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完善的薪資保障,又能學一本手藝。
並且,這門手藝未來的前景還非常不錯。
手工部眾人再無後顧之憂。
部門成立誓師大會結束後羅竸寧當場開課。
手工部眾人全都投入到了捏泥像的行列當中。
“不管學什麼,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千人千麵,人物肖像是捏泥人這門手藝最高端的技藝。”
“至少要等到一個月之後,等你們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我才會開始教你們捏人像。”
“首先,咱們先從最簡單的小動物捏起。”
羅竸寧開啟【師者光環】後,化身羅師傅開始教首批徒弟們捏小動物。
一塊兒橡皮泥在羅竸寧手中不斷變幻著形狀。
也就十幾秒鐘的功夫,一塊兒不規則形狀的橡皮泥變成了一隻造型可愛的小兔子。
捏比較逼真的人像需要耗費一點時間,捏小動物對有著“係統級”捏泥人手藝的羅竸寧來說簡直就像喝水一樣簡單。
三兩下就能捏出一個惟妙惟肖的小動物。
在【師者光環】的加持下,手工部一幫員工的領悟能力+100%,學起來也是事半功倍。
“我天!我活了四十多年,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捏泥人的天賦!”
“這小兔子真是我捏的嗎?我太牛了!”
“這手工活兒,好像也沒想象中那麼難啊……”
手工部一幫員工看著自己捏出來的作品,頓時信心大增。
雖然他們捏一個小兔子要耗費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
捏出來的造型也比羅竸寧捏出來的範本差了許多。
但好歹也能看出來是一隻兔子,對於眾人來說,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知不覺就到了下班的時間。
羅竸寧收起橡皮泥,宣布道:“今天先到這裡吧,大夥兒準備下班兒吧。”
“這麼快該下班兒了啊……”
“時間過得還快啊,感覺還沒捏一會兒呢,就該下班了嗎?”
“……”
手工部一幫員工沉浸在捏泥人的過程當中,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
羅竸寧繼續道:“另外,給大夥兒留個作業,明天每人教我一個小老虎。
我會從中選出捏的最好的三個學員,我個人出資獎勵每人100塊錢。”
“羅總萬歲!”
“100塊錢是我的了!”
“捏老虎我可是專業的!”
一幫員工聽到有現金獎勵,頓時激動的嗷嗷叫。
“準備準備下班吧!大夥兒明天見。”
羅竸寧微笑告辭一句,起身朝著門口走去。
“羅總再見!”
“羅總明天見!”
手工部員工在李雪波的帶領下紛紛起身送彆羅竸寧。
羅竸寧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已經下午5點40。
教了一下午手工課,雖然累了點兒,但感覺很充實。
在洗手池洗洗手,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羅竸寧內心頗有成就感。
教會大家掌握一門手藝的同時,還解決了景區“富餘勞動力”的問題。
一舉兩得,完美!
洗完手,抽根煙,羅竸寧剛準備下班走人,辦公室的房門從外麵敲響了。
篤篤篤--!
“老板,你還在嗎?”
門外響起水淼淼有些急切的聲音。
也不怪她這麼問,羅竸寧日常早退,往常這個時候他早溜了。
羅竸寧看向門口,微微皺眉道:“進來吧淼淼。”
辦公室房門推開,水淼淼從門外進來,一臉急切地走到羅竸寧麵前站住。
“老板,你快看一下微博。”
水淼淼一句話說完,將自己的手機遞給羅竸寧。
“微博怎麼了?”羅竸寧一臉納悶接過手機,看向手機屏幕。
水淼淼的手機界麵,是一個叫“泥人張傳人”的人的微博界麵。
“泥人張傳人”就一條網友發在微博上的羅竸寧捏泥人的視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
“這個視頻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以我多年捏泥人的經驗來看,這條視頻絕對是後期剪輯處理過的,絕對是!”
“捏泥人是一門精細的手藝活兒,絕不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就算是我家祖上還活著,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捏出那麼像的人。”
“這個視頻想必是這家不知名景區為了引流特意製作剪輯的,鄙人非常不齒這種通過炒作來宣傳的方式。”
“大家不要再轉發評論,更不要再@我了,打假完畢!”
“泥人張傳人”這條“打假微博”下麵,還有一大堆跟風評論的。
“這麼假的視頻都有人信,腦袋秀逗了啊!”
“我就說,這捏泥人的手速也太快了,絕不是正常人能有的手速!”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感覺是假的,本行業權威都說是假的了,那肯定真不了了。”
“@黑龍山大東子!怎麼樣?連張大師都說你們的視頻是假的了,看你還怎麼嘴硬!請履行自己的承諾,退出微博吧!”
“什麼泥人張?他說是假的就是假的了?這視頻是我下午在現場錄的,在場的很多人都看見了,怎麼可能是假的!”
“你們做不到,不代表彆人做不到,我也是現場的一名觀眾,我可以給大東子作證!”
“什麼泥人張傳人?我看也不過如此,跟我們羅總比起來,屁都不算一個!”
“……”
羅竸寧手指下劃,看了好一會兒評論,很快就看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兒了。
水向東把羅竸寧上午那會兒給捏泥像的視頻發到微博上了,並且,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有稱讚的,有發666的,當然也免不了有人質疑。
稱讚的人和質疑人差不多一半兒一半兒。
倆夥人越吵越厲害,質疑視頻作假的網友把視頻轉發到了“泥人張傳人”的微博那裡,叫他來斷定真假。
有關“泥人張”的信息,羅竸寧也在網上查過一些。
“泥人張”的創始人叫張明山,生於T津,繪畫是他的主業,彩塑是他的愛好。
張明山心靈手巧,富於想象,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裡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製。
他捏製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時傳為佳話。
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
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