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把籌辦官繡的事情給了太子妃,太子妃又把其中一些事情派給了折邵衣。
這事情沒幾天,就全京都都知曉了!
“真要做官繡?”
“千古奇聞,千古奇聞,要是真做起來,就是能載入史冊的大事。”
“——折家女有何……是吧,論能力和身世,比她強的多的是,太子妃怎麼就選了她呢。”
不少人嘀咕,剛開始還隻是背後說道說道,但後來,折邵衣出門也不戴紗帽了——實在是忙了,她還跟著小鳳和沈懷楠把騎馬也精進了一些,如今都是騎著馬就走。
要是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就讓沈懷楠去做,沈懷楠便也支使得團團轉。
但忙活到九月初,也隻是做了一些小事情。
她晚上回來一算,其實也就是一些瑣碎事情罷了。
總結一下便是到時候宅子裡麵的吃穿用度乃至眾人比試之間門的行程,都得她來安排。她這些日子便隻忙活明白繡娘們的吃穿住行。
還真跟個嬤嬤差不多了!
不過這也隻是剛開始,太子妃娘娘說了,她這是先做小事,還有大事要做呢。
比如,你把人家弄來京都了,住了,考了,那之後的事情呢?
折邵衣之前就想過這事情了,隻是想的比較大概,粗略的跟太子妃談過幾次,但是如今可一點也不能馬虎。
她得把繡娘們考官之後的事情做得細無巨細,想得周全一些,還要防止彆人鬨事,免得把好事變成了壞事。
最簡單的便是繡娘們到時候住在京都,家人要接來吧?接來之後做什麼?朝廷的餉銀多少?沒考上的人去繡坊,繡坊的單子又送去哪裡等等,這些都是要落實的問題。
她覺得自己像是一個知縣老爺,正為了整個縣裡麵的百姓做打算,這滋味可真不賴。
所以即便累得倒頭就睡,但還是很興奮。她忙得五天沒進宮,好不容易去一次,也不像以往那般清閒,而是跟太子妃娘娘論起這些事該如何解決。
“您給的宅子在南城,我住在東城,東城離南城遠,我便開始騎馬去。騎馬的時候,我剛開始還戴紗帽,後麵覺得礙事,便直接扯掉了,這倒也沒什麼,隻是有人開始在背後說我故意的,傷風敗俗。”
她笑著道:“不過也不敢當著我的麵說,還是我八姐姐四處赴宴的時候聽牆角聽見的。”
太子妃皺眉,“無事,到時候人多了,姑娘們一起打馬遊街,又是另外一番說辭了。”
這事情,太子妃就沒想過自己一個人做下。所以她時才讓秦青鳳去結交姑娘們,但是現在想想,求來的始終不如來求的。
就好像邵衣現在騎馬不戴麵紗有人說道,但是當她們也求著去騎馬到南城宅子裡之後,便也不會說了。
太子妃:“此事我來想辦法。”
她去陛下那裡求了一道嘉獎來。
當聖旨和獎賞直接到文遠侯的時候,就連文遠侯和桑先生都震驚了。
無論是為了什麼,文遠侯已經多年沒有見過聖旨了。他雙手從折邵衣那裡接過聖旨,畢恭畢敬的看過,見上麵誇讚女兒“蕙質蘭心,巾幗不讓須眉”等話,一個勁的說好。
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好像已經登到了他從未想過的地方去。
唐氏笑著道:“那我以後出去吃筵,怕是受到的禮遇又會多一些。”
折珍衣:“如今是真厲害了。”
折萱衣打哈欠,“是啊,咱們可跟著擔心受怕。”
最近說閒話的人不少。
出頭的人,總是要被打的。
折邵衣:“不怕我影響你啊?”
折萱衣翻白眼,“你幫我跟太子妃娘娘說了沒?”
這是說請太子妃娘娘給她找夫婿。
折邵衣點頭,“說了,太子妃娘娘都托付給皇後娘娘了。”
英國公那便也是說了的,英國公夫人理解,“每次你母親赴宴,都笑得很假,哎喲,我看著也替她累。”
折邵衣哈哈大笑。
是的,折萱衣以後要是赴宴,嫡母就不去了,便由她帶著進宮。皇後娘娘正好要給公主們選夫婿,賞花宴不少。
所以為了此事,趙姨娘就十分殷勤。周姨娘則不理她,免得想炫耀又不能炫耀,反而要憋著自己的氣。
她最近熱衷於拜菩薩。她大概也能理解女兒做的事情很重要很大,但是她也幫不了忙,隻好求菩薩幫忙了。
她甚至覺得一個菩薩不夠用了,正在尋思著要再請幾個菩薩回來。
為了讓家裡不再煙霧繚繞的,折邵衣隻好嚇唬她,“你不專心的話,菩薩會怪罪的。”
周姨娘隻好悻悻歎氣,又去燒香了。
折邵衣想起這個就好笑。
有事情過,日子就過得特彆快,也特彆忙,等她再見沈懷楠的時候,便見他灰頭土臉!
折邵衣:“……!!!”
還她的小白臉!
沈懷楠就笑,“你忙著官繡的事情,我卻被澹台老大人抓了壯丁,事情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