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難道不可以嗎?”
肖庸撫額,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可是,他是奇怪:
“你與沈家不是去年年前才認親嗎?據我所說,在京都最早的一家‘菁華女裝專賣店’在很多年前已經開了。後來,在京都又多開了幾家,有男裝、童裝,並且加入了鞋子、包包之類的搭配元素。”
曾文芳也驚訝,這個男人竟然知道“菁華”?難道也是菁華服飾的愛好者?可是,看他身上穿的衣服,並不是菁華牌子的。
當然,知道她與沈家人的關係,應該並不奇怪,去年,沈家認親之事在京都鬨得沸沸揚揚,做新聞的人想不知道都難。可是,她們那幾家店也沒那麼起眼吧?怎麼也入了《經濟參考報》社長的眼?
肖庸看出了她眼裡的驚訝,道:“我是因為要關注彆的事情,所以才順帶關注了沈美琪開的這幾家專賣店。”
彆的事情?曾文芳更加疑惑了:難道這個肖社以前喜歡美琪?
受到了曾文芳疑惑的打量,肖庸知道曾文芳想歪了,急忙搖頭道:“唉呀,你彆想歪了,其他事情稍後再說。你先說說這幾家專賣店是怎麼回事。”
曾文芳忍住心裡的疑惑,隻好挑了大一暑假那年,她與妹妹來京都旅遊,與沈美琪一見如故,所以才與美琪合作開了家服裝店的事情,
“原來如此!”肖庸對她在南方開創的“菁華服飾”有了興趣,上下打量她,才有些釋然:他第一次見到曾文芳,就印象極深,原來不隻是因為曾文芳的神情動作,應該還與她的穿著品味有關。
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深入,國外的服裝流行元素進入國內,袒胸露背不再被非難,而是成為了時尚。許多女孩為了展示自身魅力、展示身體曲線,不惜露出迷人乳溝,打扮得妖嬈性感,儘最大可能地顯示出媚態與性感。
這樣的裝扮,在肖庸看來,隻能用他的名字來闡釋,那就是“庸俗、低俗”,他覺得這些女孩是在東施效顰,給人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強烈感覺。
而職業女性為了顯示自身的學識與工作特性,不屑於這樣穿著打扮,乾脆反其道而行之,經常穿著筆挺的套裝,她們以為這些硬線條的服飾,能代表成熟的氣質、高雅的風度。
嚴格說起來,這些衣服款式簡潔,確實很合適職業女性的身份。但是,在國外生活多年的肖庸眼裡,總有一種色厲內荏的感覺,覺得這些女子是用直線條的職業裝,來武裝自己的自信與乾練,少了女人味,少了女子特有的溫情個性。
或者,這也是這麼多年,他沒有結婚的原因之一,找不到合眼緣的。
但是,曾文芳給他的感覺卻與這兩類女性都不一樣。她裡麵穿著一件高領的玫紅色毛線衣,下穿一條黑色A字齊膝裙,肉色保暖絲襪,一雙與上衣顏色相同的小巧、款式新穎的中跟靴子。
單看這一套,給人一種女性的嫵媚與俏皮。但是,她外麵還加了一件與裙子同色,款式簡潔的長款黑色大衣。無形中,又給人一種大方、乾練的大氣之感。
她身上衣服所有的布料質地都透出一種柔和的質感,襯得整個人活潑又俏皮。肖庸覺得,這是嫵媚與大方的結合體,有一種柔和與乾練相結合的女性魅力。
肖庸打量了半晌,才盯著她問:“你身上穿的衣服、包包、首飾都來自‘菁華服飾’?”
曾文芳反觀自己的穿著打扮,很普通啊?她疑惑地道:“不然呢?難道我自己做服飾,還要到彆人那裡買衣服?不過,這塊表不是我店裡的。”
肖庸盯著曾文芳的手表看了一眼,他認出是一塊R國著名品牌手表,價值絕對不會低於兩萬。不過,他轉念一想:開著這麼大的一家名牌服飾公司,買一塊名牌手表也不算什麼。
其實,他並不知道,麵前的這位姑娘,隻是因為自家做服飾,才穿著這個叫“菁華”的品牌。如果,“菁華”能算得上全國著名品牌的話。
她哪裡會是追求名牌效應的時尚女郎?要知道,直到去年為止,這姑娘都舍不得買一部掌中寶手機,更彆說買什麼名牌手表了。
這塊表,是陳文乾送她的情侶手表,至於要多少錢,是什麼品牌的,她一點兒也不知道。
她把能動用的錢都用來買房、買地、投資。把錢花在奢侈品上多不劃算啊?有這些錢,還不如買套房、買塊地呢?要知道,她記得陽光縣城的新街往哪邊發展,那個如今還算偏僻的地方,以後會成為發展好的
商業街。
而如今,那些地不到50元一平方,兩萬元,都可以買500平方的地皮了。若乾年後,這500平方的地皮,可以建成一棟大樓,一至三樓做商鋪,上麵可以做成住宅賣給彆人,也可以做成公寓形式的房子,賣或租給彆人。
唉,想想就覺得得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