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萍月(2 / 2)

飛鴻雪爪 唯刀百辟 13162 字 2024-03-18

葉玉棠想了想,“可是一早聽聞師父武功之高,一開始並不敢近的他身。”

巴瑞瑛道,“他一早就知道弘法大師許諾囊日論讚此生不可用武,所以,一開始,他忌憚的,是弘法大師身邊的你。”

葉玉棠道,“他知道師父慈悲,故在劍南道大肆屠戮,試圖引來師父超度亡魂?”

巴瑞瑛道,“一舉兩得。一開始,隻是想試試玉龍笛的威力。其次,死於生蛇蠱的江湖人,成為蛇人之後,會受玉龍笛所操控,為他所用。幾次接近弘法失敗之後,巴獻玉打算轉而求其次,他盯上了你。葉女俠,你仔細回想,正德五年,你可曾見過巴獻玉?”

這聲“葉女俠”喊得她陡然一驚。

她略一回想,點頭道,“見過。”

長孫茂轉頭盯著她。

巴瑞瑛問:“幾時見到的?他同你說了什麼?”

葉玉棠看他一眼,“從洞庭回來,長孫茂被家人劫走後,我去了一趟鳳穀。”

他問,“去鳳穀做什麼?”

葉玉棠擺擺手,躲開他的眼神,“師父不許我去一心嶺,恰好裴沁又來信,叫我給仇歡祝壽,我便去了。在鳳穀清泉山上,我見到一個苗人少年,相貌清秀,那時不知他就是巴獻玉,還是後來在雪邦看到畫像,才知道那人就是他。”

長孫茂問,“他可曾傷到你?”

葉玉棠搖頭,“我不認識他,他看起來卻像認識我,和我聊了兩句,問我宿州城什麼好吃。又問我是否生過什麼病,迦葉神功練到第幾層了。看起來自來熟又神經質,我以為是什麼瘋子,便沒搭理他。他不會武功,追不上……後來再也沒見過。”

巴瑞瑛問,“可曾見他吹笛,又或者見過什麼毒物不曾?”

葉玉棠前前後後回想幾次,搖頭,“我很確定,不曾有東西傷我。”

巴瑞瑛點點頭,“那便是沒有。”

葉玉棠道,“八月初,我在長安與獨邏消論劍時,四肢已不受我控製。大概三個時辰後,便蠱毒發作,萬蠱噬心。”

巴瑞瑛道,“那便更古怪了。那年整個七月裡,巴獻玉都在一心嶺,不可能到千裡外的長安給你下蠱。而且,八月未到,他玉龍笛便已被弘法大師毀去,絕不會是他。”

葉玉棠道,“離開雪邦後,一路去長安,除去毛飛廉,我一路不曾同人說過什麼話,確定無人跟蹤。蛇母四徒的伎倆我何其熟悉,更篤定不曾被毒物所傷。究竟何時有機會中蠱,我實在想不出來。”

巴瑞瑛道,“這件事,我也略知一二。原先認定是巴獻玉,此刻想來,竟連他也不是。”

眾人一時都沉默起來。

葉玉棠道,“瑞瑛姑姑,你剛才說到,被許配給巴獻玉的是何氏女子何雲碧。何萍月與此人有什麼關係,為何龍牙擊鼓,我會聽到何萍月的聲音?”

巴瑞瑛點點頭,“我弟弟雖天才過人,但貓鬼蠱之後,他嗜血、殺生、殘暴、偏執的凶名也傳開了出去。何氏族內盛傳,巴獻玉以活人煉蠱,這次要給她做老婆的女子,其實是要送去祭蠱。何雲碧那時十五六歲的年紀,聽說了這件事,徒步越過一心嶺天塹,逃到了外頭去。也不知該說她運氣好還是不好,她逃出山後,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江餘氓獨子,江映。”

葉玉棠道:“江餘氓失蹤了的兒子,從前江湖人稱道的第一公子江映?”

巴瑞瑛點點頭。

柳虹瀾打趣道,“唷,這種八卦,我以為隻有情竇初開的少女最感興趣,咱們武曲也聽過?”

葉玉棠道,“你知道我出生的鳳穀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個女人堆。

一群小丫頭片子成年累日在你耳根子邊念叨:世家公子,武功翩然,俊美無雙!當之無愧的江湖第一公子江映!

連裴沁也枕著江映畫像睡覺,兩人同蓋個鋪蓋,這種事情能不記得才有鬼。

可惜,她也聽說,這位第一公子,花心之至,又何其無情。

葉玉棠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頭疼。揉揉腦袋,感慨道,“那她運氣可真好。”

巴瑞瑛道,“後來兩人就相愛了。”

葉玉棠有點驚訝:“相愛?這麼快?怎麼相愛的。過程呢?”

她撓了撓頭。雖然她沒愛過,但她覺得,相愛就好比練好一門武功,不僅你要看得起這門武功,同時這門武功也要看得起你。然後你和武功之間要互相摸索,要麼某天你會覺得這門武功“也就這樣”,要麼某天這門武功覺得“你也就這樣”,然後你們兩人一拍兩散,反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相愛這種事情吧,就她而言,比練好一門武功好像更複雜難懂。

柳虹瀾笑出聲,“男歡女愛,看對眼了,就相愛了唄。”

說完這話,還瞅了長孫茂一眼,嘖嘖兩聲,相當同情。

長孫茂沒搭理他,“叔父避居終南,江映受祖母之名,前往青城尋回戰亂時散落的雪邦武學典籍……大概就是在那時候,遇到了這位苗人少女。至於相愛……”他笑著起來,“還是第一次聽說。”

巴瑞瑛道,“過程究竟是怎樣的,恐怕隻有這兩人自己知道。江餘氓素來憎惡苗人,而他曾引以為傲的兒子,竟和一個來路不明的苗人女子相愛,這件事,大概也就是他們父子決裂的起因。何雲碧與江映在一起大概有三年之久,三年後,何雲碧又回到了苗寨。”

葉玉棠道:“因為江映移情彆戀,所以傷心而歸?”

巴瑞瑛搖頭,“因為她十八歲開始出現了血症,頻繁發熱,出血,骨骼疼痛……而真正讓她下定決心離開江映回到一心嶺,是有一天,她聽說,因為她的出逃,她唯一的妹妹,何萍月,不得不代替姐姐嫁給巴獻玉。何雲碧連夜回到了一心嶺,但因背棄部族,一直不敢回到何氏,而是一直徘徊在我們巴氏的村寨外麵。偶然有一天,何雲碧從村民口中打聽到巴獻玉神仙骨快要大功告成的事。何雲碧自小聰慧過人,她自知時日無多,由此便心生一計。在十三歲的何萍月即將被送上出嫁的女媧石之前,何雲碧將何萍月偷偷背了出來,送去了江映身邊,並在何萍月身邊留了一封信給江映。信上說,何雲碧已死,她此生唯一未了夙願,便是請江映務必照看好何萍月,讓她好好活下來。”

“那天,是我跟隨轎輦,前去女媧石接回的新娘。新娘自稱她就是何萍月,因為身量嬌小,所以看不出已年滿十八歲。但她脖頸腫大,我去接轎時,一眼就看出她已經血症發作,所以特意留了個心眼。這姑娘非常機靈,哄騙得巴獻玉沒有碰過她一次。不過他那時醉心於神仙骨,對她也不怎麼感興趣,所以給她另修了一間彆院住著。這姑娘卻鬼鬼祟祟的,時常在巴獻玉寨子外麵轉悠,幾次被我撞見,便知道這女子的目的是神仙骨。我將她帶回自己的寨子,她跪下來求我,讓我放過她。我讓她一五一十將目的告知我。她也十分爽快的交代了:說她深知血症乃骨骼之症,無藥可醫治。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此生唯一心願,便是希望妹妹能健康的活下去。她說她逃出去那次,見中原女子能習武、練劍,騎馬、仗劍,曾一度十分豔羨。她此生是沒有這個機會了,但妹妹何萍月卻命不該如此。所以她哪怕拚死一搏,也要盜得神仙骨給她妹妹何萍月。”

“我感慨命運對女子不公,對何蠻女子極其不公。又感佩她一片苦心,卻何其勢單力薄。當下便如實告訴她:‘倘若讓巴獻玉得知你有此歹心,你下場隻會比死更慘。哪怕你盜得神仙骨,普天之下,除了他蛇母,再無人精通這偷天換日之術。神仙骨到你手頭,也不過隻是腐屍一具罷了。’我本以為這番話會令她死心,可誰知,數天過後,何雲碧又找到我,問我,‘瑞瑛姑姑,你的醫術與蠱術,較之巴獻玉如何?’”

葉玉棠驚歎:“她想讓你去學《光明軀》與《神仙骨》!”

巴瑞瑛道,“不錯。且不說此兩種施針之術何其精細縝密,絕非我這等庸常之人可以領悟;另外,巴獻玉不知在幾千上萬的活人身上施過針,方才有如此惡毒之作,而我,絕不敢、也決不會枉顧哪怕一條人命,去偷換哪怕一根手指。而何雲碧卻同我說:‘我將死之身,隻要瑞瑛姑姑願意,怎麼在我身上動刀子,都可以。’那時我都驚呆了,心想,這女子何其離譜。她卻說,‘我必死,而萍月必活。明明主宰人之生死隻在你一舉之間,你卻見死不救,與殺人惡魔蛇母又有何異?’”

葉玉棠道,“所以……你答應了她?”

巴瑞瑛道,“她何其狡黠,我是說不過她的。何況我又想,若她真能盜出神仙骨,可以令巴獻玉不再屠戮無辜江湖人性命,倒也不是一件壞事。而若我真能學會《光明軀》《神仙骨》,興許,除了能救萍月一命,興許也能救雲碧一命。就此,我答應下來。也就在巴獻玉離開苗寨,去鳳穀找你的時候,雲碧竟真的將光明軀偷了出來。”

葉玉棠問,“你們成功了嗎?”

巴瑞瑛道,“成功了。”

葉玉棠不解,“可是……萍月還是死了,是不是?”

巴瑞瑛道,“是。她還是死了。”

“為什麼?”

巴瑞瑛歎了口氣,“為什麼……為什麼。雲碧費儘心思,為萍月尋得江映那麼一個可靠的依傍,可為什麼她最終又回去找巴獻玉?我和雲碧也十分想知道。”

葉玉棠道:“那花心大蘿卜傷害過她?”

巴瑞瑛搖頭。

她想了陣,“中原男子三妻四妾,苗人卻一輩子隻一個老婆。她覺得到底還是苗人好,所以回來嫁給了她本來的未婚夫?”

柳虹瀾瞥她一眼,“你不覺得離譜?”

她自己也點點頭,“離譜。”

巴瑞瑛道,“我尋到她時,她已身中生蛇三月之久。身子又單薄,故我費了些功夫,才將她蠱毒驅散了一些。”

葉玉棠道,“既然她中的是生蛇蠱,身體機理並未完全壞死,仍有意識尚存,為何不能用神仙骨?”

巴瑞瑛道,“她不肯。那時,她已一心求死,哪怕已變作蛇人,不肯入蛇人罐,幾近奄奄一息。到最後,連我與她姐姐去找她,也閉門不出,不肯再見一麵。我們覺得再這樣下去,恐怕光明軀也用不上了,所以命人將她綁起來,試圖為她換神仙骨,但……”

葉玉棠道,“如何?”

巴瑞瑛道,“神仙骨的骨骼、經絡,對萍月原本的軀體進行排除,攻擊。起初隻是攻擊她的血脈,接著,開始攻擊她的臟器……至此,我和雲碧才知道,神仙骨,原本隻能供給身體極其剛強、甚至是世間極其罕見的武學奇才所使用。隻有這樣的天生俠客,其原本身體經絡、氣海,才能鎮得住神仙骨的強力攻擊。而萍月這樣的羸弱女子,哪怕換上神仙骨,也隻會如同之前千萬個曾喂養過神仙骨的普通人一般,成為神仙骨的血祭品。原本的萍月將神仙骨滋養著,作為最後一個血祭者,她的身體意識仍存在於神仙骨裡,神仙骨卻已一點點將她吞噬殆儘。”

葉玉棠不禁打了個寒噤,回過神來時,背上已濕了一大片。

她問巴瑞瑛,“所以我有萍月的意識,因為,我,就是神仙骨?”

巴瑞瑛點點頭,“換句話說,其實在巴獻玉起意去鳳穀找你之前,神仙骨,便是他精心為你打造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