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還是拿到了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黑鱗石。因她哭的太慘,沈懷楠十分心疼,並且跟女兒暫時達成統一戰線譴責折邵衣不問自取——即便他也研究過這石頭,還尋思著賣掉換銀子,但到底不是他直接從閨女身上拿走的,便有譴責折邵衣的勇氣。
折邵衣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對於自己犯下的錯誤供認不諱,認認真真道歉,“阿娘以後再也不這般拿你的東西了。”
沈小花姑娘這才不哭,抱著小石頭又睡覺了。第一天,沈懷楠開始給她雕刻石頭,在上麵寫上了羲華兩個字。
這兩個字她都不認識,問,“阿爹,是什麼意思?”
沈懷楠知曉自己該給她掃盲了,“這是你的名字。”
他特地寫在紙上,“羲華——”
誰知道閨女搖頭,“不對,我叫小花,沈小花。”
沈懷楠就跟折邵衣商量,“要不,咱們改叫她大名吧?”
折邵衣:“等大了,自然就叫大名了。小孩子懂什麼。”
小孩子自然不懂什麼,還懶。一聽說自己記住了沈小花三個字還不算,還要多記羲華兩個字,打死也不要新名字。
她抱著自己的小被子準備睡覺,“阿爹,我就叫小花,我不叫彆的。”
沈懷楠:“那你以後彆後悔。”
小花:“不後悔。”
她可喜歡睡覺了。
她喜歡睡,齊小朔喜歡安靜的看書,但是河洛喜歡折騰。
自從心裡藏著事情之後,她幾天沒睡好。太子妃就讓她跟著折邵衣身邊學東西。
“你折家姨母是聰慧的,悟性最高,你且跟著學,能學三分,於你如今的年歲也夠用了。”
折邵衣沒有自信。她其實也覺得自己挺聰明的,沒見著她這些年做下如此多的事情麼!
但是也心虛——這都是跟著太子妃娘娘做的,大多數主意是太子妃出,她隻是做而已。
她問太子妃,“如何教導啊?”
太子妃覺得她十分沒出息,“你便隻做你的事情,她聰慧,見著不懂的自然問你,問你你便答,這就是教導。”
折邵衣咳了一聲,“那便好。”
說句實在話,河洛因過於聰慧,做她先生不能有點本事即可,還要很有本事,沒瞧見太子常常被問得說不出話來嗎?
太子妃溫婉鼓勵,“她隻跟著你幾日,你且兜得住,不至於露笨太快。”
這是打趣她呢。
折邵衣就放心的帶著河洛出門了。
齊小朔是不能帶著出去的,那是太子的命根子。走到哪裡都要禦林軍開道。
於是很傷心,他眼巴巴看著長姐,“見著小花妹妹,記得替我問好。”
河洛拍拍他的頭,“我出門一日,必定要買些東西,看見好的會給你帶回來。”
齊小朔高興了。
然後等人走了,他發現自己可以更高興。
沒人盯著他讀書了!
沒人要求他寫字!
先生不敢直接教訓他,在裝手疼不寫功課之後,他學小花在案桌上趴著。
啊,好舒服。
睡覺睡覺。
先生搖頭,但是也沒有叫醒他。在他看來,小皇孫殿下這些年一直被河洛郡主教導著,根本沒法偷懶,如今睡半天也是好的。
河洛全然不知道有人在她走後學小花偷懶,她有些興奮的撩開車簾子,“她們都在叫什麼?”
折邵衣:“這喚做吟叫。”
吟叫的意思很是直白,便是吆喝叫賣。最開始是西城的賣花女們開始吟叫的,她們年歲都不大,聲音清脆好聽,叫賣的時候不至於吵著人,十分好聽。
這般叫賣能吸引人駐留,第一個人開始叫賣賺銀子之後,其他的人瞬間學會了。
“但先頭一個月,隻有賣花女的叫賣,她們的花樣多,有的請人教導她們關於花的詩句,文人雅客聽了,十分受用,便經常買幾朵花回去。”
“再後來,有賣花女請了隔壁的秀才寫詩句,這詩句十分好,她第一日叫賣,有讀書人詢問是誰寫的,賣花女如實說,秀才的名字便傳了出去。”
“那賣花女也明白過來這詩句不一般了,咬咬牙,請了人譜曲子,然後吟唱出來,她在那裡唱,周邊人聽,唱完一曲,眾人紛紛掏銀子買,很快就能將花賣完。”
河洛聽得十分認真,她道:“這賣花女的手段不錯。”
折邵衣笑起來,“是。後來便有文人雅客們故意寫了詩句讓賣花女們吟唱,還要請那種嗓音好的,俗稱鬥詩,都成了西城一景了。”
又道:“後來,這叫賣的法子便被各家都用上了,大家還都會請秀才書生們為自己的鋪子寫上幾句詩句,這詩句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但字多,普通人記不住,後來又改成一句,比如——你看那家錢阿婆肉餅鋪子,她家的門前就貼著一句:肉香飄千裡。”
然後笑著道:“今日怎麼還添上了一句——不香不要錢。”
河洛道:“不押韻。”
折邵衣:“是不押韻,但是大家都能懂。是個噱頭。”
河洛問,“不香真的不要錢嗎?”
折邵衣:“不知道,你去問問?”
河洛點頭,“好。”
兩人下了馬車,折邵衣給她戴了個帷帽,自己也戴了一個。
折邵衣:“我實在是有名,這裡的人都認得我。”
河洛理解,“咱們是去砸招牌的,不能露臉,何況還都認識。”
折邵衣:“……”
是嗎?是去砸招牌的嗎?
她怎麼不知道。
但河洛十分認真,她也沒有反駁,隻笑盈盈的跟著。錢阿婆肉餅好吃,來買的人不少,但今日似乎格外的多。
她家西邊還開了個窗戶,那裡排著人。
河洛沒忍住,也過去看了看,發現竟然是在博戲。
她詢問身邊的人,“這位老伯,這如何玩?”
那老人就先笑著道了一句:“姑娘的官話說的好。”
然後道:“這法子我們也是第一回見,不過也簡單。您看,錢阿婆手裡有一枚銅錢,你先猜正反,要是正麵,便可以不用付銀子也可以拿走一個肉餅,要是沒有猜中,便一定要付銀子買上一個燒餅才行。”
原來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