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宮裡頭那邊卻有拖後腿的。
事實上,對於宗室王爺來說,就藩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漢朝那會兒那些藩王起碼算得上是真正的一國之主,若是有機會留在長按,大多數也是情願賴著不走的。而唐朝呢,吸取了之前那些分封的教訓,其實藩王的權力已經壓縮了許多,若是不加封一個都督之類的官職,對於地方上那就根本沒有指手畫腳的權力,也就隻能在自個王府裡頭威風威風。你若是想要做什麼事情,若是觸及了地方官員的利益,回頭彈劾的奏折就遞上去了。
而在長安就不同了,依舊可以遙領封地上的收益,而在天子腳下,消息也更加靈通,逢年過節的賞賜都少不了你的,遇到什麼好處,也能第一時間抓住機會,最重要的是,長安的生活水平可比地方上強多了,在地方上,你就算是有錢,許多事情也未必能做到,而在長安,錢幾乎能夠解決絕大部分問題。
李悅一心想著跑路,而在宮裡,武昭儀卻是在跟李治說話。這些日子以來,武昭儀愈發得寵起來,她雖說骨子裡有一股子打不斷的傲氣,但是,她是真的經曆過許多挫折的,年幼的時候父親去世,偏偏母親隻生下了三個女兒,原本楊夫人嫁給武士彠的時候,武元慶和武元爽就已經年紀不小了,對繼母極為敵視,以至於武士彠剛死沒多久,兄弟兩個就將楊氏母女都趕出了家門。武則天選擇入宮,也是因為她受夠了這種任人擺布的生活,都是伺候男人,她為什麼不選權勢最高的呢?但是入宮之後,她隻是短暫地受寵了一段時間,李世民不喜歡她這個類型,太有主見,除了美貌之外,李世民喜歡的是溫柔善解人意那一款,如長孫皇後一般,所以,後期受寵的是徐惠。而李治不同,李治因為少年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其實是有些戀母傾向的,他並不介意身邊的女人有主見,而且他是個實用主義者,關鍵是要有用!
加上武則天經曆過當年的挫折之後就知道收起自己的鋒芒,所以,在李治那裡,她又能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也能足智多謀為君分憂,她不受寵那才叫奇怪了呢!武昭儀如今還不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隻能說她已經向著一個政治生物靠攏,這會兒對李悅,她還是有著慈母心腸的,一個小孩子,就算是藩王,去就藩有什麼好的,回頭十有八九要被地方上的官員糊弄,橫豎看樣子李悅也是個胸無大誌的,乾什麼不讓他留在長安享受榮華富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