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1 / 2)

閩越一直蒸蒸日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都充滿了盼頭,那叫一個歲月靜好。

閩越這邊的移民工作如今已經放到了明麵上,大家都知道,閩王正在開發夷州呢,李悅也跟李治和武後打了招呼,再過一些年,等到夷州開發得差不多了,他就打算將閩越還給朝廷,自己這一脈以後就移封夷州了。

這等好事,朝廷會拒絕才怪,夷州再好,對於朝廷來說,也是海外之地,瓊州那邊這麼多年來,朝廷也沒真的怎麼管過,現在陸地上你還能鋪設軌道,修建大路,你出海可沒這麼容易。朝廷也沒那麼多的錢財花費在開發夷州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悅想要花費一二十年開發夷州,然後這一脈就直接移封到夷州,對於朝廷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因為朝廷幾乎沒花費任何代價,就得到了一個已經變得非常富庶成熟的閩越,還有一個宗親藩國。

帝後二人也能理解李悅的考量,畢竟雖說他們當年許諾了讓閩王這一脈世代鎮守閩越,但是人心易變,彆說什麼做皇帝的會一言九鼎之類的話,事實上,在利益麵前,對於皇帝來說,翻臉如翻書才是常態,尤其,李治答應下來的事情,後麵的皇帝未必能答應,與其將來因為各種緣故,不得不跟皇帝翻臉,還不如如今就退上一步,當然,朝廷也不能真的就這麼理所當然地光想要好處而不想付出半點代價。

因此,帝後二人直接承諾,夷州以後就是李悅的封國了,因為這勉強算得上是開疆拓土之功了,所以,琉球以後就不算是內藩,而是宗藩,地位說起來應該跟朝廷的一些藩國相當,但是因為李悅是李家宗室,所以,跟大唐的關係會更親近一些。以前的時候,閩越一半的賦稅還要交給中央,而移封琉球之後,賦稅什麼的,李悅就能自己留著,不過就是按照舊例,按時朝貢就行。而這個朝貢嘛,那貢品是什麼,價值多少,就是李悅這邊自己拿捏著辦,朝廷不會強求。

而為了支持閩越對於夷州的開發,帝後二人又減少了閩越一半的賦稅,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閩越的賦稅隻需要上交二成半,其他的都由閩越自己規劃使用。另外,朝廷也會在阻止移民的事情上,給閩越提供一定的方便。

老實說,在知道李悅的決定之後,朝堂上一些人非常震驚,還有一些人,如李賢這樣的宗室,就有些酸溜溜的。宗室裡頭,也有人想要效仿李悅,自個出去闖蕩一番,但是,這邊才開了口,就被李治一句話給打回去了:“閩王不需要朝廷出錢出人,你們有這個能耐嗎?”

這話一說,頓時大家都蔫了,要開發一個比較蠻荒的地方,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時的誌氣,而是源源不斷的資金和人口的投入。像是如今大唐有不少人在海上捕鯨,為了方便,他們多半會在航線上選取了一些無人或者是隻有少部分土著的小島作為中轉,對鯨魚進行初步加工,但是,隻是將這些地方作為中轉站其實沒什麼問題,但真要是開發,就很麻煩了,一方麵,這些島嶼其實很小,要不是如今煤炭便宜,可以直接裝在船上運輸過去,用於煉製鯨油和處理鯨魚肉,島上的植物全砍了曬乾也不夠他們用的。而且島上很多缺乏淡水,人少一點還能承受,人多一點就不夠用了,這種地方,誰肯移民過去呢?至於像是李悅一樣尋找到那種適合移民的大島,那需要投入的資本就更多了,而且很有可能你這邊花費了一大筆的錢財之後,海上一場風暴,就將你的努力都摧毀了。有這個錢,大家到安東安西去買地,不比這個強嗎?

至於原本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多半都有土著居住,要過去的話,就得依靠軍隊打過去,他們要是有這個本事,乾什麼還聽從李治兩口子的命令呢?至於說搭李悅的順風車,嗬嗬,我這邊自個錢財和人口還不夠用呢,你算老幾啊!

不管怎麼說,李悅做出了這樣的表態之後,跟中樞那邊的關係愈發緩和了起來,朝中那些重臣甚至覺得,哪怕李悅為了開發夷州,將閩越的百姓遷走大半,他們也能接受,畢竟,閩越如今不比以前了,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都已經非常興盛,可以說,那裡與江南的區彆無非就是那裡的山地比較多,除了主乾道之外,相對交通沒那麼方便。但是,那邊已經開墾出了大量的梯田,廣種水稻和桑麻,還有大量的茶園和果園,礦山數量也不少,加上各種各樣的作坊,朝廷一接手,每年都有大把的錢財入賬,人少一點就少一點唄,隻要朝廷牽頭,估計不少失去了土地的農戶願意移民過去。

而李治和武後對李悅這邊也愈發寬容起來,李悅這邊是封無可封了,人家以後都可以說得上是真正的一國之主了,不過,李悅的兒女還是可以冊封一下的,因此,明珠直接被晉封為公主,食邑千戶,而冬至呢,正式被冊封為嗣王,李治還表示,若是再有嫡子出生,起碼也能再冊封一個郡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