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負卻無能(2 / 2)

“最後,這段時間大家再多準備一些肥料,待到稻穀開始灌漿飽滿之時,給稻穀提供一些養分”

向宋老丈囑咐過幾聲之後,陸植便再次轉身返回了朝歌城,畢竟他在尚工坊裡展開的新項目還有好多需要處理的呢,不能隻盯著這一邊。

自從陸植上任司工以來,尚工坊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外流傳出幾件新物件,水車,曲犁,織錦,棉花,珠算

陸植一點點的將一些能還原出的後世之物拿了出來,並借由尚工坊以及殷商朝堂的便利,傳播到民間之中。

最開始隻是朝歌城一地,後來天下各地的諸侯行商也紛紛派遣出了人手,前來朝歌城取經,慢慢的傳遍天下。

尤其是陸植新改良出來的稻種,自從一年前宋家莊村民秋收之時,收獲到以往近六七倍之巨的收成之後,陸植改良出來的稻種與全新的耕種堆肥之法頓時天下揚名,引得各地諸侯們紛紛派人上奏,請求帝辛賜予稻種與耕種之法。

但帝辛卻是直接便回絕了他們,甚至下令不許一粒改良稻種流出朝歌,新式的堆肥耕種之法也不得外傳。

陸植倒是能理解帝辛為何會如此做派,畢竟雖然他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節製天下諸侯,但實際上,除了朝歌城以及五關中央等地,其他地方,幾乎就是那些諸侯自治,帝辛根本就控製不了。

而且如今天下諸侯們看似順服,但實際上人人皆有自己的小心思,反叛不斷,殷商大軍至今都還在天下各地平叛呢,帝辛又怎會將這些良種與新式耕種之法流傳出去資敵?

不過這也不關陸植的事就是了,反正他隻需要儘量把一些改善民生,教化民眾的東西一點點拿出來,然後流傳到天下間就好,至於帝辛與那些諸侯之中的權利鬥爭,他根本就不想理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陸植升官了。

畢竟陸植上任以來,也算是做下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頗得了幾分賢名,朝堂那邊自然也給他升了官,升做了上大夫,可入朝堂議事。

不過陸植在朝堂之上,卻是從不發言,也不會提什麼意見,這點倒是沒什麼好說的。

他也被帝辛接見過幾次,算是近距離的觀察過這位後世有名的昏君暴君。

不過從他與帝辛的接觸以及對他的觀察來看,這位昏君倒也沒有史書中記載的那麼不堪,不過也絕稱不上什麼明君就是了。

帝辛好色,這是人所共知,這點雖算不上大汙點,但也足夠讓人減低一些對他評價了,其次就是,帝辛自負且桀驁,說的好聽點,可以稱作是霸氣,英武,甚至如今比乾等一眾大臣們,對帝辛的評價也是‘雄主’。

但可惜的是,帝辛卻沒有那份雄主的能力與魄力,畢竟陸植評價他自負輕狂,也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的自信。

帝辛也不知道陸植對他的評價,畢竟他自己本身就沒太把陸植放在過心上,比乾等人口中的大才,對他而言,也不過爾爾。

不過就是鼓搗出來了一點新奇的玩意與幾石稻穀罷了,還不值得他這個人王另眼相看,禮賢下士。

真正讓他看重的,還是聞太師那般,能助他平定天下的國之柱石,其他人在他看來,還不如費仲尤渾那兩個最能揣摩上意,迎合他喜好的佞臣呢。

總得來說,以陸植看來,帝辛就是一位好大喜功,自負卻能力有限的人,對於民生內政之事,更是半點都不重視,或許他也不是不知內政民生,隻是因為他不在意!

底下那些百姓的民生,又與他這位高高在上的人王有何關係?

天下萬民,於他眼中不過犬豚罷了,隻是被他統治的人,他又怎麼可能真的關心在乎?

所以,在知曉了帝辛的脾性之後,陸植瞬間便變得越加的透明化了起來,不出聲,不冒頭,直到七年之期快到了,他才再次開始準備了起來,欲辭官離開朝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