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朝,康熙很高興的拋出這一喜訊。
大家都被這一消息炸懵逼了。
簡直是石破天驚。
要知道天花及其危險,無視你得高低貴賤,得了之後就是九死一生。
當初大清入關遇到天花流行,八旗人丁死亡率高的驚人。
即使後來有了人痘,接種後死亡率也不低。
大家先冷靜了一會兒。
“轟”的一下,朝堂炸了。
一時間眾臣不顧是朝堂之上,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一次是明折,途中經手的人雖然不多,但也有,於是消息就泄露出去了,消息靈通的王公貴族朝廷重臣都知道了。
但更多的是還不知道的大臣。
一時間對林如海羨慕嫉妒恨。
這牛痘如果是真的,公侯爵位板上釘釘的。
那林家隻要安安分分,在整個大清朝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簡直堪比鐵帽子王爵那樣安穩。
“如果驗證成功,天花將再不是咱們大清帝國的敵人!林愛卿深得朕心,朕到時候會按功行賞!”康熙帝躊躇滿誌。
皇帝的話也證實了大家的猜測。
大家紛紛頌聖。
“天佑大清!”
“皇上聖壽在即,恭賀皇上得此良方。”
“皇帝是真龍天子,上天賜下防止天花的方法。”
下朝後,各路探子紛紛南下,探查林如海發現牛痘的前因後果。
賈璉畢竟在戶部,雖然官職低,但人家現在有一品將軍的爵位,所以當日大朝一結束,就有人向賈璉道賀。
然後,賈璉就知道這個消息了。
很是感歎:“林姑父果然才智過人,天花都能解決!”。
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回家後,給鳳姐兒說了,提早準備一份貴重賀禮,但時候送去林府。
鳳姐兒羨慕道:“說不定那時候都是林侯府、林國公府了!”這時候大部分人還不知道林如海用牛痘之法為姨娘請功。
轉念一想:“林姑父還會續娶嗎?”
想一想王家有什麼相配的姑娘嘛。
“彆想了。”賈璉一看她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麼,打斷她的白日做夢,“林姑父不會再重蹈賈家的覆轍的。”
現在想想林府門口的事兒,賈璉都臉紅。
這得多傻逼,才會不吃一塹,長一智!
林姑父好不容易有了三個兒子,肯定不會讓不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因素出現在身邊!
要知道,嫡母威壓庶子手段多的是,玩兒似的。
再說,林姑父已經表明不會再娶,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這對賈家也好,賈家會是林姑父唯一的嶽家!
這麼大的事兒,風兒也吹到賈老太太耳中。
除了惋惜不是賈家的功勞,也沒辦法。
在大家為了牛痘之事議論紛紛的時候,林老爺帶著一家人出外春遊踏青了。
時隔半年後,林老爺終於用上了言娘編好的絡子,腰間掛上了那一塊玉佩。言娘也帶上了玉佩。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的。
暮春季節,肇慶地處南方,氣候溫暖宜人。
林如海是在休沐的時候帶著大家去莊子上。
林老爺帶著言娘、黛玉、阿壽一家四口在前麵的馬車上,後麵的馬車載著三胞胎和他們奶娘。
三胞胎日漸壯實,林老爺已經給起名字了。
分彆是阿鬆、阿泰、呦呦。
鬆柏長青,平安康泰,青鹿長壽,而呦呦鹿鳴。
再加上阿壽的名字,清一色祈求健康長壽的小名兒。
林老爺最衷心的心願可見一斑。
登車後,阿壽就趴在窗戶上好奇的往外看。
黛玉幫他捏這簾子,也好奇的往外看著。
黛玉歸家後,在父親膝下,孩童的童真逐漸顯露。
活脫脫就是個稚氣未脫的女童。
林老爺也隨他們。
來到城外沒多遠,言娘看到熱火朝天的磚窯。
“這兒的地還是林家的嗎?”言娘知道磚窯歸官府了,不清楚土地情況。
“不是了。官府用咱們現在去的莊子和沿海的土地,和我置換了幾個城門外的地。”林老爺閒適的搖搖扇子。
“沿海的土地啊。那有機會帶孩子們去海邊挖貝殼。彆跟著老爺在沿海呆了幾年,以後回去了,人家一問孩子們見沒見過大海,孩子們說沒見過啊。那就鬨笑話了。”
自從曬鹽之法出來後,靠海的土地價格暴漲。看來林老爺在這次交易中沒吃虧。
大清有漫長的海岸線,當地人曬鹽自己吃、少量售賣官府也攔不住,民不舉官不究。
反正大清地域遼闊,現在鹽價下來了,跑太遠販鹽也不劃算。大頭還是在朝廷手裡。
“下一次帶你們去海邊!”林老爺懶懶的掃了言娘一眼,許諾道。
“哦,太好了。謝謝爹。”兩個孩子在旁邊聽過大人說話後,歡呼道。
言娘隱晦的翻了個白眼,老娘的功勞呢。
言娘趴到另一個車窗往外看,一個個大坑,坑裡還有積水,坑邊岸上種了樹。
離得遠,也看不清是什麼樹。
這應該是挖土燒磚後剩的坑。
言娘記得自己上世小時候,村子南邊有一個磚窯,農閒的時候,不少村民都去那兒打工掙錢。
磚窯附近就有一個大坑。
那時候有挖土機,那個坑好大好深,似乎每年都聽說有人在那兒遊泳淹死了。
“老爺,這個坑要不要填了,太深會淹死人的。”林老爺沒想到言娘會這樣說。
就坐直身子也往外看了一下。
“這些坑都承包到村了。出海打魚總有危險。村民們用來養魚,逢年過節每戶總能分到幾條魚。看到那岸上的樹了沒?”林老爺用扇子隨意指了一下。
“嗯,那時什麼樹啊?”言娘好奇的問道。
“桑樹。多虧了言娘的乾果店,現在百姓也重視果樹了。”林老爺讚許的看了一下言娘。
言娘微笑。老娘我棒棒噠。
“種桑樹還能養蠶呢。這個主意是誰想到的?”言娘好奇道。
看到微笑不語的林老爺,“不會是老爺你吧?”
林老爺矜持的頷首。
“這不是那什麼桑什麼魚······”言娘記不清了。
“桑基魚塘。”黛玉下意識的答到。
等言娘看她的時候,紅了臉。
“大姑娘博聞強記啊。”言娘羨慕。可惜這智商是天生的,羨慕不來。
“什麼是桑基魚塘?”這兒有個幼兒園沒畢業的小文盲。
黛玉小老師又要開課啦。
“不過,這兒雨水多,還有可能有颶風,水漫出池塘,魚都跑了怎麼辦?”言娘為老百姓憂心。
“坑坑有通路相連,還有排水渠。”林老爺淡定的說到。
“老爺真是個好官,考慮周詳。”言娘感歎。
聰明人是不是做事兒都這樣,走一步看三步。
真讓普通人壓力山大。
林老爺這一次帶大家出來,一是讓大家出來透透氣。二就是心腹來報四輪馬車好了,林老爺就帶言娘來看看。
到了莊子後,把孩子們安置好。
言娘就心急的要去看大馬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