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說服父母(2 / 2)

曾文芳清了清嗓子,道:“爸、媽,我的意思是,你與我媽都到市裡來生活,我們不種田,也不開店了,可以嗎?”

“為什麼?”

曾國生與王娟英異口同聲地問。

說起來,曾國生最舍不得田,他從七八歲開始,就幫忙種田,對田地的感情很深。

而王娟英更舍不得批發部,她覺得自家的好日子都是從開這家批發部開始的。這些年,她除了撫養兒女,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這上麵。

曾文芳輕歎一聲,道:“爸、媽,你們不想京都的爺爺擔心吧?如果他知道你們這般辛苦,肯定會傷心難過,還會愧疚。可是,我們都知道,這事不能怪爺爺,因為他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沒辦法,她總不能說怕京都的親友嫌棄他們吧?估計隻有打沈老爺子這張親情牌,才能說服父母放棄家裡的田地與批發部了。

曾國生道:“是啊,不能怪他們,要怪就怪你奶奶。”

王娟英說:“我們誰都不怪,我們一家子能在一起,本來就是緣分。”

“那也不能讓爺爺傷心吧?沈家書香世家,祖上曾出過舉人。沈大伯是科學家,沈小叔是京都醫院的內科專家,沈大伯的兩個孩子,一個大學畢業後還出國留學,一個從京都大學畢業。

爸、媽,就是我與弟妹,在這般艱苦的條件下,還能靠著讀書出身,也是因為家族遺傳。如果爺爺知道爸……”

曾國生想起自己才堪堪讀完小學,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兩個哥哥從小不喜歡讀書,勉強讀到小學就輟學了。

可是,他那個時候,又要乾家務活、農活,但是,讀書成績仍然名列前茅。他以高分考上了青山中學,父母卻說,兩位哥哥沒能讀初中,他們不能厚此薄彼,讓他也輟學了。

後來,最小的妹妹成績一般,父母還是讓她上了初中。

如此才是厚此薄比吧?曾國生從來沒有跟孩子們說過這事,那個時候,他也覺得遺憾,可是,父母不給讀書,他也沒有辦法。

後來,父母又讓大女兒輟學,女兒卻不似他那麼懦弱,堅決要讀書。也正是因為敢於反抗,才有了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

曾國生覺得女兒比起自己要勇敢多了,而也是女兒帶著他們發家致富,如今,還是聽女兒的吧!

想到這裡,曾國生道:“好,芳兒,我與你媽都聽你的。你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曾文芳高興地道:“好,爸,我就等你們這句話。”

然後她又道:“爸,媽,我是這樣想的。我們把批發部轉讓給彆人,田地也交由大伯娘與二伯娘耕種,不用她們給地租,隻需要她們交公糧就行了。

然後,你們跟我去市區生活,平時幫忙做做飯,我晚上教你們學講京都那邊的官話,還有,你們還要去學開車,爭取都考到駕駛證。”

王娟英滿臉驚訝:“你是說,我也要去學開車?”

“對,媽也要學開車。其實,學開小轎車比起學自行車要容易多了。”

“啊,不會吧?小轎車比自行車要大多了,我可不敢開。”

“媽,你相信我,記得我教你學騎自行車時,你因為方便去店裡看我爸,不是很快就學會了嗎?如今,你也要想著,不能讓我爸沒麵子。

俗話說‘夫唱婦隨’嘛,如果去了京都,以後,我和弟妹生了孩子,要你們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呢,如果你不會,不是就會被嫌棄了嗎?”

“你這孩子,你們姐弟不嫌棄我不就行了?”

曾文峰插話道:“媽,我們永遠不會嫌棄你。但是,如果我們有條件做得更好,為什麼不去做呢?”

“好!那媽就聽你們的,也去學開車!”

王娟英一拍桌子,豪氣地站起來。

在王娟英的眼裡,丈夫、兒女就是她的全部。如果隻是為了她自己,她肯定下不了這個決心。可是,為了丈夫、兒女,她什麼最肯舍棄。

曾文芳姐弟當然知道母親的性子,所以才用了這個法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