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生見沈琅沉著一張臉打量著這個破舊的廚房,有些不好意思。他哪裡知道沈琅複雜的心情,隻是覺得讓貴人見笑了,搓著手向沈琅解釋。
沈琅點點頭,沒說話。他心裡想著,如果是他被人平白無故換到了這個窮鄉僻壤,過著缺衣少食的艱辛生活,他能過得下去嗎?他有本事像文芳那樣,做生意、建新房、讀大學,混得風生水起嗎?
沈琅實在沒有自信,因此,對曾國生一家子多了幾份欽佩。
廚房左邊就是菜園子,菜園子裡的菜被打理得很好,蔥綠一片,讓沈琅看得有些心動。要說農村不好,他能說出無數理由。但是,這生機勃勃的菜園子,他卻沒法嫌棄。
沈琅跟著曾國生進了菜園子,不遠處,也有幾位大嬸,有的在給菜澆水,有的在給菜拔草,有的在摘菜。見到曾國生,善意地打著招呼。
“阿生,來客人了啊!”
“是啊,福嫂,你家的黃瓜長得真好。”
“你也饞我家的黃瓜啦。我給你摘幾根吧,給客人當零嘴吃。”
“好啊,那謝謝福嫂了。有空去我家玩,阿娟昨天還念叨你呢。”
“好,阿娟經常在店裡,我都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在家。你讓她不去店裡的時候,過來找我吧。”
“她今天就在家,我等會去看店,讓她留家裡。”
有個年輕些的小媳婦也隔著籬笆跟曾國生說話:“阿生哥,我家阿明跟著文峰去了東湖,也不知道事情做得怎麼樣了。”
曾國生笑眯眯地道:“好著呢,昨天文峰還打電話回了,他說,大家夥都好,讓大家放心。如果有什麼事,你們就來我家打電話。”
那個年輕小媳婦感激地連連點頭:“嗯嗯,跟著文峰與文權,我們放心。幸虧有文峰他們領頭組建這個工程隊,不然,鎮上哪裡能找到這麼多活乾。我家阿明說,他努力一年,明年我們家就可以建新房子了。”
一位五十六歲的老太太也笑起來,臉上的皺紋笑得散開,像一朵花:“可不是嗎?都住上鋼筋水泥房,收的穀子也不用找彆的地方曬了。”
那位摘黃瓜的大嬸拿著三四根嫩綠色的黃瓜走過來,放在曾國生的菜籃子裡,笑著對曾國生道:“阿生,你福氣好啊,兒女都聽話懂事,學習好,還能賺錢。我看就是整個青山鎮也找不到像你家孩子那麼厲害的了。”
一位大嫂子哈哈笑著,話也遠遠地傳過來:“可不是嗎?我早看出文芳是個好姑娘。”
“文峰也不錯,我家阿明可崇拜他了。說他聰明能乾,與大老板談生意都不著慌。年紀輕輕的就領導著一幫大老爺們,阿明說,他們個個都聽文峰的話呢。”
“華嬸子家的文權也不錯,華嬸子也是苦儘甘來了。辛苦帶大幾個臭小子,就老大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後麵兩個都是聽話懂事的。”
“我說還是娶了我們家文婷這個懂事的,華嬸子才實現了帶孩子的願望。”
“可不是嗎?文婷也是個好孩子。”
……
沈琅好奇地看著這一切。菜園子裡的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話,卻沒有停下手裡的話,有人一會兒功夫就摘好了一籃子的菜,有人已經來回挑了幾擔水澆菜。就是曾大哥,籃子裡也已經經放滿了菜。
他看過不少描寫鄉鎮風景的書,但是,置身於其中時,才知道,如果說這樣的早晨美,那也是一種忙碌的美。
平時這個時辰,他還在睡夢中呢,可是,這裡的百姓已經忙完了不少事。洗衣服、打掃屋子、澆菜、除草、摘菜做飯,這一樣樣的,都隻是一天勞動的開始。
特彆是農忙時節,他們做好這些事情之後,還要去田裡乾活。一天天就這樣過著,皮膚變得粗糙、黝黑。沈琅想像著,他那位嬌生慣養的二姐沈琴,如果也像這些大嬸大嫂那樣乾活,又會是怎樣的一副情形呢?
沈琅瞅了一眼曾國生,這個時候,他才發現,曾大哥摘菜的手,粗糙黝黑中還有些乾裂。
沈琅不知道懷著怎麼樣的心情,吃完了王娟英給他盛的早餐。老宅走了一圈,他的心情沒有了之前的雀躍,變得更加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