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柳鎮陳家(2 / 2)

小叔說他自己,最幸運的莫過於抓住了媽媽給他提供的機會。小叔辭職的時候,家裡人都反對。那段時間,奶奶甚至見到媽媽就罵,說她自私,自己夫妻吃上了國家糧,就不顧小叔子的死活。

可是,我媽硬是不鬆口,仍然把自己的積蓄,甚至跟外公外婆借了不少錢,拿給了小叔。有時,我都在想,也不知道媽媽是運氣好,還是眼光好,她怎麼就這麼相信小叔能有出息呢。”

“媽媽很好,小叔也很好。”

曾文芳第一次聽到陳文乾說起這些家事,心下感慨。如汪依桐這樣的嫂子,算是少見;如陳誌光這般知恩圖報的小叔子,也很難得。

“嗯,所以,我希望媽媽也能發現你的好,得她真心對待的人,會很幸福。那個時候,就是因為媽媽覺得老家那邊,爺爺奶奶心地不夠良善。大伯與三叔人不壞,但性子軟,又是非不分,一味隻聽爺爺奶奶的話。

隻有小叔是正直良善的人,她覺得家裡值得她扶持的親人也就隻有小叔了。所以,才下了狠心,一心希望小叔有出息。

媽媽嫁到陳家,受了很多苦,除了上班,她經常幫鎮上的孕婦接生,但是,賺的錢,全都為了家裡建房子,給大伯、三叔娶媳婦,給小叔讀書、做生意。

媽媽脾氣有些不好,但是卻是一個好媳婦、好媽媽。文芳,我佩服小叔,但是,我卻更敬重媽媽。以後,我們一起孝順媽媽,好嗎?”

曾文芳眼眶有些發紅,她忍下心裡的酸澀,揚起笑臉道:“嗯,我一定會孝順媽媽的,你放心吧。媽媽很好,小叔也很好。”

“嗯,媽媽性子要強,爸爸相對來說更溫和一些。但溫和的人往往是老好人,一邊是父母兄弟,一邊是妻子兒女。他老是左右為難,沒有小叔那麼霸氣側漏。”

曾文芳笑道:“有時候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爸爸有時候也很為難。”

兩人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柳鎮家裡。

陳家的房子位於柳鎮街尾,背後是山,前麵是柳河,左邊是柳鎮街,右邊是公路,車站,交通生活都非常便利。

從公路那邊,一眼就能看到一列三棟的小洋樓,樓頂用了這個時代時興的琉璃瓦,牆身貼著米白色的瓷磚,頗為氣派。

陳文乾把車開進院子裡停好,兩人下了車。曾文芳打量著這邊的房子,發現這三棟樓是獨立成棟的,卻又共用一個大院子,有一個可通車的大門,另一邊,還有一個側門。

院子很大,種有荔枝、枇杷等果樹,還有幾株山茶花。院子中間,擺著三張八仙桌,估計是等會兒要在院子裡吃飯。

曾文芳也才看了一會,就見到一位長得矮小精瘦老太太迎了上來。

陳文乾對曾文芳道:“那是奶奶,小叔的個子不高,比較像奶奶。”

曾文芳自然知道,陳誌光目測不超過1.67米,個子算是他的硬傷,且長相清秀柔和,與陳文乾父子的高大精壯完全不是同一種風格。

她迎上去打招呼:“奶奶好!”

老太太抿著唇打量了她一會,“嗯”了一聲,又回頭看向陳文乾:“阿乾回來了?聽說你前幾個月回過一趟,怎麼都不回來看看爺爺奶奶?”

曾文芳無語,這話一出,就知道這老太太的為人。孫子孫媳剛回來,不是先迎回家,反而先找碴,怪不得陳文乾對爺爺奶奶不像對外公外婆那樣親熱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