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大了,時間比較充裕。
等出了林老爺之前的管轄範圍,一家人終於能放緩速度,好好遊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了。
當然,一路上,孩子們的功課也不能停。
阿壽已經學過一遍四書五經了。
三胞胎剛開始四書不久,雙胞胎才開始啟蒙。
言娘禁止大家在車上看書,傷眼睛。
於是一路上,在車上的時候,從三千百開始,三胞胎先背誦,再釋義,然後阿壽糾正錯誤,指出不足,闡釋自己的理解。
再之後黛玉發表自己的見解。
最最後就是探花郎林老爺登場,指出孩子們的不足,闡釋自己的見解。把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傳授給孩子們。
言娘開始有些好笑,這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嘛。
不過,很快反應過來,這種相互交流更能促進進步。
帶著雙胞胎在旁邊熏陶。
等超出三胞胎的學習範圍了,三胞胎也成為旁聽生。
大家一起圍觀三巨頭切磋。
等切磋完,姐弟倆分開,開始教導下麵的小家夥。
有事兒女服其勞。
林老爺和言娘開始喝茶賞景。
至於賞的是路上的景,還是兒女和樂的景,隻有賞景人知道了。
等快到達京城的時候,已經切磋過兩輪了。
林如海私下裡告訴言娘,阿壽已經達到考取秀才的知識儲備了。
“真噠?”言娘很興奮,有一種自己生了個天才的真實感。
“不過,孩子太小,需要壓一壓。過幾年再讓他參加科舉。”林老爺也很滿意兒子,不僅聰慧,還努力。
“老爺做主就好,我相信老爺。”
人家是科舉資優生,是大老板的心腹愛將,肯定不會坑兒子。
一路上走過來,福建的武夷山大紅袍母樹,江西的千古名篇滕王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廬山、煙波浩渺鄱陽湖。
到了瓷都景德鎮,還購買了不少精致貴重的瓷器,不少要添到黛玉將來的嫁妝裡。
安徽的黃山,故地重遊杭州西湖。
當年三胞胎出生後就派人去普陀山還願,現在還多了雙胞胎,感覺需要親自去一趟。
蘇州祭祖後,順京杭大運河北上。在濟寧下船後,驅車去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看泉。
然後登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東嶽泰山。
林如海給孩子們講各地的典故,品茶,下棋,帶著大的兩個孩子有感而發,寫詩。
品茶的時候,言娘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自己沒這高雅的興趣。
當初和黛玉一起被嬤嬤教茶經的時候,除了學了最常見的泡茶,後麵的言娘棄療了。
我的老天爺啊,姑奶奶品不出是井水、雨水還是露水,品不出明前茶雨後茶的那幾天的區彆。
什麼碧螺春、雀舌、雲霧茶,它們認識我,我可認不清它們。
儘管言娘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了,但擋不住閨女惦記自己。
坑娘的來了。
呦呦嘗不出來,苦惱的問:“娘嘗出來了嗎?”
言娘淡定自若的為自己挽尊:“為娘喜歡水果茶、花茶,不喜歡苦苦的茶水。”
彆以為我沒看見黛玉在用袖子掩麵偷笑!
“我也不喜歡苦苦的茶。”呦呦小姑娘還沒體會到茶的妙處。
言娘安慰閨女,“每人喜好不同,不必強求。還有,小孩子多喝茶不好,品不出來就不要品了。”
呦呦忙不適的放下茶杯。
親眼見過大江大河,壯麗河山,千裡沃野,煙波浩渺,兩個孩子的詩詞更有靈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浩瀚的景色開闊孩子們的胸襟,尤其是女孩子,不要被後宅禁錮了。
不要把以後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兒放在心上,什麼事情能有泰山高大,大海一望無際,大湖浩淼,大江滔滔。
隻要自己開懷,隻要自己思維開闊,一切都不是事兒。
不是有句話這麼說嘛,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給孩子們一個幸福的童年、青少年,讓他們能勇敢的麵對人世間的艱難險阻!
中秋節是在路上過的。
雖然比起在家裡的時候有些簡陋,大家都很高興。
這一旅程在幾個孩子以後的或遊記、或文章、或談話中都出現過,尤其是後來的裕親王福晉的遊記,記錄的尤其詳細。
好似讓人跟著他們一路上從廣州出發,遊山玩水,登山日出,泛舟江湖,看那團圓的月亮,賞那飛流直下的瀑布,置身那恍若仙境的雲海。
直到京城。
路上,言娘要求孩子們製作旅遊地圖。
把去過的地方,談論過的唐詩宋詞、名人軼事在地圖上標出來。
雙胞胎還小,過幾年說不定都不記得了。
等他們長大了,可以拿著地圖給他們講。
還可以保存下來,等以後給下一代講。
想想都很美好,大家都同意了。
10月初,到京城。
輜重比主人後出發,已經提前到達京城了。
停留幾天後,收拾好,已經出發前往奉天打前站了。
回京的路上,為了方便起見,兩位姑娘都是做男裝打扮。
呦呦還小,穿上男裝,和兩個哥哥在一起,很是自在,不熟悉的人根本認不出來。
黛玉嘛,整一個貧乳蘿莉,根本用不上裹胸,隻要眉毛畫粗,就是個雌雄莫辨的美少年。
這幾年的木瓜燉銀耳都吃到哪裡去了?
言娘很疑惑。
而言娘原本也想做男裝打扮,但她即使用了裹胸布,也不像男人,索性還是女裝吧。
反正她已經嫁過人是幾個孩子的娘了。
男裝帶帷帽就不合適了,於是人家父子六人都帶著鬥笠遮陽。
言娘帶著帷帽,雙胞胎也不要帶自己的軟帽子,要和爹爹哥哥們一樣的鬥笠。
在路上還不覺得,一到京城,就明顯覺察到孩子們都曬黑了。
要知道一白遮百醜,我滴乖乖,黛玉明年可是要參加選秀的,雖然選秀主要是看老子,但保不住要指婚的皇親貴族偷看秀女啊。
萬一將來大女婿也偷看了,嫌棄自己將來要娶個黑妞怎麼辦。
這還沒嫁過去就被嫌棄可不好。
這個冬天一定要捂白了。
言娘這樣想的,也這樣說出去了。
黛玉羞得一跺腳,跑了。
林如海:“他敢嫌棄老子閨女!”
平時儒雅的大叔竟然有一股子匪氣。
賈家新的當家人,賈璉,一直關注林家的行程,從林家輜重到京後,就一直派人到碼頭等著接人,休沐的時候還親自去。
孫家幾兄弟也輪流去等。
兩家人,在孫家回京的時候,就認識了。
當時賈璉感激林姑父,還幫了不少忙。
所以,近些年處的還行。
這一天,終於接到林家人,先上來給言娘請安。
因為大庭廣眾之下,不容細說,林老爺帶著三個大兒子在碼頭和他們寒暄了一會兒。
然後上馬的上馬,乘轎的乘轎,把林家一行人送回家,就告辭了。
林家這幾年雖然沒在京城,但京城關於他們的話題時不時被提起。
這真是哥不在江湖,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
京城的貴婦人都很好奇言娘,是個什麼樣的奇女子攏著林伯爺的心,能讓林伯爺能把這麼大的功勞給她,給她請封誥命。
怕不是個狐狸精吧。
大多數人不信牛痘的功勞是言娘的,很多時候,大家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兒。
不過這個狐狸精接連生了五兒一女,讓大家羨慕的同時,也忍不住猜測:生了這麼多孩子,應該也容貌損,身材臃腫走樣了吧。
至於老宅的兩個姨娘,從肇慶出發前,林如海已經告知言娘了,還說明原因了。
所以言娘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兩位姨娘的拜見。
到京後,入住林伯爵府,言娘首先讓管家去遞了進宮的牌子,很快就有人來通知進宮。
宮裡人引言娘去壽康宮拜見太後,言娘有些緊張。
以前看的電視劇裡,在封建社會,好像貴人們的一句話就能要人命。
不過,太後竟出乎意料的慈和,像平凡人家的老太太。
言娘用自己生疏的蒙語和老太太聊了幾句,是在不會說的,就直接上漢語了,反正老太後不缺翻譯的人。
因為太後的態度,後宮的妃子們也輕聲細語,沒有刁難。
雖然宮裡貴人們看著脾氣挺好的,但等言娘走出宮門,還是裡衣都濕透了。
等登上馬車,癱在榻上,趕緊回家,自己需要雙胞胎的親親才會暖和過來。
林老爺也遞了牌子,等待皇帝召見。
乾清宮。
林如海行禮被叫起後。
“愛卿風采依舊啊!”皇帝開口道。
歲月是把殺豬刀,林如海卻不見老。
“托皇帝鴻福!”林如海謙虛道。
這些年,自己可是家庭仕途雙豐收,而且每天被言娘以燕窩、銀耳、枸杞、石斛的養著,自己也重視養生。
寒暄過後,林如海開始彙報工作,時不時的皇帝還提問一下。
等一個多時辰後,林如海被留下一同進膳。
這可是皇帝的肯定,臣子的榮耀。
覲見皇帝後,林老爺已經定下來五天後出發奉天。
言娘收到了好多宴請,但林家馬上就全家跟著林如海去赴任。
和林如海上商量後,隻接了一份康親王府的帖子。
這份帖子是宗室近枝福晉們,把明年要參選的高官世家秀女聚在一起,熟悉打探一下情況。
其他的都致歉後說明原因。
首先,就是拜訪林老爺的兩個嶽母家。
林老爺帶著黛玉登賈府門,言娘帶著孩子們去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