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曾外公的未了之事(2 / 2)

那天,陳茂良給曾外公送雞蛋,推開院子門,沒發現人。進到房裡,才發現曾外公已經離開人世了。幸虧發現早,陳正純的身子還是暖和的。

村長那裡早就給他備好了衣服鞋子,大家給他擦拭了身子,穿上壽衣,還請了人來“做齋”,停屍三日,才風風光光地送葬。整個村子的人都是孝子孝孫。陳猛聽到外公傳訊,也趕來跪拜、上香,並代替陳文乾給師公上了香。

陳猛說,墓地是曾外公早就備好了的,陳文乾跟著陳猛去祭拜,他觀察墓地的位置,發現墓地是在山頂上,麵向北方。他猜測,曾外公的未了之事、思念之人,應該在北邊。

曾外公去時,已經96歲高齡,他的葬禮按照習俗,是當喜事辦的。老人走了,不但陳文乾覺得少了什麼,其實,村裡大多數人都很不習慣。平時,雖然老人獨來獨往,但人們已習慣關心、照顧他。

春節時,從婆家回來的閨女,習慣性地在他家門口掛上年禮。陳文乾與陳猛去他的屋子裡坐了一下午,就發現有好幾位婦女在門外掛年禮。

後來,陳文乾在院子的枇杷樹下,發現在一堆鬆鬆的土,往下挖,挖出一個臉盤大的甕。裡麵有兩封信與十本薄薄的武術圖冊,其中一封信是寫給他們的。

“乾娃子、猛娃子:

見到這封信時,我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了。如果有緣,你們能看到這封信,那麼,這幾本陳家刀譜、棍法、心法,你們師兄弟就拿去吧。

陳家整套武術圖冊,除了你們手裡這套,還有一套,那就是你們師婆婆帶走的一套。

你們師婆婆是丹瓊市人,因為巧合,我救下了她。那個時候,她的記憶模糊,我們成親後,她才想起自己的身世。她說要離開陳家村,去找親人。

你們師婆婆走的時候,肚子裡已經有我的骨肉。她曾答應我,如果她生下的是男孩,將取名為陳茂盛,這套圖冊會轉交給他。如果生的是女娃,就等生下外孫再轉交圖冊給外孫。外孫一定要姓陳,就叫陳學勝。

乾娃子,猛娃子,如果能找到他們,一定要帶他們回陳家村祭拜祖宗。那我這輩子,就沒有遺憾了。

另外,如果陳家村有人想習武,又有習武天分,你們記得收兩個徒弟。我在陳家村呆了幾十年,卻難以找出一個有習武天分的弟子。幸虧陳茂良收了你們倆,才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

至於陳家武術的來由,我留下的一本小冊子上寫了有,你們可以好好看看,以後也好傳承下去。

如今的社會已經與以前不一樣,如果有需要,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徒弟。徒弟不一定要姓陳,以前,是我沒有想通。等我想通,已經遲了。

這裡還有一封信,麻煩你們交給我的子嗣。你們先收著,如果能遇到,就交給他們吧。”

陳文乾與陳猛讀完信,又拿起另一封信,麵麵相覷。

那封信的信封上寫著:陳茂盛(陳學勝)收。

陳文乾想過曾外公有未了之事,但萬萬沒想到還有這層隱情。他想,外公的未了之事在首都,曾外公的未了之事也在首都,看來,過幾年,非要走一趟首都丹瓊了。

信由陳文乾收著,看情形,陳文乾去首都的機率要大一些。小冊子兩人各拿了五本,約好學會手裡武功心法之後,再作交換。

兩人把這事告訴了陳茂良,並問他要不要學這些武功心法。

陳茂良手裡拿著這些小冊子,看了看,然後搖搖頭,道:“我的習武天賦有限,這把年紀了,也學不會。如果以後,我在陳家村能再收徒弟,到時候,我再找你們拿,或把徒弟交給你們教。”

兩人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好,就點頭應下了。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