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 40 章(1 / 2)

李治雖說人不在長安城裡, 但是長安城發生的事情沒幾個能瞞得了他,便是義陽公主從蕭家那邊走了門路去新城公主府上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李治當時就覺得義陽公主是個蠢貨, 彆的不說,你是新城公主的親侄女, 你就算是沒有帖子,到了門口,人家還能不讓你進去不成, 偏偏畫蛇添足,找蕭家那邊搞帖子。李治厭煩的就是這個, 他的幾個女人心中, 他不是第一位的,娘家才是第一位的, 遇到麻煩, 想到的不是來求他,而是找家族,找外朝的人來幫忙。偏偏很多時候,李治還真的拿那些世家沒太多好辦法。他之所以寵愛武昭儀,一方麵是武昭儀聰慧多智, 能幫他分憂, 另一方麵就是, 武昭儀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能依靠的唯有他。若是一個傻白甜, 說我什麼也沒有, 隻有你了,固然能讓男人有著滿足感,而武昭儀卻是個女強人, 女強人表示,我沒有彆人可以依靠,所能依靠的隻有你,帶來的滿足感那絕對是指數級增長的。

另外就是,李治不喜歡傻白甜,他的生活中充斥的都是各種聰明人,在他看來,你可以平庸,但是不能愚蠢,或者說,不能自作聰明。李治做太子的時候還好,那時候,他就算是有壓力,但是其實真的不需要考慮太多,李世民實在是一個非常能乾的皇帝,李治跟著李世民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就像是許多學生上學的時候想著等自己畢業工作了就怎麼怎麼樣,但是真的工作之後,還是懷念學校裡麵的時光。李治也是一樣,那時候,朝中的大事自然有李世民管著,雖說李治也想過等到自己當了皇帝如何如何,但是終歸其實還是相對鬆快的,彆的不說,以李世民的性子,起碼魏征死後,幾乎沒人敢在朝堂上給李世民難堪了。

李治那時候覺得皇帝都該是像李世民那樣的,結果李世民一朝駕崩,輪到李治登基,就各種掣肘,之前還有心思教導幾句身邊的美人,如今瞧著美人其實有他沒他一樣過,做了皇後,做了淑妃,就開始想他身後的事情,偏偏做得還不夠聰明,李治在朝堂上頭也不夠舒心,自然懶得再提點,你們這些女人,蠢也就罷了,還搞不清楚到底誰才是你們的依靠,既然如此,就等著看你們能折騰到什麼程度!

武昭儀同樣知道了那些事情,她心中不免有些不滿,要說她對李悅有多深厚的母子情誼,那真是不至於,但是,李悅關係到她的切身利益,這代表著她跟李治擁有著同一個秘密,這無疑能夠穩固她的地位,除此之外,李悅還能為她帶來更多的政治資本。沒有娘家又如何,世家勢大又如何,南北朝那會兒,世家再如何清高自詡,也得老老實實在胡人的朝廷裡麵做官。楊廣之前搞出來的那些操作和他的遭遇同樣也給後人提了醒,那就是世家不可信,世家也有軟肋。彆的不說,人心思定,隻要上麵不亂搞,下麵百姓是不會樂意再來一場戰亂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世家其實能做的事情也有限,他們畢竟不是關隴軍事貴族,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決定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其實也不想掀桌子。而如今呢,皇帝還有新興的貴族卻是在不斷嘗試著修改棋盤上的規則,世家如今看起來占據著一定優勢,但是長遠來看,世家的沒落是必然的事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昭儀自覺勝利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與此同時,她也已經將李悅當做了自己夾袋裡麵的人,哪裡能容得下其他人來覬覦。想著一個李下玉居然都惦記著拉攏人了,武昭儀一方麵覺得李下玉愚蠢,另一方麵又心生警惕,她覺得,之前還是讓王皇後和蕭淑妃過得太舒服了,以至於她們還有心思在其他地方折騰。

就像是新城公主意識到李悅在人際往來的被動是因為缺少一個靠譜長輩的教導一樣,李治和武昭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讓他們有些尷尬,也有少許愧疚,因為這本來應該是他們的責任。李悅身邊的朱娘子和高正固然忠心耿耿,將李悅也一直照顧得很好,但是他們終究隻是奴婢,能照顧的也就是李悅的生活,為人處世方麵的事情是教不了的。李悅上輩子也缺少了這方麵的教育,他的父母在金錢上沒有苛刻他,但是,在人際往來方麵,他嚴重缺乏經驗,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這也是他為什麼畢業之後選擇進入一個相對環境比較單純,哪怕薪資低一些單位的緣故,更多的外快,其實來源於網絡,隔著一條網線,不管是裝X,還是賣萌,或者是哭窮,大多數人都能揮灑自如,而麵對麵的情況下,許多事情反而說不出口。

李悅原以為自己是到驪山躲清閒的,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他得承受李治和武昭儀遲來的親情了。這兩位也沒有直接了當地教導李悅遇到事情該怎麼做,遇到什麼人該怎麼說,而是以伴駕的名義讓他留在行宮,如今到了年底,李治就算是不回皇宮,但是該見的人也得見。彆的不說,那些入京述職的刺史郡守都督,他若是不見,難道讓他們都去找長孫無忌嗎?他需要通過跟他們的對話,確定他們的立場,對於早就投靠了長孫無忌的,要看能不能離間他們的關係,對於原本中立的,就跌看能不能拉攏過來,至於那些原本就傾向於自己的,他就得給他們一定的好處,讓他們更堅定地站在自己這一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