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2)

講道理,也不是我罰你抄書啊喂!

敬嬪不敢恨皇上和太皇太後,隻能轉頭恨起皇後與常慧,要不是這和妃多事,太醫院一事又怎麼會鬨得皇上知曉!

敬嬪是絲毫沒察覺自己錯在哪兒。

太皇太後和皇後閒聊了兩句,配合走完請安程序後,就毫不掩飾自己攆客的意思:“若是什麼事,皇後便領著她們先退下吧,哀家今日有些乏了。”

鈕鈷祿皇後還不能直接走,得關心兩句以示自己的孝心:“近日酷暑,皇瑪嬤皇額默要多注意休息。”

太皇太後應承下後,側頭對著常慧慈愛地笑了笑,用蒙語道:“和妃暫且先留下吧,太後倒是對你念得很,想讓你陪她說幾句話。”

常慧起身行禮:“是。”

皇後自然是沒有異議,又領著妃嬪們浩浩蕩蕩地走了。

殿內瞬間空曠起來,常慧張張嘴正要說些什麼,就見太皇太後歎息直言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過來讓哀家好生瞧瞧。”

“……”

常慧忍著不把疑惑露在臉上,挑揀著中規中矩的話說:“臣妾不覺得委屈,說來還沒有親自謝過老祖宗和太後娘娘賞賜呢,倒是臣妾的不是。”

說著她福身行了個禮走上前。

太皇太後看著麵前年輕鮮活的女子,一時間竟說不出是什麼感受,絕嗣藥這事她即使知道了也不能宣揚,看皇帝那樣,根本不想要流著蒙古血脈的皇子。

她將憂愁隱藏起來,拉著常慧的手柔聲道:“你以後私底下就自稱名或者我吧,臣妾這蒙語聽著實在是拗口。”

常慧當然不會推脫了,按照規矩她還得謝恩:“常慧謝過老祖宗恩典。”

“都是一家人,做什麼謝來謝去的。”

太皇太後這邊剛說完,皇太後便在旁邊笑著說:“額默自己想看常慧丫頭,倒是拿我作這筏子了。”

太皇太後對她揶揄道:“可苦死你了吧!”

說罷兩人都爽朗地笑了幾聲,周身威嚴也早已收起,看著和平常的老人也差不了太多,倒是把常慧給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她不怎麼會和長輩聊天相處,這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私底下原來是這麼個風格嗎?

樂嗬過後,皇太後清清嗓子道:“常慧丫頭彆拘著,這宮裡規矩是多,但咱們慈寧宮不比宮裡,沒那麼多死板規矩,你就當還在草原上那般。”

太皇太後若有其事地點點頭,又柔聲詢問:“你早上還沒用膳吧?慈寧宮膳食偏清淡該是不合你口味,我們兩個老婆子也就不多留你,先回去填飽肚子才是要緊事!”

常慧其實不怎麼餓,她剛剛吃完了一盤點心,但若是能提前下班誰又想加班呢。

她先謝過兩位太後,然後讓錦刺把東西拿過來,對著兩位太後解釋道:“這是從蒙古帶來的奶酒和羊毛氈墊子,想著給老祖宗和太後娘娘帶些過來。”

這禮物可算是戳到兩位太後心坎上了,人老雖然不宜飲酒,但偶爾沾一點也沒大礙,更何況這是蒙古帶來的東西。

科爾沁,太皇太後已經想不起自己多少年沒回去過了,她在這宮裡待了幾十年,為了蒙古族的榮耀,又把琪琪格給拖下水,而現在仿佛曆史在重演,和妃又一如當年的琪琪格。

皇太後也稍紅了眼眶,望著奶酒和羊毛氈思緒頗深,這人哪有不念想著家的。

太皇太後良久才憋出句:“好孩子,你真是有心了。”

看兩位太後的表情,常慧心裡也跟著鬆口氣。

這宮裡的事情變幻莫測,沒誰敢斷言自己一定能算準,現在給兩位太後留個好印象,說不定日後危機時刻還能救自己一命呢。

最後她走出慈寧宮時,身後跟著十幾位太監,他們手上都抱著布匹、捧著盒子,這其中還有兩隻大盒子裡裝著沒打印記的金珠,是可以隨意熔了自行使用的那種。

常慧感覺自己要被金錢所腐蝕了,從頭到腳都散發著金銀的銅臭味。

但是,竟可恥的讓人覺得很快樂。

作者有話要說:ps:關於清朝稱呼的資料實在是太難查了,宮裡其實是沒有“臣妾”這個說法的,還有“額娘”,額是滿語,娘是漢語,按道理說清朝是不可能把漢語和滿語冠在一起使用的,我就用了滿語“額默”,至於孝莊就叫老祖宗吧(癱)

pps:半架空半架空半架空(碎碎念)

ppps:女主未來還會和兩位太後接觸的,從女主視角來看,兩位太後一直對她散發善意,大腿都主動伸過來了那肯定要抱一下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