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建醫院、建福利院、建學校,還建了文物保護基金會,每年拿出不少錢修繕故宮以及一些著名古跡。其中修繕曆史最悠久、藏書最多的丹瓊書院所費去的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為國為民如此,卻落得“叛國”的大帽子,王雅嫻的爺奶都在這場禍事中鬱鬱而終,父母也因此生了一場大病,早早去世。
如今,即使冤案已經平反,但王家的榮耀也已經不複存在,王家嫡係留在丹瓊國的,隻剩下嫁入沈家的王雅嫻,其他的兄弟姐妹,全都移民海外。並且,四十多年來,遙無音信。
戰蘭聽說,王家人對沈家有誤解,覺得當時從軍的沈家老爺子沒有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當時沈家老爺子被派往偏僻的南方工作,根本得不到京都這邊的消息。
王雅嫻抱著五歲的沈琴從南方回來,才知道這些消息,不,應該是還不知道內情。
因為沈家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後來,兄弟姐妹不再與她來往,她才知曉了一些內情,為自己在家族遇到難處之時,一直躲在偏僻農村,沒能為親人出一份力而內疚萬分。
“唉!”戰蘭心裡暗歎一聲,婆婆早早去世,何嘗不是因為有這個心結存在。
沈家不再從軍從政,可惜了她家兩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如今,多了三個農村來的兄弟姐妹,要分家產不說,還少不得要處處幫襯他們。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麻煩的是,京都很多大家族瞧不起農村人。沈家多了這些農村來的兄弟姐妹,不但彆人會看不起他們兄妹,他們兄妹多了這麼多來打秋風的親戚,肯定會辛苦很多。
戰蘭想得有些多,這也不由得她不想。除了之前沈家祖上留下來的財產,如今家裡好些產業都是她跟著娘家大嫂做生意掙下來的。
以前因為沈家隻有一位男孫,她一直沒有提分家。可是,如今這事,她卻不能不考慮了。
沈琅並不知道大嫂會想得這麼長遠,他把這段時間調查到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最後,他道:“爸、哥,這事要怎麼辦,你們也說一說。”
沈琿大手一揮,道:“有什麼好說的,把他們全接到京都不就行了。”
戰蘭臉色一變,瞪了一眼沈琿,低下頭不吭聲。
沈老爺子埋頭與一疊資料中,良久,才抬頭問:“那你妹妹怎麼辦?”
沈琿想得天真,道:“妹妹還是妹妹呀,終歸她已經出嫁了,這事與她關係不大。”
沈琅白了一眼哥哥,道:“怎麼可能關係不大?總要給個說法給人家。比如說,是當她親生女兒,又或是把她當養女、義女。還有,姐姐要不要回青山鎮認親之類的,都要考慮周全。”
戰蘭忍不住問:“全接到京都來,如果那家的父母也粘上來呢,又怎麼辦?”
沈琿哼了一聲,道:“他們還有臉來京都嗎?我們不把那位老太太抓去坐牢,就夠仁義了,他們哪裡還敢跟著來這裡?”
戰蘭搖頭:“你們把農村人看得太簡單了,他們有臉做出這事來,就有臉說他們養了老二這麼多年,肯定會訛詐一筆錢。”
沈琅問:“那大嫂的意思是?”
戰蘭道:“我覺得認回可以,但沒必要全部接到京都。我們給些補償,讓他們在南方過上好一些的生活,以後,當親戚來往不就行了。”
沈琅苦笑,原本就是沈家對不住二哥,如今還嫌棄人家,把人家當親戚?如果文芳知道,會不屑於認沈家這門親戚吧?
沈琿瞪了一眼戰蘭,生氣地道:“什麼當親戚來往,那是我們的親兄弟,怎麼能隻當親戚來往?”
戰蘭道:“我也沒說他不是你親兄弟呀,再說,人家在南方長大,肯不肯來這裡還是問題呢,你不能總一廂情願硬要人家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