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2 / 2)

山西九府十六州,太原府是首府。

大清境內,不設巡撫的省份,以總督來代替巡撫的職能,沒有總督設置的山東、山西、河南三省巡撫,則是由巡撫來掌控本省的軍政、民政、吏治、刑獄、關稅、漕政等各種事情。

如今的山西巡撫噶爾圖剛從四川調到山西,那人治理地方的本事不錯,隻是有個缺點就是貪財,如果剛調到山西就開始斂財,那他這個巡撫就可以不用當了。

說起來,山西這邊的礦特彆多,現在已經有不少正在開采,但是更多的還都沒動過,山西的煤在後世極為出名,除了煤還有鐵、銅、鋁各種礦,整個就是一個大寶藏。

很多時候礦石都是紮堆存在的,所謂伴生礦就是那樣,這片土地不光有煤,還有銅鐵鋁等金屬礦以及各種各樣的非金屬礦,真要開采出來,一步邁入工業化也不是沒有可能。

陝西的油田已經步入正軌,再加上山西這邊儲量豐富還沒怎麼動彈的礦,以後幾十年都不用發愁能源問題,而且開采這裡隻是應急,北海和羅荒野那邊的地底下也埋著很多礦,等到有辦法開采那邊的礦,這邊就可以暫緩開采。

他之前一直發愁開礦太難,雖然離後世的大機器生產隻有兩三百年的時間,但是對比下來真的像兩個世界,他知道後世的發展日新月異,三五年就能變的讓人認不出來,但是這兩三百年的差距是真的難彌補,尤其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他懷疑農業社會能再持續好幾千年。

生產力效率太低,又不能投入太多人力在這上麵,本來種地的人手都不夠,要是招募太多的人開礦挖礦,糧食不夠吃問題更大。

在沒有開礦設備的情況下,進礦山挖礦非常危險,要不然犯了罪的人也不會被罰去礦山勞改,也不會有那麼多黑礦工,還好這邊的礦品相好,很多都裸露在地上,比埋在地下的礦好開采的多,等地上的礦開采的差不多,他們怎麼著也能把機器弄出來了。

再不濟,打通羅荒野和中原的路,礦產資源從那邊運回來,這邊的礦先留著,自家的東西什麼時候開采都不急,先把外麵的用完再說。

他可沒想殺雞取卵,可持續發展的道理他也懂。

太子爺捏捏下巴,他之前在地圖上已經把世界各地的大礦標了出來,美洲那些地方太遠了暫時夠不著,大清境內的礦不用他來點明。

老祖宗的本事在那兒擺著,哪裡輪得到他來班門弄斧。

老祖宗不認識太多的礦,但是像煤鐵銅這種能用得到的物件兒不在其中,如果不會開礦,銅錢的銅哪兒來?鑄造的兵器從哪兒來?

喀爾喀三部南遷之後,山西的位置更加重要,這裡前些年設置了大同右衛建威將軍,負責管理土默特左右兩翼,伊克昭盟郡王、準格爾、達拉特、鄂托克、烏審、杭錦、劄薩克七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達爾罕、茂明安、烏拉特前、中、後六旗,還有察哈爾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的墾殖區域,蒙古人不擅長種地,很多事情都得地方官上心找人手把手來教。

不過山西本地正兒八經種地的百姓也不多,這裡的習俗和彆的地方不一樣,彆的地方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裡最優秀的青年才俊不會考科舉,而是將精力投入到經商之上。

——山右積習,重利之念,甚於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貿易一途,其次寧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1】

最受歡迎的是經商,然後是種地,再然後是謀入營伍,最後才是讀書考科舉。

“所以山西商人很有錢,彆的地方窮。”胤祈接了一句,聽胤禟說,民間已經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晉商的錢比國庫多,可見他們有多有錢。

太子笑了一聲,換了個姿勢靠在車廂上,“張先生給你講過王荊公和司馬溫公之間的矛盾嗎?”

“講了他們兩個的黨爭。”胤祈點點頭,坐正了身子回答問題,“王荊公要改革,司馬溫公不同意改革,他們兩個當時鬨的很厲害,不過我剛學到這裡,師父隻講了他們倆的爭鬥,還沒講原因。”

太子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你覺得他們倆誰更有道理?”

胤祈想了一下,皺著眉頭答不上來,“似乎都挺有道理,師父說他們倆的出發點都是讓百姓過的更好,爭執隻是政見不同,私底下還是好朋友,誰都有道理,但是最後好像誰都沒成功。”

他想不出該怎麼解釋,腦袋瓜急速運轉,自個兒想不出來於是開始搜資料,“這上麵怎麼說來著,正見相爭,無關人品,他們倆都是君子,不像後來的索額圖、額……”

“不像索額圖和明珠,黨爭隻為一己私利?”太子笑了出來,幫他把後麵的話補上。

作者有話要說:17(捂嘴):我什麼都沒說。

————————

【1】山西巡撫劉於義上奏時所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