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言娘著急的是,機械蒸汽車進展緩慢,卡在動力轉換上,難產了。
言娘覺得也許可以派人出去“學習”一下西方技術。
不過,得等林家這三艘船,不對,是五艘一切就緒。
親夫妻,明算賬。
這四輪大馬車等生意可是有言娘的五成分紅的,言娘現在數銀子書的手軟。
於是豪氣的預支了這份收入,拍到林如海桌上,要追加了兩艘海船。
才到手,或者說還沒到手的銀子,飛了。
言娘很是心痛,還沒拿到手裡過過癮呢。
雖然有些心疼,但以後產出也是巨大的,言娘這樣安慰自己。
林老爺當時好笑的看著言娘心疼的有些像牙疼的表情。
等自己的海船完工下海,訓練新招募的水手等等,這都需要時間。
言娘準備自家海船的第一次出行,還是跟魏家一起,去往南洋。
等以後有經驗了,再往更遠的地方去。畢竟一口吃不出個胖子。
雖然言娘很是心急於知道西方的發展水平,但步子邁大了,會扯到蛋的。
一步一步來吧。
很快,四月份,言娘就見到了裝了彈簧的床墊、躺椅的實物。
坐上去試了一下,很不錯。
言娘先放了賞賜,然後又提議:“可以製作不同柔軟度的,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嘛。”
言娘建議林老爺把這兩樣東西當明年的萬壽節禮物。
要知道送給皇帝的禮物,你得講究祥瑞、精美、新奇。這些達不到,最起碼也得貴重。
每年有上進心的王公大臣們,都要絞儘腦汁置辦禮物。
林老爺沉吟了一會兒同意。
於是言娘暫時給兩個大的孩子和自己整了一個。
美名其曰,替大家試用一下。
至於三個小的,先睡木板床吧。
原本言娘也不想給阿壽準備,小孩子骨頭軟,這些床墊沒經過時間驗證,誰知道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萬一影響孩子發育怎麼辦。不過,被他看到了,言娘沒能抗拒得了這個小磨人精。
不過,言娘覺得自己好像進入一個誤區,老覺得帶彈簧的床墊才軟,睡著舒服。
記得前世看傲慢與偏見之類的歐美劇。有主角躺倒床上,床墊柔軟的彈起來!還有那童話故事《豌豆公主》裡二十床鴨絨被還是墊子。
羽絨啊!
人家那時候都知道往頭上插羽毛裝飾了,羽絨被應該也用了。
那麼,自己也可以整羽絨褥子啊。對,還有羽絨服,老保暖了。
南方這邊水洗發達,養了不少鴨子。
於是,言娘興致勃勃的叫來住建部門,管皮毛鞣製的工匠。
鴨毛從鴨子身上褪下來,肯定含油脂。
需要去油脂和氣味兒,過程應該和鞣製皮毛差不多。
等住建部門鞣製好的鴨毛送過來後,言娘讓針線部門把鴨毛帶走。
交代分兩部分。一種是細小的絨毛,一種是粗大的羽毛,把硬柄去掉,剩餘柔軟的毛毛。
兩種羽毛各製成一套貼身的羽絨馬甲和羽絨褲。
如果剩餘的羽毛足夠,再製成自己心心念念的羽絨床墊、羽絨被。
言娘把自己讓針線房製成的羽絨衣服和羽絨墊、羽絨被讓林老爺看。
“可惜現在熱了,用不上了。”言娘有些遺憾的說到。
“不過,等今年天氣冷了就能用上了。”就是冬天,肇慶這地方也冷不了幾天。
林如海掂量過言娘介紹的羽絨製品,確是輕便,比皮裘都輕。至於保暖程度如何,現在天氣暖和,實驗不出來。
“我讓人多做一些,送到京城,等今年冬天讓人試試。然後再說。”林老爺周到的安排。
言娘點頭,“外麵可以用防雨的布料。鴨子從水裡出來,鴨毛都不濕。說不定做成衣服還有這個特性呢。”
“嗯。如果真的防雨,又輕便,不用的時候還不占地方,那很適合南來北往的行商的人。”
林老爺雙手把一個展開的衣服往裡壓縮,最後能縮到很小。鬆開後,衣服除了表麵有皺褶,又恢複原來大小。
孩子們的精力是在是太旺盛,尤其是三個的情況下,幾個孩子在房間裡吵鬨,感覺要把房頂掀了。
一早,趁著天還沒那麼熱,言娘會帶孩子沒到花園裡轉一圈。
讓他們跑動一下,發散他們無處安放的精力。
到時候吃飯也有胃口。
說到吃飯,言娘都有些心累,阿鬆不愛吃飯,常常一嘴飯含在嘴裡,言娘都擔心那食物在他嘴裡,呆的時間長了,然後餿了。
而呦呦挑食。
言娘記得自己小時候不愛吃肉餡兒的餃子,每次吃肉餡餃子,都是媽媽吃餡兒,自己吃皮兒。
長大了,也不討厭肉餡兒餃子了。
那現在自己也不會強迫呦呦吃不喜歡的食物。
擔心會讓她有心理陰影,長大後更討厭不喜歡的食物。
順便打理一下自己種的蔬菜,也是個名頭,讓崽兒們知道蔬菜是地裡長出來的,享受豐收的喜悅。
就這兩分的地,還有個有經驗的老農指導,孩子們能長點兒經驗更好。
以後如果當官主政一方,不至於被糊弄。
康熙37年五月份,言娘收到林家管事兒報喜的信兒,說孫家兩兄弟考取了秀才。
雖然排名一個在中間,一個靠後。
那也是貨真價實的秀才。
言娘很高興。
“這要好好感謝老爺你啊,不是您的教導,您批注過的書籍,孫家怎麼會這麼快考取秀才呢。”言娘一聽到信兒,就給林老爺灌蜜水。然後又讓林老爺把他用過的一部分書籍讓人送回京城娘家。
林老爺來者不拒的收下了言娘的甜言蜜語,晚上還要言娘親身感謝自己。
言娘欲拒還迎之下,從了金大腿。
不久,孫家報喜的信兒也到了。
除了報喜,還有關於兩個弟弟的婚事問題,列出好幾戶有意向的人家。
弟弟們也該成親了。
言娘對此不懂。
連適齡丫鬟小廝們指婚,都是問過他們的意願後,如果有看對眼的家裡人也不反對,告訴林如海一聲再指婚。
如果沒有看對眼兒的人,願意聽家人話的,就讓他們自己選人選,然後告訴林如海一聲,不反對才指婚。
言娘直接拿著信件去問林老爺了。
有事兒,找林老爺準沒錯。
林老爺看過信件,根據信上的信息,中肯的給言娘分析了一下各家情況。
然後言娘就把林老爺的分析記錄到回信上發回去了。
具體選哪家,言娘相信大伯和孫爹的經驗,相信大伯母和孫母的眼光。
之前四個嫂子就很不錯。
端午節快到了,言娘吸取去年中秋節準備的太晚,以至於新式月餅來不及在店鋪裡銷售,以至於錯過一年的教訓,早早的就叫廚房開始研發新的粽子。
有去年製新式月餅的經驗,大家腦洞大開。
研製出來多種多樣的粽子種類。
言娘論功賞賜過廚師後,讓下人把方子抄好,就快馬發送給京城、揚州的鋪子,肇慶和廣州府的鋪子也送去了。
明天天是端午節,言娘帶著孩子們提前包粽子吃。因為明天要去看劃龍舟比賽呀。
言娘讓廚房把各種口味的粽子餡兒都準備一份,不過每份都分糯米和普通大米製成的。
除了黛玉,其餘孩子們太小,糯米不容易消化。
而且,黛玉雖然現在身體好多了,但也不易進食太多的糯米。
然後言娘帶著5個孩子開始包粽子。
主要是言娘和兩個大的孩子包,三個小家夥在玩耍添亂。
他們也許覺得這是個有趣的遊戲,能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玩耍。
小孩子都喜歡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耍,這是天性。
不過天倫之樂嘛,不過於此嘛。
言娘自己也沒包過粽子,怕到時候出糗。
於是提前讓人準備了,自己前世看到過的包粽子神器。
就是把這個時代計量米的工具——鬥,縮小到粽子大小,下麵的尖尖固定在一個平整的底座上,能讓小鬥子保持站立。
等開始包粽子的時候,言娘變魔術那樣,把自己的神器拿出來。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開始展示自己的神器使用方法。
先把三片粽子葉依次均勻的塞到神器的底部,然後放粽子餡兒,然後交叉裹好粽子,把粽子從神器裡取出來,繞好粽子葉。
取過繩子,包紮好粽子。
很快,粽子包好了。
言娘給自己點讚,第一次包粽子就包好了。
阿壽扒著言娘的胳膊也要包粽子神器。
黛玉矜持的在旁邊微笑。
三胞胎已經把自己包了一身餡兒了。
言娘當然給大家準備了神器。
讓丫鬟拿過來,一人一個。
“開工,這個端午節,你們爹爹可是等著吃你們包的粽子呢。”言娘拍手說到。
“好,我給爹爹包鮑魚粽子吃。”阿壽舉著小拳頭說道。
“我給爹爹包鮮花棕。”黛玉眨巴一下眼睛說到。
“我給你們爹爹包榴蓮粽子吧。”言娘微笑。
“這不好吧?”黛玉遲疑,爹爹可是不愛吃榴蓮的。
“嘿嘿。”
爹爹,粽子,三胞胎吱哇亂叫。
等大家包好粽子,言娘讓丫鬟們來收拾現場。
叮囑丫鬟們把掉地上的餡料丟池塘裡喂魚,彆浪費了。
該享受生活時候享受生活,但珍惜糧食是每個人都應該注意的。
黛玉在旁邊若有所思的聽著言娘的吩咐。
晚上林老爺回來,看到桌子上整整齊齊的粽子,覺得像曆年廚房的手筆,不像新手們的成果。
“聽說你們包粽子了。哪些是你們親手包的。來,讓我嘗嘗,是不是更美味兒。”林老爺隨意的說道。
“嗬嗬。”大家訕笑。
呃,尷尬,是今晚的康橋。
當時要煮粽子的時候,大家沒在意廚師們欲言又止的樣子,高興的讓廚師把粽子下到鍋裡,然後等粽子傳出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