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常慧睡醒時,正是午時四刻,也就是中午一點鐘,這會兒都還沒到宮裡的晚膳時間。

不過她不是滿人,沒有滿人這一天隻用兩頓膳的習慣,所以宮裡的晚膳時間,在她這兒就是吃午膳的時間。

她睡了這麼長時間,肚子早就在唱空城計了。

“今天天氣熱,還是不要燉菜,嗯……要碟紅油涼粉、涼拌素三絲、黃羊肉鮮脆、炒韭黃、嗯…再來兩斤西瓜汁,我昨天沒喝上呢!其它你就讓人看著做吧。”洗完臉後常慧又開始掰著手指琢磨中午的吃食。

烏柳應聲退下,出門時順道把剩下的櫻桃給提走了。

常慧大熱天不會出門去招曬,反正康熙今日是十成十不會傳召她,索性懶得換衣裳,直接穿著寢衣在殿內晃。

這長頭發雖然好看,打理起來卻也是十分麻煩。

原身發量不少,拇指和食指勾成圈也才堪堪握住,常慧足足盤了好幾圈才全給盤上去,最後用一隻青玉鑲金嵌瑪瑙的簪子綰著。

距離烏柳回來還有段時間,她就到小書房去坐了會兒,書房的書都是由宮裡人擺置,大多是些女子讀的佛經和詩經之類。

常慧隨手翻了本詩經,世間風雅之人都愛好詩經,女子多是崇尚裡麵唯美浪漫的愛情,但她不是個風雅之人,捧著書隻覺得這書上的詞語雖美,卻又沒有傳頌的那麼驚豔。

她並不是覺得詩經寫的不好,隻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罷了。

比起文縐詩意的詩經,她更喜歡直白抒意的現實故事,浪漫故事雖美好,但現實裡平庸不與完美,才是最吸引她的地方。

就好比這皇宮,瞧著富麗堂皇,雲集天下之奇珍異寶,這宮裡妃嬪麵上是貴不可言,但實際上步步行的都是如履薄冰。

表麵風光無限好,內裡各種心酸唯有自己才知道,妃嬪們年輕時和人爭寵愛,老了又是兒女相爭,像無兒無女還無寵的人,身邊隻有貼身宮女能傾訴。

過這種生活,常慧更稀罕平常人家的茶米油鹽,日子可能會清苦些,但不至於連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要斟酌再斟酌。

常慧放下詩經,抽了本佛經出來擺在案上,自己動手研了墨拿毛筆蘸著墨水抄佛經。

這墨是上好的墨,毛筆也是上好的筆,但她寫的字隻能算是平庸,充其量隻能算工整。

她是學過毛筆字,但那都是些皮毛,寫寫簡單的字也就罷了,寫這複雜的繁體字可真就是為難她了。

想要學好毛筆字,沒個幾年刻苦是不可能的,還得從鍛煉腕力開始,常慧看著自己寫出來筆鋒有些顫抖歪斜的字體,又開始琢磨起後世的筆來。

各種筆類在她腦海中飄過,大多的材質在這個時代都做不出來,到最後似乎就隻有蘸水筆比較簡單。

但這個想法隻閃過幾秒就被打消了,蘸水筆這種筆在古代早就有了,隻是因為書寫起來太硬不比毛筆受人歡迎。

思索片刻,常慧還是拿出自己的畫眉墨在宣紙上快速畫了個圖形,然後又在旁邊畫了些小細節,畫完後她拿著圖紙叫來錦刺。

張庶妃那邊脫離性命危險後,錦刺就回來複命了。

“嬤嬤,你把這個給劉保,讓他去營造司讓人照著這個圖紙做出來,長寬按照小楷毛筆來製,至於材質就讓他們自己看著琢磨吧,需要什麼材料儘管提,本宮也不催著用,凡是照著圖紙做出來的便賞他五兩黃金。”

常慧畫的是簡易版水彩筆,雖然在這個時代製作不出碳纖維筆頭,但東西都是由人琢磨出來的,總能有簡單代替碳纖維的東西。

她把這個問題扔個營造司,術業有專攻,那些人有經驗,隻需要給足錢財,他們就會自己鉚足勁去琢磨。

能琢磨出來是好事,琢磨不出來就算了。

錦刺拿著圖紙退下後,烏柳沒多久就領人提著食盒回來了。

她算是去得早的那一批,禦膳房傳膳的人不多,因為常慧的份位,那禦膳房的太監看見烏柳時,那張臉都笑起褶子了。

烏柳替常慧倒完洗手水後才去擺食物,嘴上還不停歇:“主子,奴婢回來的時候,那禦膳房的總領太監還送了好幾盤點心呢,說是賣相做毀了上不了台麵,讓奴婢嘗嘗鮮,但奴婢看著也就有幾塊缺了點邊角而已。”

她說的是蒙語,旁邊提菜的太監也聽不懂。

常慧仔細地在手上抹著香胰子,悠悠道:“這禦膳房的油水深著呢,這賣相差的東西上不了台麵就隻能由他們處理掉,可這賣相差不差,不都取決於他們自己那雙手嗎?”

烏柳笑著打趣:“也是,那禦膳房裡沒有一個身量苗條的,特彆是那總領太監,奴婢瞧著,他肚子都要比那榮嬪娘娘的肚子還大了。”

常慧也想到什麼,也莞爾一笑。

那榮嬪肚子裡的孩子已經足足七個月,現在正是顯懷的時候,今天早上她還在皇後的坤寧宮見到過榮嬪,寬鬆袍子也遮蓋不住圓潤的肚皮,烏柳用這形容禦膳房太監也是十分逗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