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鎮開店時,大事都是王娟英在抓,他隻是乾
一些力氣活。雖說在東湖培訓了幾個月,可是,讓他如王娟英那樣脫胎換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曾文芳就是知道這一點,才讓陳文乾安排父親去工地做監理。曾國生性格本就一根筋,學習一樣東西,他就會堅持學下去,可是,讓他多學幾樣,就有些難了。特彆是管理學,那得八麵玲瓏,這東西,曾國生是學不來的。
曾文芳一向懂得因材施教,更懂得用人之術。
因此,她耐心地對爺爺道:“爺爺,不是我不肯培養我爸。我爸跟大伯、小叔一樣,都是學一門專一門的人。我爸小時候想當科學家,如果他從小在您身邊,那麼,我相信他會像大伯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如果他想學醫,那麼,我相信,他也會如小叔一樣,成為一代名醫。
可是,爸爸沒能在您身邊長大,他從小受曾家老太太的歧視,受到的教育就是:大哥二哥比你大,你得讓著大哥二哥;因為大哥二哥幫忙,你才能娶上媳婦,你要對大哥二哥好;大哥二哥還沒有新房子呢,你
怎麼能建新房子?你怎麼那麼不孝順?你知道你是怎麼長到這麼大的嗎?你也好意思…
爺爺,如果不是我與我媽硬氣,堅持原則,那麼,您老以為會有青山鎮那棟小洋樓?您老以為我們姐弟三人能讀中學讀大學?
我讀初中還沒有畢業,曾家老爺子就答應了葉家的婚約,他讓我輟學嫁人。如果不是我堅持,16歲那年,我就已經嫁人了。爺爺,您想,葉家以幫助曾家所有男孫農轉非,並安排他們工作為誘惑,隻是讓我這麼一個孫女嫁過去,這麼大的誘惑,我爸又怎麼擰得過曾家二老與他大哥二哥?
我媽與我爸不一樣,我媽是那種隻要一覺醒,就有了自己主意的人。這麼多年來,就是有了我媽的配合,我們家才有現在的光景。我媽的可塑性比起我爸要強得多,之所以培養我媽,也是因為美容這一塊,非常適合她這個年紀的婦女做。
而我爸,我實在找不到哪個更體麵的工作,讓我爸能從中找到自信,讓我爸過得更自在。如果爺爺有更
好的想法,不妨拿出來一起探討。孫女一定儘最大的能力配合爺爺,讓我爸也成為一名精英。”
沈偉明聽了孫女這番長篇大論,即使知道孫女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也不由黯然神傷。是啊,讓兒子學什麼才能在短短的一兩年裡,徹底改變他的形象,重塑他的自信呢?
曾文芳見爺爺為難,心裡歎息:望兒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親共同的心願。即使這個兒子已經子孫滿堂,在爺爺這個老父親的眼裡,仍是需要護持的孩子。
“爺爺,不如這樣,等雲峰山莊建好了,讓我爸去那邊任部門經理。先把我爸派到南方那邊誌光小叔的農莊裡工作一段時間,學習培訓之後,再回來這邊任職?”
沈偉明有些舍不得兒子離他那麼遠,沉吟半晌,還是下不了決心。這些日子,他已經習慣有二兒子的陪伴。大兒子與小兒子都忙,以前還有沈琴經常來陪伴他,如今,他與沈琴隻是相約每個月一次在外麵吃個
飯。
他會把二兒子與沈琴比較,二兒子來京都一年多,從來沒有向他要過東西。有時,他主動給錢、給物,二兒子都不肯受,說家裡有,讓他自己留著。
而沈琴,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都隻會裝窮叫苦,都隻會從他手裡哄財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沈偉明把沈琴與二兒子作對比,認識到了一個道理:不是自家的種,始終不像自家人。
他對沈琴慢慢地淡了,有時,相約的時間到了,他也會忘記。還要沈琴打電話來提醒,才會記起。而沈琴再讓他拿錢拿物,他也學會拒絕了。
因此,他有些舍不得每到周五,就來陪伴他的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