胡蕊小姐死亡一案而來的。”
王夫人微頓,“這件事跟我家有關?”
胡蕊名氣大,又是一棟樓的,王夫人自然很清楚她被人敲暈之後扔下樓的事。
這件事現在還鬨得沸沸揚揚,所有報紙都在追蹤報道。
“王夫人,您是否知道王市長與胡蕊小姐相識?”
話說得委婉,王夫人卻聽出來了,她比齊銘直接得多。
“王鴻之跟那個女明星有一腿,還跟她的死有關?”
王夫人的氣勢一下子就變了,充滿了壓迫感。
齊銘頷首,從證據袋裡抽出幾張相片,在攤開之前道:“相片有些不堪入目……”
王夫人直接一把抓了過去,一張張地翻看,眉頭皺得緊緊的。
“這些相片是什麼意思?怎麼證明我們家老王跟那女明星有關係?”
齊銘指著那張令人尷尬的相片,道:“這個東西在胡蕊小姐隔壁屋子找到的,兩個屋子之間有一條密道。這一張是房間臥室,這些東西都是在臥室裡找到的,而這一個上麵的指印與王市長是一致的。”
王夫人捏著那張相片,臉色發黑,白向墨隔著齊銘都感覺聽到了磨牙的聲音。
“好你個王鴻之!”
王夫人雖然惱怒,卻並沒有被怒火衝昏了頭腦。
“他跟那小明星的死有關?”
“不瞞您說,我們並沒有直接證據,我們隻能證明那天有人將胡蕊帶到隔壁進行殺害,然後將她從窗戶上扔了下去。
而那天王市長請病假在家中休息,卻又在胡蕊遇害前後一小時左右,將醫生和傭人都遣走了。樓裡其他人家,都是至少兩個人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