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58年秋,雙胞胎今科秋闈榜上有名。
自去年十四皇子領兵出征後,朝政日趨緊張。
林如海和兒子們交談後,雙胞胎對外以學時不足為由,放棄明年的會試,兩人跟在老爹身邊當助手。
連康熙皇帝都詢問原因,林如海不動聲色的說,“兩個孩子文筆欠老練,擔心孩子掉到同進士,都說‘同進士,如夫人’。所以讓孩子在磨礪幾年。”
康熙帝難得的笑罵他:“也就你家有那個底氣看不上同進士!”
隨後,就是阿麟婚事。
雖然瓜爾佳氏現在的處境有些尷尬,但人家先祖是開國功臣,底氣在那裡的,小兒媳照樣嫁妝豐厚。
康熙58年冬,瓜爾佳氏嫁進林佳候府。
到此為止,林家這一代兒女們的婚事都忙完了,林老爺就等著抱他預想中的十多個孫子吧。
康熙59年春,阿麒媳婦兒冼氏生了,又一個孫子。
隨後不久,阿麟媳婦兒瓜爾佳氏懷孕。
雖然朝政繁忙,林老爺手頭棘手的事兒不少,人家在外麵表現不明顯,在家那是春風滿麵。
子孫繁茂啊!
言娘這幾年往娘家跑的勤,娘家四位老人年紀大了,身體都不大好。
他們年輕時逃難傷了底子,但近幾十年,子孫們孝順有出息,保養的好,也沒什麼煩心事兒,現在將近八十的年紀,也算難的的高壽了。
麵對死亡,他們很看的開,受過苦,也享福了,兒女們有出息,對得起祖宗了。
孫家已經和山西老家聯係上了,還派人回去過,購買了祖墳附近的田地添為祭田,等四位老人去世後,要落葉歸根的。
時間是殘忍的,帶走青春,帶走一個個親人。
短短幾年間,四位老人接連去世。
孫家為官的男丁們都要丁憂。
言娘身為出嫁女,也要守孝,不在外出應酬。
康熙末年,大清將士在皇十四子的帶領下,進軍西藏,驅逐準格爾。
戰爭中,酒精發揮巨大作用。
在過去幾十年,酒精雖然也廣泛運用到外傷、接生中,起到消毒滅菌作用。
但都沒有因為有酒精,使戰場上的傷亡率大大降低來的震撼。
戰場上的外傷,傷口感染可是很危險的。
很多明明看起來很好的,感染後化膿高燒,有的截肢致殘,甚至死亡。
沒死在奮勇殺敵的戰場上,
卻死在戰後的傷口感染,對將士們是一種侮辱!
近年來,有了顯微鏡,大夫們研究感染,發現是沒殺死的很小的治病生物,酒精可以大規模殺死它們。
於是,此次的軍醫們的醫藥箱,都配備了大量的酒精消毒。
於是,在晚了二十多年後,林家三子阿泰被賞賜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這對林家來說,是意外之喜。
接下來兩年,京城的形式日趨緊張。
言娘雖然因為有孝在身,不出門交際,但從林如海和兒子們的交談中知道,時局緊張,更加約束下人們。
康熙61年11月13日,京郊暢春園傳出消息,康熙皇帝駕崩,京城九門禁閉,全城戒嚴。
直到11月20日,皇四子胤禛即位,年號雍正。
在這期間,林如海一直沒回家,等到雍正帝繼位後,塵埃落定,林老爺才被放回家。
人是消瘦憔悴很多,不過國家政權能夠平穩過渡,是朝廷命官們的福氣,也是百姓之福,林老爺精神頭很不錯。
言娘心疼的招呼他更衣洗漱,趕緊用些好消化的膳食。
之後就是國喪,阿壽、敦恪帶著孩子們歸京奔喪。
言娘也不用忌諱身上帶孝,每日進宮舉哀,很是疲倦。
雍正登基,前朝後宮都有晉封。
先是被放出來的雍正鐵杆兄弟胤祥,被封怡親王。還有其他兄弟、公主等依例晉封。
雍正尊先皇遺願,下令出繼十六弟給莊親王,襲莊親王爵。
看來自己女婿是隱形的四爺黨,現在論功行賞了。
言娘偷偷和林如海嘀咕:“雖然是咱們姑爺占便宜。但不得不說先帝不地道。人家老莊親王雖然無子,但有親弟弟生的侄子啊。人家肯定更願意讓自己親侄子繼承爵位。不過,從這也看出來,孩子還是自己的親。皇帝也給自己兒子摟好處!”
林老爺輕輕拍她的手,適可而止,不要妄議皇家!
後宮德妃封聖母皇太後,新皇後宮烏拉那拉氏福晉晉封皇後,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側福晉齊氏晉齊妃,鈕祜祿氏晉封熹妃,耿氏晉封裕嬪等等。
雍正二年,林佳家獻上的水泥的製作方法才被重視。
之前因為諸皇子奪嫡,康熙帝心力交瘁,沒心思搞建設了。
水泥能用於修路、建房、修河堤等,用途廣泛。
現是在北京城郊修建了第一條水泥路。
修好後,雍正皇帝親自帶著文武百官視察。
然後,雍正皇帝有了個堪稱瘋狂的念頭:如果能修一條貫通大清南北的水泥路多好!
很便於中央掌控地方,便於政令傳達。
大清雖然疆域廣闊,但稅收還是要靠繁華的內地。
於是果決堅毅的雍正皇帝,不顧剛接手的國庫,空虛的的能跑馬,堅持要修這條路。
經過多放探討扯皮,後世功績能和京杭大運河比肩的,貫穿大清南北的水泥路開工了。
林老爺已經年齡大了,阿壽被調回京中,在工部任職,全權負責修路事宜。
阿壽結合言娘的提議,要注意排水,兩邊種樹花木綠化,還有驛站的設立。
這條在原有官道基礎上拓寬的水泥路,不算兩旁的馬車通道,能四輛汽車並行。
畢竟開的起汽車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馬車出行。
有了汽車後,行車規範也已經應運而生。
通行各省的路段歸各省負責修建、維護。
雖然自己任期內參加這麼重要水泥路的修建是個政績,但其中牽涉到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個小數目,所以開始時候各省官員態度很消極。
阿壽和林老爺商量後,給皇帝提議:誰您道路經過的省市,可以在合理範圍內設立收費站,過路稅除了一部分上交國庫,其餘的歸地方!
雍正皇帝經過考慮,同意了這個提議。
這消息一傳出去,水泥路經過各省地段的負責官員,態度馬上積極了。
於是各省水泥路規劃線上的百姓忙起來了。
阿壽采取林如海當年在廣州修路的經驗,建窯廠搞積分的方法,路麵壓實鋪平後,先鋪一層磚,然後再上水泥。
這樣,之後水泥路也修好了,沿路的老百姓也住上青磚房了。
困難路段,有專門的工程隊。
他們有炸藥,能逢山開路。有專門建橋的,能遇水架。
遇到黃河、長江這類的大河,黃河上船少,枯水期尚能架浮橋(好多船橫放,用鐵索固定,上麵鋪平成橋)。
到了水源充沛的季節,還有長江等大河,隻能靠輪渡了。
這是沒辦法的,這個時代技術水平達不到。
這讓很多建橋師傅很不甘心,下定決心,多多鑽研方法!
坐輪渡,就需要出錢嘍。
這些輪渡,由官府統一調配,又是一種收費手段!
跟著道路,隔個百十裡距離設立一個驛站,相當於後世的高速公路服務站。
能提供住宿、餐飲、車輛修理、燃料等功能。
關於驛站裡提供的燃料,阿壽建議煤炭收歸政府掌控。
就現在來說,還是煤炭最為方便,但讓不能否定木材更便宜。
據現在的發現,山西河南多煤礦。
有了汽車之後,這些都慢慢收歸政府所有。
阿壽聯合先後在山西、河南任職的田文鏡,設立政府的運輸隊伍。
給各個驛站提供煤炭,當地負責政府購買出售。
言娘一直很好奇阿鬆會給自己娶個什麼樣的兒媳婦兒。
會跳肚皮舞的印度大眼美女?還是馬六甲當地地頭蛇的小麥色皮膚女海盜?不會是□□吧?
阿壽是康熙57年初到達南洋,現在的菲侓賓群島。
到那兒後,因為有林家的先遣人手,阿鬆所帶領的李氏家族,很快就紮下腳跟。
至於為什麼姓氏為“李”?
各取父母姓氏的一半組合而成。
接下來兩年裡,李氏沒有自恃武力,對外肆意擴張,而是穩紮穩打。
招募當地貧困人家的子弟,給他們在自己勢力範圍內安家,教育訓練人手。
購買改造船隻,跟著當地人一起很西洋人做生意。
很快就融入當地人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