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1 / 2)

正月十八,日用品加工廠的工人正式返工了。事實上他們自己也呆不住了,在家裡就能收到沈黎派人來送到他們手裡的銅錢,還有工廠發的過年禮物,這太讓人心虛了。

甚至有的人家的長輩還追問是不是工廠賠了,沈黎開不下去了,鬨得有人找了沈黎問清楚情況才放下心來。沈黎的大方一直有目共睹,但是瞅著白得的錢,他們對沈黎開的日用品加工廠有了新的認識。這個加工廠出來的人的含金量更上一層樓了,家裡如果能有個在沈黎開的廠子裡工作的人,簡直是能吹好幾年的高興事。

這一日下午,沈黎製定了一張時間表,上麵有上數學課的時間安排,男女分成兩個批次。老師有他和客棧裡的老賬房,這樣的話,女子也可以來聽,不用有什麼風言風語。沈黎的鼓勵態度讓廠裡的女工躍躍欲試,誰說女子不如男?自從她們能賺錢了,許多姑娘都打算招贅了,外縣的一些窮苦人家的小子,沒有彩禮錢,也沒有置房的錢,娶不到媳婦,就來清河縣碰碰運氣,看看多送幾次貨,能不能靠著顏值被廠裡的姑娘看中,然後招他們做夫婿,他們也能把戶籍轉到清河縣來,住在女方的房子裡。

清河縣對這個現象非常寬容,可能是因為原本在這個時代,對男婚女嫁就沒有特彆嚴格的要求或者講究吧,總體來說,民風非常開放。像沈黎這樣謹慎地隔開男女,有些廠裡後生的長輩甚至還覺得沈黎過於細致,將流程整麻煩了。沈黎笑笑,真不是他封建,隻是一旦風向變了,遭殃的就是女工們了,他得對女工們負責任。

女工們對沈黎的安排沒有什麼不滿的地方,她們可不願意和那些臭男人呆在一個大房間聽課呢,而且這麼多人聽課,也擠的慌。

一開始有兩百多人聽課,後來學了一堂課之後,隻剩下一百個人了。沈黎沒有感覺到意外,古人不適應阿拉伯數字相當正常,他也不會去強迫這些人學。

沈黎在一個空倉庫內置辦了許多桌椅板凳,跟現代的課桌差不多,沈黎自製了一個黑板和粉筆,雖然不怎麼好用,用來教板書不用特彆多的小學數學也夠實用了。

這一日下午,正好輪到女工們學數學,有兩個結伴而行的姑娘嬉笑著從田埂上走過,身上還挎著和沈黎同款布書包。書包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裝了什麼。

沈黎一看就知道那裡裝了什麼,他無奈道:“兩位姐姐,就不必給我帶那麼多吃的了,我不是教書先生,不用給我束脩!”

這兩個姑娘是家裡的嬌養的女兒,當初不顧家裡反對,非要來這裡做工,因為做出來的香皂味道新穎,樣式又好看,被沈黎提拔成組長,每天上半天工,另外半天研究新式香皂就好了,跟以前是一樣的工錢,而且每月還有新式香皂賺來的利錢的分成。還沒談婚論嫁,現在就自己買了鎮子上的一套宅院。她們家裡人自豪的同時,還對沈黎感恩戴德的,每七日都叫姑娘帶家裡的新鮮吃食給沈黎,表達感謝。沈黎決定教她們學數學之後,這種送禮物的頻率越發高了,還美名其曰“束脩”。

沈黎看著固執的姐姐們,隻好收下布包著的香甜的糕點。

因為送禮物,她們來教室上課的時間有些遲了。輕手輕腳地坐在窗戶邊的兩張課桌那裡,不幸卻被嚴格的老賬房發現了,立馬喊住她們,叫這兩個遲到的姑娘上黑板將黑板上的兩道兩位數加減法算數題寫完。

好在她們還算聰明,豎式工整地寫在黑板上,得出了正確答案之後,歡快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老賬房吹胡子瞪眼,卻拿這兩個聰明學生無可奈何。沈黎定下的江湖規矩,學生答對了題目可以不用被罰站。

沈黎笑眯眯地看著這些女工上課,有些女工年紀已經大了,卻還願意學這些新東西,真的很不容易。她們早年受過苦難,如今因為沈黎脫離困窘的境地,對沈黎的想法可以說得上非常擁護了,先前是怕沈黎心血來潮想當先生,過過教書的癮。可是真正學了之後,她們中大多數人都覺得從前堵住的腦子現在靈清了不少,這真是新奇的體驗。她們做完肥皂,也不用一個個數了,直接一個箱子裝一樣數量的肥皂或者香皂,然後挨個加起來就行。

有個女工,更是在學完兩位數加減法之後哭出了聲,“我說怎麼嫁妝少了這麼多,我跟那畜牲和離之後,他故意用算盤蒙我,隨便算了個假數字給我,我還以為是我自己記錯了!”

她學完之後帶著嫁妝單子,和離契書,叫狀師幫她狀告前夫,最後居然還拿回了少了的嫁妝。

女工們一看,學數學還有這等好處?當初不願意學的姑娘們又重新回到課堂,雖然基礎沒有打好,問問那些厲害的姑娘媳婦,還是可以趕上來的。

沈黎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這樣的實用主義,確實有些辜負了鑽研數學的美妙過程,但是在古代想學到這些,是不可能的。隻能粗暴給出結論,然後讓大家運用到生活去。

沈黎覺得自己可能是種下了一顆不知道是好是壞的種子,可是沈黎並不後悔,畢竟數學對以後科學的發展起到奠基的作用。現在埋下這門科學的種子,將來興許可以收獲一棵大樹。

這種新奇事物的傳播總是迅速的,當一個工人回家炫耀起了自己學到的東西,還能運用得如此嫻熟,大家都會對此感興趣。那些沒有學數學的工人,年紀小些的直接挨了家裡長輩的毒打,“你居然不學?人家沈郎君把這麼好的本事教給你,吃飯都喂到你嘴邊了你都不吃,你是個傻子才不學!”打得嗷嗷叫,第二天他們就愁眉苦臉地告訴沈黎,他們熱愛數學,想回到課堂學習。

沈黎也頭疼了,因為許多人聽說學會沈郎君的本事之後,連算盤都不用就可以算賬了,也想來聽課,於是沈黎閒著的時候,就會到客棧門口,給那些向往神奇的數學的人上課。

於是往來的商人看到沈黎在客棧門口,往古怪的黑色木板上寫著奇奇怪怪的符號,要不是認識沈黎,還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呢!沈黎有時候也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總覺得是一群漢服的愛好者圍著自己學數學。

有些商人,對算數異常感興趣,沈黎就多教了些,把乘法口訣表寫在黑板上,然後簡單解釋幾句。商人常年和數據打交道,一點就通了,紛紛對這口訣讚不絕口,甚至坐在馬車上返程還在默背這樣的口訣。經過他們的口口相傳,這套運算方式已經被許多人所接受了,就連皇帝都有所耳聞。

宣帝在一日早朝,將這個算法讓人展示出來,所有大臣都沉默了。這麼好用的算法,居然出自孩童之手,實在讓人羨慕又嫉妒。沈黎如今還小,等他長大了,又能有何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