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2 / 2)

一時沉默。

大家也不知道是跟著言娘夫婿走,還是留下。

“都說安土重遷故土難離。但揚州張家村,本來就不是老孫家的故土啊。”孫大伯道。

“樹挪死人挪活。老孫家能為了活下去,從山西逃荒過來,那為了孩子進學,也能跟去肇慶。肇慶雖然遠,但是這一次可是從從容容,有人安排,啥也不用擔心。”孫老爹同意。

“聽說出海能掙大錢,肇慶府臨海吧?到時候也能試試。”孫二哥期待道。

“林大人是探花啊。”小五驚歎道。

“全國第三,好了不起。”小六表示想跟著走。

他們兩個比較大,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坐的住,三年來已經把四書五經學過一遍。但覺得還有好多不解處,要是能接受探花郎的指導,自己兄弟說不定過兩年都能考秀才了。

“如果去,家裡的田地宅子鋪子要怎麼辦?還有孩子他娘幾個到時候可是要遠離娘家了。”孫大哥考慮的周全。

這兩年孫家兄弟幾個的媳婦娘家,也跟著孫家沾光了,用低於市場的價格從孫家批發涼粉、豌豆黃等,也掙了不少錢。

“城裡的宅子鋪子能托付給李捕頭嗎?”孫大伯問孫大哥。

“能。”孫大哥肯定的回答。

自從知道林老爺是誰,孫大哥就知道,為什麼這兩年,尤其是今年,李捕頭對自己家這麼關照了。

那麼,托付給他肯定沒問題。

家裡老人們帶著孩子搬到城裡後,他們兄弟覺得做生意,有個鋪子會更好,於是孫家就買了個位置一般的鋪子。

雖然有李捕頭照顧,但該有的差役街霸們收保護費還得交,不過沒那麼多了。

自家雖然不知道言娘跟著的林老爺是誰,但知道是個官老爺,每次招待他們也胸有成竹不帶怕的。

要是林老爺調走了,遠水不解近渴,到時候肯定心裡發虛,地痞流氓們可是見多識廣,火眼金睛著呢。

到時候就是有李捕頭也沒用。

“把村裡的田地宅子賣了吧。隻要有銀子,哪兒的田地不能買。咱家已經和張家交惡,田地放在那兒也不放心。”

大家點頭。

“給家裡女人說,能把糖葫蘆和豌豆黃的方子告訴娘家。還有發豆芽、綠豆芽的方子也給他們。這兩年不少人種了豌豆,咱們走了,要是沒人收,那就得賤賣,咱不能造孽。糖葫蘆法子簡單。不過豆腐和碧玉涼粉的方子必須保密。萬一咱們回來,還能接著用這方子養家糊口。”孫大伯接著說到。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年言娘和離歸家,要湊錢給三娃看病,這種時候侄媳婦兒都沒有太大怨言。

侄媳婦兒們品性好,是親家們教的好。

“是。”孫母和大伯母選的媳婦兒都是拎得清的。

知道娘家和夫家的區彆,現在又給了娘家方子,以後也不用擔心娘家了,能安心的跟著夫家走了。

發豆芽的方子是言娘寫信告訴家裡的。

言娘懷孕想吃酸辣綠豆芽,廚房需要去市場上買。

當時言娘就想根據記憶,試一試發豆芽的法子,最後竟摸索出來了。

反正林家也不靠這方子養家,就給了娘家。

“就說跟著言娘夫婿去南方做生意,其他的啥都不用說。”大伯母品著言娘的話,還有言娘這兩年來一點兒林老爺的消息也不透,臨走了才透了些消息,肯定是有原因的。

自家也不要亂說的好。

林如海原本是想把西園的姨娘全打發出去,但是考慮到自己後院不能隻一個人。

要不然自己會被政敵攻訐,言娘以後出去社交也會被排斥。

宦遊在外的官員嫡妻在老家伺候公婆的,帶去任職地的姨娘也能出去社交。

於是林如海難得的來到西園,讓周大夫再次給各位姨娘把脈。

周大夫精通婦兒,隻不過外人隻知道其精通婦科而已。

林如海早先就讓林管家詢問周大夫,願意成為林家供奉的府醫,可以在外麵坐堂看診,隻是多領一份供奉。

周大夫同意了。

年前林如海上過暗折,就讓林管家詢問周大夫,若自己調任去外地,是否願意著走,周大夫同意了。

林管家叮囑周大夫不要急著收拾東西,還像往常一樣就行。

自己調任,兒子肯定跟著自己。

兒子才半歲,雖然健壯,但旅途辛苦,交通不便,預備個大夫在身邊以防萬一。

“以前發現你們都被下藥,你們自己乾了什麼應該也心裡有數。讓周大夫給各位調理了幾年,你們三個也差不多了。爺給你們兩個選擇,一是消了你們身契,每人500兩銀錢,再加上一個50畝小莊子,你們離開林家,你們屋內的東西都能帶走。至於以後是歸家還是嫁人隨意;二是,如果不同意,就去姑蘇給先夫人守墓。”

林如海對三個通房說完,就揮揮手,讓把人帶下去了。

不想聽她們哭求。

拔···無情林如海,不是。

林如海麵向賈家陪嫁的兩個姨娘,冷酷的說到:“知道你們當姨娘前喝的什麼補藥嗎?這輩子不能有孩子了。”

“什麼?”兩個姨娘如同晴天霹靂。

被關在西園喝了兩年的苦湯汁子,原本聽老爺對另外三個人的安排,以為老爺顧念小姐的情分,對賈家出身的自己連個另眼相看呢。

誰知道等來了這個。

“我被聖上調任去廣東肇慶,要輕車簡從。你們是想繼續留在林家還是回賈家?如果留在林家,隻要不惹麻煩安安靜靜的呆著,我不會缺你們吃喝。若回賈家,管家會送你們回去。”

最後林管家回林老爺說,兩位姨娘都願意留在林家。不出林老爺所料。

不能生育了,回賈家繼續做女仆嗎?

說不定還會被賈母責罰,林家現在可是有小少爺了。

還不如留在林家,最起碼是個姨娘,吃喝不愁,還有人伺候。

林如海決定兵分三路。

讓二管家送笨重家私和用不上的財物,還有兩位姨娘回京城。

最重要的是黛玉兩位嬤嬤的丈夫,已經摸清京城林府的情況,讓二管家順便清理一下。

自己可是有兒子的人了,雖然知道近期內不會回去,但早做準備還是有備無患。

林家在京城可是有不止一處房產。

當年林侯爺去世候府被收回,林家可是早有準備,搬入一處五進大宅。

順便去賈府請安,給閨女帶自己的親筆信,當然還有給林如海嶽母的信。

要是能接回黛玉更好,就是擔心賈母不放人。

回來路上把孫家人和周大夫家屬帶上。還有要運往肇慶的家具書籍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