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裡,其實都有三尺劍。有些人劍在手,有些人劍在心,有些人劍沒了,有些人把它藏起來了,但是仍舊還可以拿出來。
折邵衣就屬於後者。她把劍提出來,還知道劍之所向,說出“將往矣”的話,便是劍心穩了。
很早很早之前,她曾經在昌東伯府聽過一句戲曲子,叫做“手提三尺劍,敢為天下先。”
她想,她現在就很像是個俠士。
俠肝義膽。
這種滋味可真不壞。
第二日進宮,她第一次向太子妃娘娘明確她此生心願。
她跪在地上,太子妃連忙將人給扶了起來,“你當真決定好了?”
折邵衣點頭,她微微笑著道:“昨日我就想到了書上吊死的三個姑娘,我想,若是我不去做的話,我應也是要吊死的。”
“而我運氣好,遇見了您跟澹台先生,我想活著。太子妃娘娘,活著比死了好,對嗎?”
太子妃笑起來,拍拍她的手,“是,活著比死了好。”
她便去叫了秦青鳳來,三人湊在一起說話。
太子妃早有主意。
“官繡並不是難事,難的是天下第一大的繡坊。”
這繡坊說白了,就是一門生意。太子妃做生意,必然沒人敢擋著,反而要事事通順。太子妃很願意做這個讓眾人順風順水的名頭,但若隻是做繡坊便沒了當初的初衷。
她道:“要讓所有人都知曉,做繡娘可以在外頭行走。”
太子妃仔仔細細的解釋,“剛開始許不行,但是後頭當她們出行在街上的時候,便也能讓人高看一眼,而不是被人指頭畫腳。”
“不僅在京都,在其他的地方也是。”
折邵衣點點頭,她覺得太子妃的話對。
太子妃便對,“那便要有一個道路讓她們走,不是坐馬車,她們可以騎馬,可以走路,甚至還可以外出售賣。就跟……就跟貨郎一般,我還要專門給她們辦個賽事,就跟賽馬一般。”
秦青鳳聽得緊張,“那怎麼辦才好呢?”
折邵衣就道,“要個緣由。”
什麼緣由?
太子妃笑了笑。
她道:“這便不用你們管了,隻管回去等著我的吩咐吧。”
折邵衣哎了一聲站起來要走,秦青鳳眼巴巴跟著,她也想出宮玩。折邵衣拒絕,“我回去還要做很多事情呢,若是要開繡房,我也想儘一份心力。”
秦青鳳:“我又不是去玩!”
折邵衣:“那也不行,你會分我的心。”
她急匆匆走了,秦青鳳撇嘴,“就是嫌棄我笨!”
太子妃也嫌棄她在一邊擋手擋腳的,“你回去讀兵書吧,彆到時候真要打仗了,便整個人莽乾,世上將軍有幾個到了最後大字不識的?”
秦青鳳:“我識字!”
太子妃:“你識字跟不識字有什麼區彆?”
秦青鳳委屈的抱著自己的鞭子走了。走在路上還碰見了吳側妃。她馬上停下來,道:“請側妃娘娘安。”
吳側妃可不敢應她的禮!自家跟秦家比起來那還差得遠。按照她家兄長的話說,雲州秦家那是世代虎將之家,而他家剛發跡,給人家提攜都不配的。
臨出嫁之前,兄長還提醒她,“秦家不倒,盛家不倒,太子妃就是太子妃,就算是沒有皇孫,她也是太子妃。你心性簡單,到了東宮,也不用管其他的,隻跟太子妃交好便行,盛家那邊,咱家裡打點。”
吳側妃哪裡還有不應的!她一點也不願意跟這些妾室們爭風吃醋。
而且太子妃娘娘多好啊,她那般好的人,自己也該聽她的話。她回了秦青鳳一禮,道:“太子妃娘娘可好?”
秦青鳳無精打采,抱怨道:“好得很,她自己今日應閒著無事了,還讓臣女去練鞭子呢。”
她道:“側妃娘娘,臣女先走了。”
她匆匆而去,吳側妃本來要去花園賞花消食的——她剛剛不小心吃撐了,得動動。一聽說太子妃娘娘閒著,便也來了興致,“咱們去太子妃那裡坐坐。”
吳側妃就去了。
太子妃:“……”
她剛要去逮這隻兔子來,誰知道自己送上門來了。
在她眼裡,吳側妃愛哭,長得柔弱,跟隻兔子似的。
她拍拍身邊的榻,“小柔啊——”
吳側妃打了個寒顫。
她不解的過去,“太子妃?”
然後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是娘娘的話,妾更願意您叫妾身繡繡,妾身繡技還可以。”
太子妃本就是看中她的繡技和單純,還想著用她的名義用一用。她是要交好她,讓她出力,才叫她的閨名。
誰知她沒有什麼防備之心,還把自己的小名說出來了,繡繡——嗯,人如其名。
太子妃就道:“你很喜歡刺繡?”
吳側妃點頭,“是啊,很喜歡。”
太子妃:“你這般好的繡技,是怎麼練出來的?”
吳側妃就道:“也不是練出來的……怎麼說呢。”
她不好意思的低頭,“這,這說出來叫人害羞,妾身的繡技是天生的,同是家中的姐妹,一個繡娘教,就妾身學的最快,學了幾年,便將繡娘給難倒了。”
“不過妾身阿娘說,家中富貴,也不用做繡技活,是以不用繡得多好,將來能糊弄下夫君和婆母就好了。”
她說完,驚呼捂住嘴巴,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太子妃便笑,“無礙,無礙,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皇後娘娘最是和善不過,太子殿下也不介意你會不會繡技——”
吳側妃就點頭,“宮裡的人都是極好的,太子妃娘娘也好。”
當她得知自己會成為妾室之後,她娘便說:“你往後便多了一個壓你的人。”
吳側妃剛開始還挺怕的,還是後來發現太子妃娘娘和善至極才放心。
太子妃帶著她在廊下踱步,走得不快,像是饒有興致的看廊下的花一般,道:“你繡技這般好,可願意給我一方你繡的絲帕?”
這有什麼不能的。吳側妃當即讓宮女回去拿帕子,“正好給您繡了方。”
上次太子殿下誤會太子妃娘娘的事情,雖然太子妃不介意,太子殿下忘記了,但是她還記著呢,一直想要賠禮。
宮女很快就回來了,太子妃瞧了一眼,點頭,“確實繡得好,我用過那麼多的好針線,還沒有像你這般好的。”
她說完又歎氣,“你是沒有名師教導,要是有的話,不知道如今繡得多好呢。”
這可說中了吳側妃的心事。她偶爾也想著,要是有繡技比她高的繡娘教一教,說不得繡技更好。
可惜了。
她便順勢道:“是啊——要是有人教導我就好了。”
然後道:“其實好的繡娘難尋,妾身家裡的繡娘還是彆家送的。”
太子妃:“哦?是賣了契的?”
吳側妃:“是啊,不然家裡也不敢用她,怕她使壞,姑娘家的繡活,要是傳了出去,便是要死人的,便將人買了,簽了死契,免得她們起壞心思。”
家家戶戶都這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