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芳沒有注意到,在她出電梯門的時候,這個男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這是《經濟參考報》的社長,這棟大樓裡的鑽石王老王——肖庸。
說起肖庸,這棟大樓裡,不管已婚還是未婚的女子,無不兩眼閃光。首先,當然是他長得高大俊美、英俊瀟灑,以及他31歲未婚的身份。其次,是他的學曆之高,也讓人仰望。他畢業於京都大學,修的是金
融與政治經濟學,後出國繼續進修,在Y國取得博士學曆後才回國任職。
第三,當然是他的能力,回來後,他從記者做起,然後是經濟參考報的副編輯,再然後是總編輯,從工作到現在,也不過四年時間,他已經是《經濟參考報》的社長。能力如何,毋庸置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名字偏偏叫做“庸”,有人歎息,幸虧,他姓“肖”,不姓“吳”,不然,不就叫“吳(無)庸”了嗎?
所以,很多人猜測他的家世,有人說他是普通百姓的孩子,要不,怎麼可能會叫“庸”?這個字,無論跟哪個字搭配,好像都不是個好詞:附庸、中庸、庸碌、庸才、庸醫…
有人說他是高官之後,能出國留學的學生,怎麼可能沒有一定的家庭背景與經濟?
也有人說他是富商之子,他開的車、他穿的衣著、他出手之大方,這些,無比彰顯著他的身價。
即使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卻都是猜測,肖庸的身世在這棟樓裡,與他為什麼還沒有結婚一樣,成了一
個迷。
遇到他而不多打量幾眼的女孩,十六歲之後,肖庸還沒有發現過。沒想到,在他31歲的時候,還是他高居社長之位後,卻見到了一個。
肖庸在一樓等電梯的時候,已經注意到了這位矮個子女孩。
穿著打扮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不像其他女職員那樣端莊中帶有一種死板的感覺,而是得體大方,又大氣灑脫的那種,看著很舒服。
然後,肖庸又悄悄地觀察了一會,發現這位女孩有一張漂亮的鵝蛋臉,五官精致,眼睛像會說話一樣,水汪汪的,總之長得水靈靈的,很惹人喜歡。
不過,他目測這個女孩穿著高跟鞋也不到1.65米,站在自己身邊,比他不止矮了一個頭。與其他女職員相比,也矮了不少。
在電梯門外等電梯的時候,其他人都跟他打了招呼,但是,那個女孩子隻朝所有人笑了笑,就從容地站在那裡。
進了電梯之後,這個女孩就盯著電梯壁看,然後還
下意識地踮起腳後跟,似乎是嫌棄自己太矮了些。可是,後來,又仿佛意識到這個動作有些不妥,急忙站直了,吐了吐舌頭,低下頭偷笑。
這個女孩倒是可愛,並且,見到他也沒有多瞅幾眼,似乎並不驚訝他的年輕與外貌。不過也是,那個女孩好像比他年輕多了。這麼年輕能進通訊社的,估計也是各個部門的後勤人員,或者是新來的打字員。
通訊社各部門的精英,大多是從彆的報社或政府部門調來的。很少直接招聘大學畢業生,而這個女孩分明是剛從大學畢業的。隻是,如果大學畢業就分配到這裡來,那在這裡也應該工作大半年了。
他凝神思考了半晌,肯定了他這是第一次見到那個女孩。肯定過後,他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對那個女孩過於關注了些。他見過的漂亮女孩何其多,今天怎麼這麼無聊,會去關注一個剛畢業的黃毛丫頭。
肖庸不由自嘲地笑了笑,邁著大步進了社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