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娘出月子了,惡露也排淨了,可是做以前看到過的產後恢複運動。
像凱格爾運動,提肛運動中斷排尿法等等。
在現代那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什麼亂七八糟的知識都會或主動、或被動的接收到,女人誰不喜歡自己緊呢。
每天吃的多,還要多散步,要是一年後吃成大胖子被林老爺退貨的怎麼辦?
銀子可是被自己花了。
等周大夫過來把脈調方的時候,詢問大夫自己能不能用艾葉花椒生薑煮水泡腳,能不能做艾灸神闕、關元、足三裡穴等等。
言娘自己出錢買了兩頭帶崽的母羊,每天自己帶著老人孩子喝羊奶補鈣。
不過純羊奶就是膻氣啊,言娘當天就讓大哥從藥鋪買杏仁回來,明天煮羊奶的時候就放進去。
自己用剩餘的羊奶洗手洗臉洗脖子,擦身子,惹得孫母心疼東西。
言娘隻說了一句話,孫母就對她浪費羊奶的事兒視而不見了。
那句話是:女人誰會拒絕變得更美、更白呢?
言娘見家裡生意收入穩定,以後會越來越好,大侄子都11歲了,建議大伯、老爹把前麵5個侄子送學堂去。
兩人沒做猶豫就同意了,讓老大明天就打聽鎮上的學堂情況。
張家村還有附近幾個村的學堂雖然便宜,但隻上半天課,鎮上是一整天。
既然去學堂,就要有個上學的樣子,不能學半天玩半天。
孫大哥幾兄弟答應了。
老五、老六相互看了一眼,小心的提到:“我們也想上學堂。”
大家驚詫的看著他們,老五15歲,農村這個年紀該說親了。
老六也12歲了,半大小子過幾年都是個壯勞力了。
“孩子想上進是好事兒。當年教他們認字的時候,兩小子就聰明。”大伯說到。
“那就去吧。”孫老爹同意,家裡現在有進項,也供得起。“不過,你們哥倆去上學,分成也得變了。”
“是。”
“該變該變。”兩小小兄弟高興的語無倫次。
“那以後你倆和侄子們放學回來幫忙,那兩成就和侄子們平分吧。你們倆大了,自己的收入自己存著買學習用的東西。老大,孩子們的收入你們幫忙收著,他們還太小。”
“是,爹。”幾個大兒子答應道。
倒是侄子們心情和坐過山車一樣,最後銀錢還是到了爹娘手裡,就像新年的紅包一樣一去不複返。
言娘看到侄子們的臉色變幻覺得很有趣。
年齡大的侄子上學堂了,言娘空時間多,也不出去。
言娘知道自己現在是人家的預訂妾室,就不出去拋頭露麵以減少麻煩,畢竟自己對著鏡子都覺得自己越來越美了。
就把下麵小的組織起來教導,上午三字經下午算數。
每天講完侄孫就會講個小故事,勾著小侄子們學習。
誰記得牢就獎勵他好吃的。
有一天大侄子驚訝的發現,自己算術還沒有比自己小幾歲的弟弟學的好,於是請教姑姑。
言娘讓幾個小的教大侄子背誦乘法歌訣。
大人們圍在周圍默默的看著,也不出聲。
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讓幾個小的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原來好好學不僅能聽小故事,有好吃的,還能教育大哥哥。
嫂子們有時候上山撿野菜,言娘也想去。
以前看的裡有在山上發現寶藏的,有采到人參的,還有發現修仙洞府的。
這些山上有沒有言娘不知道,但言娘知道山上有蛇。
所以,即使蠢蠢欲動,還是不敢去。
三娃四個月大才會抬頭,比健康的娃稍晚。翻身更是拖到第5個月。
言娘很擔心,大夫安慰她說三娃的情況一次比一次好,會慢慢趕上正常娃的發育。
言娘在三娃醒著的時候,會和他聊天。
言娘雖然聽不懂嬰兒語,但和三娃說話,三娃也會吱呀的應和。
以前看的研究說和孩子互動,刺激小孩腦部發育,長大後腦部越發達。
言娘把這個道理講給大家聽。
於是大娃、二娃常和三娃說話,給三娃背自己學的新知識,說今天乾了什麼事。
大伯伯娘也會在三娃醒的時候陪娃娃,給娃娃讀三字經,讀後還認真的講解。
三娃是個被愛包圍的孩子,將來一定要好好的。
夏天要來了,碧玉涼粉的售量更可觀了,到大家手裡的銀錢也更多了。
大家雖然累,但心裡高興。
言娘見兄弟們每天挑著東西大老遠的做生意太累人,建議家裡買騾車。
還能送送侄子們上學。
有了騾子,買個磨盤,把桑葉切碎用,讓騾子拉磨盤磨碎桑葉,會省不少力氣。
大家都知道這樣省力氣,就是前段時間家裡一下子出了7個人的學費,大家不舍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