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 83 章(1 / 2)

李悅上輩子也就有張身份證證明自己是公民, 在單位也是得過且過混日子,不過這輩子這麼多年不管是之前跟著李治和武後耳濡目染,還是自個在封地上潛移默化, 總算是學了一些識人的本事。

像是嶺南這邊,官員無非就是兩種, 一種就是出身尋常,運道不好, 或者是得罪了人,被塞過來的, 另一種就是在朝堂上得罪了皇帝, 或者是得罪了上頭幾個權貴, 然後被貶謫過來的。後者其實還有點翻身的機會,畢竟, 能得罪皇帝和權貴的,本身就不是什麼一般人能做到的。像是長孫無忌的舅舅高士廉,當年就得罪了楊廣, 被流放嶺南,後來天下大亂, 楊廣還沒掛呢,他就堂而皇之地自個回了關中,投靠了李家。

不過如今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了, 人心思定,就算是有心人想要搞得天下大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 這等被貶謫到嶺南的官員,畢竟不是流放,他們在朝堂上終究還有些故舊, 什麼時候找準了機會,在聖人那裡提一嘴,說不定也就能回去了。甚至就算是流放的,遇上大赦天下,也能離開,另外還有一些人,因為卷入了某些事件被跟著流放過來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翻案了,到時候自然能夠翻身。

不過,泉州這邊的官員都不屬於這種類型,他們就是通過科舉還有其他一些渠道上來的。大唐做官的渠道其實不少,舉薦,蔭封,科舉,另外你隻要找準了門路,也能撈個小官做做。皇帝又不會主管所有的人事權,就像是後世那些企業的董事長,他們會管基層員工招聘的事情嗎?無非就是人事還有招聘部門的主管過一下就行,最多就是送到董事長那裡簽個字,走個流程。皇帝這邊也是一樣,像是底層的小官,甚至根本不用走這個流程上麵的主官就能直接任命了。

泉州這邊七八個縣,縣令隻有一個本來就是嶺南人,叫做莫威,他是馮家拐彎抹角的親戚,走了馮家的門路才撈了這麼個官,馮家也就是在嶺南有些影響力,放在中原,大家對馮家多半不是很瞧得上,麵對麵的時候客客氣氣的,背地裡頭都說馮家就是蠻子。這位當年在馮家那邊下了不少功夫,馮家那邊安排他征討叛逆的山越,立下了一些功勞,然後又運作了一番,將他送到了縣令的位置上。

其他幾個,大半是科舉上來的,自然不是什麼進士科,進士科每次也就那麼幾個人,一個個都跟寶貝疙瘩一般,因此,自然不可能淪落到這裡來,他們考的多半是明經,明法,明算,明書,秀才之類的常科,這個比進士科好考很多,要不然也不至於有五十少進士,二十老明經的說法。大唐的常科每年都有,進士科錄取最少,往往也就是十個人左右,有的時候甚至都沒有,其他的呢,相對錄取數量比較多一些,但是比起明清時候的盛況,還是差了許多。而常科裡頭,除了從下麵郡縣過來的,還有從國子學還有各地官學推薦上來的,國子學也就不說了,唐朝這會兒能進各地官學的,也都不是什麼簡單的貨色,一般都是有著一定背景的。因此,真正留給寒門士子的空間其實很少,而等到授官的時候,他們又是被拿捏的一方,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若是出了缺,一般就是拿他們這些寒門士子頂上。畢竟,出身稍微強一點的,也看不上這些窮鄉僻壤的位置。

李悅詢問了一下這些人的履曆,哪怕這些人考科舉都有點投機取巧的意思,畢竟,隻有進士科考不上的,才會選擇其他科。不過若是李悅,多半也會選明算科,你拿自個的短處去跟彆人的長處相比,這不是自個給自個找不自在嗎?哪怕朝廷已經鋪開了《五經正義》這種科舉工具書,但是比起那些從小浸淫其中,家裡長輩說不得就是經學大師的,他們這些人起步就晚了許多,師資力量也多有不如,在這樣的情況下,去跟這些人擠進士科這個出路,豈不是找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不是人才,相反,在這個時代,能夠在專業性比較強的那幾個常科脫穎而出的,都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精英了。唐朝的科舉製度還是比較科學的,不像是後來,就是考詩詞歌賦還有文章策論,培養嘴炮倒是沒問題,但是這些人都很難有實乾之才。而通過這些常科考出來的,起碼在某個方麵是專業人士,李悅尤其看重幾個考明法和明算的,這都算得上是專業人才了。不過,人家畢竟是縣令,自個也不能隨便就將人弄過來給自個乾活,因此,便乾脆說道:“本王初來乍到,賬下也沒幾個拿得出手的人才,不知道諸位何以教我啊?”

能做官的就算不是人精子,但是起碼言外之意都能聽出來,莫威當年能夠以馮家遠親的身份硬是擠開了不少馮家的族人,有了如今的地位,自然是比較精明的,瞧見柳蒙沒有說話的意思,他當下便是說道:“殿下,下臣身邊還有幾個不成器的子侄,若是殿下不嫌棄,不如叫他們給殿下打個雜也是好的!”

莫威這話一說,其他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紛紛表示,自個身邊有幾個得力的子侄,正好可以為殿下你效力。

李悅沒資格在閩越這邊搞什麼科舉,因此,也隻好打點擦邊球了,起碼這些官員家的晚輩,總歸是能接受一定教育的,這些人想要離開嶺南,到朝廷去謀一條生路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所以,你們還是老老實實先在我這裡鍛煉鍛煉吧!對於這些人來說,能夠跟著李悅混也不是什麼壞事,李悅都跑到閩地這邊做藩王來了,還能怎麼著,偏偏他還有開牙建府的權力,這就說明,某種意義上來說,隻要沒有出現什麼特大的變故,那麼,李悅就是閩越這邊的土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下,跟著李悅,其實是一份靠譜的前程。他們之前從刺史柳蒙那裡知道了李悅還是寧王的時候所做的一些事情,彆的不說,跟著李悅,起碼不會受窮。

這次的宴會還是比較成功的,雖說沒什麼絲竹管弦,也沒多少新鮮的菜肴,但是目的卻是達到了,李悅對此頗為滿意。

宴席散了之後,柳蒙帶著這些屬官離去,走了沒多久,莫威就忍不住了:“柳明府,之前在宴上為何少有言語?”

柳蒙有些無奈,他說道:“你們過來做官,身邊都帶了些同族的子侄,本官這邊呢,原本族內就人丁不旺,因此,除了兩個長隨之外,就沒帶人,你讓本官從哪兒變出什麼人手來給這位殿下呢?”

莫威大咧咧地說道:“橫豎明府與殿下相鄰,之後多的是機會,以後若是殿下這邊有什麼好事,明府千萬彆忘了咱們這些屬下啊!”

柳蒙對莫威也是無可奈何,他是外來戶,莫威卻是地頭蛇,哪怕莫威是屬下,柳蒙在莫威這裡也很難擺出上官的架子來,因此隻得說道:“放心便是,何況,泉州就這麼大,本官這邊的事情,難不成還真的瞞得了你們不成!”

另一個叫做胡寅的官員,這會兒也是好奇地問道:“這位殿下雖說還年少,卻天生威儀,可見不是常人,不知道閩王殿下到了咱們這邊,究竟有何打算?”

柳蒙歎道:“本官對於閩王殿下的事情也是道聽途說,閩王殿下在寧州做得好大事情,問題是,本官來嶺南之前,也不過就是地方上的尋常官員,消息並不靈通,哪裡能知道寧州那邊的事,最多就是有些耳聞罷了,等到來了嶺南,更是閉塞得緊,就這些,還是本官之前找閩王府的人查探出來的呢!能夠跟隨閩王就藩的,自然都是閩王的心腹,他們的話,最多也就能信七分,所以,閩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本官也說不清楚啊!”

李悅才不管這些人怎麼看他,就像是後世的資本家一樣,他們招人也不是很在乎員工的想法,隻需要他們996就行。李悅倒是沒這麼不人道,這年頭你就算是想要996,還沒這個條件呢,彆的不說,晚上天黑了,點燈熬油的乾活,燈油不用花錢的嗎?另外就是,熬成了近視眼,之後豈不是要耽誤工夫!

不過,其他的事情,卻是已經開始提上議程了,先是在附近購買受精的雞鴨鵝蛋,然後建立孵化室,開啟養殖模式,另外呢,他又命人在海邊開辟鹽田,泉州這邊雖說多雨,但是一年四季,怎麼著還是有不少晴天的,在這邊開辟鹽田雖說不是最佳選擇,但是總比那些百姓用鐵鍋柴火煮鹽強得多。何況,這邊冬天也不算冷,即便是冬天也能曬鹽,這就彌補了雨水偏多的缺點。

不管是一個月的時間,李悅這邊就走上了正軌,起碼許多日用品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泉州這邊也直接開了市集,低價出售食鹽,陶器和瓷器,最讓山越人看重的卻是李悅搞出來的蜂窩煤,買兩百個蜂窩煤還能送一個鐵皮的煤爐。

李悅是真沒想到,泉州這點地方,居然礦產還是挺多的,銅鐵鉛都有,可能產量有限,但是放在這個時候已經足夠了。李悅帶過來的這些人如今對於勘探礦產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不同的礦產是個什麼樣子,他們大概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甚至還有人發現了銅鐵礦脈裡麵伴生的金銀礦,這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錢財,以至於不少人都暗中覺得李悅是財神爺下凡,再不濟,也是財神爺手下的童子下凡,要不然的話,怎麼他到什麼地方,都能找到好東西呢?起碼在李悅來之前,泉州這邊真的沒人發現什麼礦產。

不過采礦卻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這年頭采礦技術很差,根本就是要用人命來填,即便李悅命人仔細加固礦坑,小心操作,也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李悅手底下就這麼多人,讓他們去采礦,李悅還真有點舍不得,但是,若是不開采那些礦產,李悅這邊的生產就跟不上了,因此,李悅不得不開始在越人中招工。

這年頭,山裡的越人數量還是挺多的,他們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一般生活在山林裡的民族,往往是以打獵還有采集為生,問題是,山裡頭獵物雖說不少,但是危險也很多,即便是他們部族中最熟練的獵手,也有可能一個不注意就命喪蛇口。至於采集什麼的,那就更不好說了,這邊氣候濕熱,雖說各種果子也多,但是像是荔枝這樣已經馴化過的果實,成熟期很短,他們又沒有其他保存的手段,趕著成熟的時候吃一陣子,之後便沒了。而沒有經過馴化的果實,許多口感並不好,還多半皮厚核大,果肉其實沒多少。真正那種澱粉含量高,果肉豐滿,產量也比較高的水果,如什麼榴蓮,菠蘿蜜之類的,如今還沒有引進中原呢,自然不可能在閩越之地種植。閩越這邊有個比較尷尬的地方,這裡很靠近熱帶了,但是還不夠熱,因此,有些比較適合當做糧食的水果,這裡其實是不適合種植的,就像是椰子,這玩意水分高,椰果也有著一定的蛋白質甚至是油脂,而且,產量其實也不算低,椰子樹甚至渾身都是寶,椰殼,還有椰棕都能夠充分利用。可是種到閩越這邊,根本就不可能結果。

除了這些果子之外,他們也隻能是在山裡開墾一些小塊的田地,種下一些種子,但是收獲其實不會很大,甚至還有一些食草的鳥獸會跑過來偷吃,有的時候,你收上來的糧食,說不定都沒有種下去的多,這就非常尷尬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一般會帶著獵物下山跟山下的人換取糧食,泉州這邊終究還有不少地方適合耕種,山下的人呢,跟山上那些越人終歸也有些香火情分,因此,還算是比較公道,但是這般也隻能保證他們生存,至於說生活得有多好,即便是各個部族的首腦也不敢這麼說。

而李悅這邊呢,便希望能夠在越人之中招聘一些礦工,他給的報酬在這個時候還算是比較豐厚,因此,即便李悅在招聘的時候明說了,開礦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很多越人還是動心了。乾什麼不危險呢,爬山的時候,一個不注意失足也有可能丟掉性命,李悅給的報酬豐厚,而且他們還能以員工價從李悅開的那些作坊裡頭低價購買各種生活用品。

像是食鹽,因為是曬出來的,泉州的市集裡,一斤粗鹽,不過就是二十錢而已,而員工價呢,直接打了個對折,就是十錢,這簡直跟白送沒什麼區彆,若是買上二十斤背回去,跟偏遠一點的部族交換一下,起碼能夠交換兩三頭比較大的獵物,夠一家子吃上很長一段時間了。要知道,他們以前就算是靠著海,吃鹽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倒不是缺少柴火,而是他們沒有鐵鍋,就算是換到一口鐵鍋,煮上幾次鹽,鐵鍋就要鏽得不成樣,稍微不注意就直接破掉了,如此一來,這個成本自然就很高了,那時候,他們獵上一頭鹿,也就隻能交換不到兩斤的鹽而已,甚至很多時候還是摻了沙子的那種,而如今呢,雖說大家都說這鹽是粗鹽,但是裡麵幾乎沒有沙子,除了鹽粒稍微大一點,什麼問題也沒有,就算是放到中原,稍微碾碎一下,也能冒充精鹽出售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悅總算是弄到了一批礦工,他這會兒倒是很懷念在長安看到的昆侖奴了,這些昆侖奴多半身體結實強壯,性子也溫順忠誠,據說也是一些商人從海外搞到的,但是具體是個什麼海外,李悅也沒搞清楚。因為如今航海技術不行,李悅琢磨著就算真的是海外,估計距離中原也不算太遠,要不然的話,就算是昆侖奴出售的價格不低,也不一定能收回成本,畢竟,這年頭出海,事故率其實還是很高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