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的主任姓秦,秦姨,跟咱們住一個大雜院,和王姨一樣都住前院,丈夫和兩個兒子都是烈士,秦姨的親人隻剩下一個上小學的孫女了。”
張茵輕輕點了點頭:“咱們要不要買些糖果點心帶過去?”畢竟是求人辦事兒嘛。
“千萬不要買,秦姨不會收的,而且一旦有人舉報,兩邊都要遭殃,你也知道這是個特殊時期,現在已經有些亂了,要送禮也是私下送,不能被人發現。”
在後世幾包糖果點心不算什麼,但在這個物資奇缺的年代裡,送糖果和點心也能和賄賂掛上鉤。
無論是在曆史課上,還是影視文學作品當中,關於那十年動蕩的描述,都讓人不寒而栗。
張茵走路的步伐都慢了下來,現在才六八年,動蕩才剛剛開始,她們又是在首都,而非偏遠之地,日後還真是要小心。
葉晉對這個時代了解不多,但他了解自己和媳婦在這裡的身世:“也不用太過擔心,咱們都根正苗紅,一個工人階級,一個三代貧農,隻要不惹事兒,火就燒不到咱們身上來。”
“知道,越窮越光榮嘛。”張茵越發覺得空間是個好東西,可以將家裡值錢的和犯忌諱的東西都放到空間裡,她們甚至可以在空間裡做飯、吃飯,既不能虧了身體,也能裝出一副窮困至極的樣子來。
街道辦事處離大雜院不遠,除了胡同拐個彎兒就是,一路上碰到不少熟人,不對,應該說在胡同裡遇到的都是熟人,邊走邊打招呼,嘴基本上沒有閒著的時候,臉上帶著傷的小兩口也收到了一堆人的安慰。
早上葉家的家庭大戰,基本上已經在胡同裡傳開了,雖然絕大多數不知道一家人打架的緣由,但基本上都很同情葉晉小兩口。
原來的葉晉上學時是好學生,工作後是有上進心的好青年,在大雜院裡是很少跟人紅臉的老實人。
但葉家老三就不同了,大雜院兒裡的戰神,從小打架就很厲害,小時候是孩子王,長大了是半個混混,鄰居們不敢惹,但也都不怎麼瞧得上。
葉家老四剛畢業,上學時總是排名倒數,雖然不像老三那麼混,但也不像老二那樣穩重靠譜。
這兄弟仨打架,不明原因的人下意識就把責任歸咎在了葉家老三身上。
葉晉不清楚這一點,但這裡的氛圍讓他想起上輩子小時候跟爺爺奶奶住在老家時,小區裡都是熟人,出門全是能打招呼的,不像後來的彆墅區,大部分人見了都不認識。
街道辦事處就隻有三間屋子,連街道主任都要跟彆人合用辦公室。
秦桂芳還以為葉家小兩口是來請她們調解家庭矛盾的,忙讓人坐下。
“傷的怎麼樣?找醫生看過了嗎?”
早上葉家兄弟幾個打架時,她還沒上班,聽見動靜就去中院拉架了,知道這兩口子都被打的不輕,但不知道一家人到底為什麼打架。
“去醫院看過了,還是讓王姨看的,都是皮外傷,給開了幾包消炎藥,沒多大的事兒,秦姨您就彆擔心了。”葉晉如實說道。
王姨和秦主任都住在前院,傷情如何是瞞不住的。
“沒事兒就好。”秦桂芳鬆了口氣,又問道,“一家人到底是為什麼才鬨成這樣?”
要調節家庭矛盾,總得讓她知道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