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 64 章(2 / 2)

新城公主自個合過香,卻沒想到香料放在美食裡頭比起合香更有意思,因此,她開始嘗試著將香料按照各種比例搭配起來,用於食物的烹製,李悅琢磨著,按著新城公主的勁頭,隻怕以後就不是什麼王守義十三香,而是新城十三香了。

不管怎麼說,新城公主如今在寧州找到了足夠的樂趣,漸漸的,長安那邊的事情也關心得少了。之前的時候,她還三五不時地詢問長安那邊是否有邸報送過來,如今,她簡直是沉浸在美食和香料的世界裡不能自拔。

李悅對此鬆了口氣,要知道,長安那邊傳來的消息並不好,已經有人在李治的示意下,開始針對長孫家了。

李治其實一開始隻是想要給長孫無忌一個警告,讓他及早收手,因此,剛開始彈劾的其實隻是長孫家的邊緣人物,甚至一開始隻不過是依附在長孫無忌手下的一些小嘍囉。

長孫無忌根本沒有意識到,或者是他根本不相信,這背後有著李治的意思。他還像是以前一樣,一力護短,誰敢跟長孫家過不去,他就立馬要報複回去。剛開始出頭的幾個官員直接就被長孫無忌使了絆子,給抹了官職,回去吃自個了!當然,李治暗中也給了承諾,日後定然還是會起複的。

瞧著長孫無忌不識趣,李治的耐心也開始趨近於無。這都顯慶年間了,算起來,李治登基都七八年了,當年登基的就算是個小屁孩,七八年之後,也該成親親政了,結果到了長孫無忌這裡,李治的兒子李忠都到了娶妻的年紀了,長孫無忌居然還在那裡擺出一副攝政的模樣,彆說你就是舅舅,你就算是太上皇,也不能這麼不識趣,該鬆鬆手了吧!

尤其,長孫家那些人一個個也是眼高於頂的,在外頭比宗室還囂張,因此,李治不過是稍微透露了一點意思出去,很快,就有許多聰明人心領神會了。

中國官場上那些官職從來都是僧多粥少,一個官職後麵,不知道幾個人虎視眈眈。這會兒雖說科舉選出來的名額很少,不像是明清那會兒,會試一般怎麼著都得有個一兩百個,多的時候選三百左右也是正常的事情。唐朝這會兒科舉一方麵時間不固定,另一方麵就是數量也很少,像是最有前景的進士科,少的時候也就是十個人左右,明經科就算是多一點,正常也就是四五十個人的樣子。但是科舉對於唐朝來說,隻是一個來源而已,更多的其實還得看裙帶關係。

比如說長孫家,他們家可沒人參加過科舉,但是長孫無忌的兒子,兄弟,侄子,都有官職,其他人家也是一樣。大唐律規定得非常明確,什麼品級的官職,可以蔭封幾個人,蔭封什麼等級的官。這個一般情況下是有彈性的,你若是簡在帝心,那麼,你有幾個兒子就能蔭封幾個,你兒子若是再爭氣一點,那麼升官也會比較快!當然,這其實是少數,更多蔭封的官職其實是虛職,也就是說,你能掛個官職,實際上不用去衙門點卯,當然相應的,你領到的俸祿也是打過折的。他們呢,就相當於天然的候補,若是哪個官職出缺了,好好運作一番,說不定就落到他們頭上了。

長孫無忌的族人還有他的那些黨羽占據了不知道多少官職,宗室裡頭許多年輕人如今都隻能領個虛職,一個個眼巴巴地等著什麼時候能有個缺,長孫無忌若是不倒,下麵人就沒有更進一步的希望,因此,長孫無忌以為自己在朝堂上眾望所歸,卻根本沒有想到,在朝堂之外,一大堆人盼著他倒台呢!要是都是些尋常百姓也就算了,偏偏這些人許多都是權貴功臣宗室。

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當你攔了這麼多人的路,彆說你本身就滿頭小辮子,就算你真的是清白如水,大家也能把你踹泥塘裡。

因此,當有人彈劾長孫無忌與其黨羽密謀造反的時候,一開始還有人給長孫無忌說話,但是很快,蜂擁而來的就是要嚴查長孫無忌的聲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