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回鑾(1 / 2)

二月開春, 冰雪消融。

青城山的路終於徹底通行了。

一列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山頂緩緩而下,排場極為體麵。

那華蓋馬車, 足足有平時馬車的兩倍之大,車頂華蓋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隊伍前有威武的士兵開路, 上山下山的百姓們,都被驅散到了兩旁等著, 有人忍不住抱怨起來。

“這是什麼貴人?這麼大陣仗?”

“一看這車馬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當心亂說話, 人家拔了你的舌頭!”

兩位大嬸在一旁嘀咕著,她們旁邊站了個四五十歲的漢子, 腿腳有些跛,他挑著兩個空桶, 一臉不耐地等在邊上。

一個大嬸問道:“孫老二,你又上山挑水啊?”

街坊鄰居都知道, 孫老二在城中開了個茶攤, 每日都來這青城山挑水回去煮茶。

孫老二擦了把汗, 道:“是啊,我今日特意早些上來挑水, 就是想早些回去……沒想到耽誤在這兒了, 真是愁人啊!”

另外一位大嬸揶揄道:“你那茶攤兒,反正沒什麼生意,早一點晚一點開,有什麼關係?”

孫老二撇撇嘴:“誰說我今日急著開攤兒?等我挑了水回去,要去征兵處報名!”

兩位大嬸瞪大了眼:“征兵處?你不是退伍了嗎?”

孫老二拍拍胸脯:“我寶刀未老!哈哈哈哈……”

前幾日,征兵令一出, 孫老二便關注了這事。

先帝北伐之時,也是大文氣勢最好的時候,這些年來,皇帝的治理趨向於平穩,如今國力雖然恢複了些,但大文的百姓們,總有種畏畏縮縮,擔心彆國來犯的感覺。

換而言之,就是沒有民族自信。

但凡是熱血男兒,誰不希望建功立業?尤其在看到北軍得勝歸來,風光入城之後,更是激起了無數人心中的期盼——揮師北上,將那些騷擾邊境的剌古騎兵,徹底打趴下!

孫老二目光灼灼,好似兩道火焰,連兩位大嬸都收了笑意,忍不住肅然起敬。

華蓋馬車緩緩路過他們身邊。

馬車內,手爐溫熱,落在周貴妃手中,她軟軟倚著皇帝:“皇上……等回宮了,您還會來看臣妾嗎?”

她聲音嬌滴滴的,柔媚無骨。

皇帝伸手摟住她的腰:“朕怎麼舍得不去看你?”

周貴妃嬌笑起來。

馬車沿著青城山而下,穩穩地行到了回城的主乾道上。

不過一個多時辰,便到了城門附近。

皇帝正閉目養神,忽然聽得孟公公一聲驚呼。

皇帝不悅地睜開眼:“何事?”

孟公公坐在馬車前,他大驚失色地看著那城樓上,渾身忍不住發顫,說不出話來。

皇帝久久沒有聽到孟公公的回答,有些奇怪,便抬手,一把掀起了車簾————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被掛在城門之上,雙目圓睜,發髻淩亂,死相可怖至極。

皇帝倒抽了一口涼氣:那是戶部尚書,胡大人!?

片刻後,皇帝麵色鐵青,怒吼一聲:“立即回宮!”

-

禦書房。

小楠子和一眾宮人,都被趕到了門外。

門內,隻留下來了皇帝和楊昭,唯獨孟公公在一旁伺候著。

“啪”地一聲,皇帝將折子重重摔在桌上。

“朕不在的時候,你就是這樣替朕治國的?”皇帝怒氣衝衝瞪著楊昭。

楊昭恭恭敬敬地跪在他麵前,麵不改色,聲音十分沉穩:“兒臣不知哪裡做得不對,還請父皇明示。”

皇帝差點兒氣笑了。

“朕不過出去不到十日,你便將戶部主事的換了!還將戶部追回的錢按撥給了北疆,又開啟了征兵!你真是好大膽子!樁樁件件都是先斬後奏……你當朕死了嗎!?”

楊昭麵色平靜,他拱手道:“父皇容稟,那戶部尚書被劫走一事,兒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派了許多人去找都沒找到,反而是那大盜送了胡大人的罪己詔來。”

皇帝頓時微噎,正要開口訓斥,楊昭又道:“前段時間,兒臣聽父皇對武平侯說,‘如今北疆之困,在於國庫空虛,若是國庫緩過來便立即支援前線’所以兒臣拿到錢的第一時間,便撥去給武平侯了,有什麼不對嗎?”

楊昭抬眸看向皇帝,臉上有些疑惑。

皇帝氣得發抖。

那明明是他對武平侯的搪塞之詞!楊昭到底是裝傻還是真傻!?

皇帝感覺自己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難受極了。

“罷了罷了!”皇帝大手一揮,道:“那這征兵呢?”他眸色漸深:“這麼多年來,朕都推行仁政,讓百姓休養生息,減輕徭役和兵政,你倒好,一上來便跟朕唱反調!”

皇帝氣得臉色發白,他怒不可遏地指著楊昭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到底安的什麼心?朕這麼多年的經營,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民望,全被你葬送了!”

皇帝一直非常在意彆人的評價,也一直以“仁政”來粉飾自己謹慎,如今楊昭開始征兵,他便擔心民怨沸騰,會影響他的口碑。

楊昭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疊紙張,雙手奉上,遞給皇帝:“父皇請過目。”

皇帝微頓一下,惱道:“這是什麼?”

楊昭道:“兒臣知道,父皇仁心仁德,不忍百姓受苦,於是兒臣並沒有強製征兵,隻不過是提高了從軍待遇,重點鼓勵壯丁參軍,目前從百姓們的態度來看,並沒有太過反感……這些紙張,都是民間針對此次征兵,寫的話本子、詩詞等,父皇可以看看……”

皇帝麵色微怔。

楊昭看了一眼旁邊的孟公公,孟公公下意識走上前來,接過這一疊紙張。

孟公公瞧了一眼皇帝神色,皇帝眸色微眯,吐出一個字:“念!”

孟公公嚇了一跳,急忙照著話本子的內容念了起來。

楊昭一邊解釋道:“這第一張,是歌頌父皇雄才大略,蟄伏多年,終於要揚我大文國威了,乃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

皇帝眼皮抽了抽。

孟公公念完第二張上的詩詞,楊昭解釋道:“這首詩目前被許多學子傳閱,說的是父皇任人唯賢,對貪官汙吏絕不姑息,乃是值得效忠的明主。”

“這第三張,則是說父皇未雨綢繆、目光長遠……”

皇帝的怒氣漸漸消散,他扯了扯嘴角:“這都是真的?”

楊昭點頭:“這都是兒臣去民間收集的,父皇若是不信,儘可以去查問。”

雖然確實是在民間流行的,但源頭……確實楊昭和白亦宸放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