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地,他們就聽到了喊殺聲。
自然,王彌和劉聰也知道她來了。
他們昨天晚上後半夜便知道城外來了一支大軍,當時他們派出去的斥候沒有按時回來報到,軍中便知有異,所以悄悄地又派了幾隊斥候出去。
不過趙含章和北宮純手段了得,方圓二十裡內有軍隊巡邏,他們很難溜過去查探,最後隻有三人回來了。
還是清晨後才回來,說對方軍中掛的是趙家軍和西涼軍的旗幟。
王彌和劉聰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是誰了。
雖然他們都曾敗在倆人手下,但對北宮純的忌憚要更深一些。
如今兩個曾經戰勝他們的人又合在一起對方他們,王彌和劉聰心中皆是說不出的複雜。
王彌深恨東海王和南陽王,“一群廢物,連個北宮純都留不住,人都到長安了,還能讓他跑到豫州去投奔趙含章。”
劉聰也覺得東海王兄弟是廢物,他和屬下道:“趙含章和北宮純來了,須速戰速決,再拖下去於我們不利,讓人去和王彌說一聲,兩軍合兵,先攻下皇宮再論其他。”
又道:“第一個攻入皇宮的人,賞千戶侯。”
將軍們一聽,皆是眼睛大亮,領命而去。
王彌也不得不暫時放下和劉聰的恩怨,先把皇宮打下來再說。
所以一大早,皇宮的大門就又被逼近,有人抬著攻城器去撞擊皇宮的大門,但他們還未靠近就被樓上的亂箭射退,同時有石頭從城樓上丟下。
劉聰的匈奴大軍不擅攻城,這是匈奴人的短處,但王彌擅長啊。
這也是他能夠先劉聰一步攻入洛陽的原因。
本來他因為劉聰在側,所以不肯使儘全力,以免他和晉軍兩敗俱傷時被劉聰漁翁得利。
但此時趙含章在,他也顧不得許多了,當即叫人拿出雲梯,指揮著大家有序的往前攻擊。
劉聰也乖覺,知道此時不是爭功的時候,至少這一刻不是,所以他也派兵從旁協助。
敵軍突然戰意洶洶,城樓上指揮的將軍察覺到了,立即讓人抓緊投石放箭,然後跑去下麵找皇帝和朝臣。
皇帝坐在上座,下麵則分彆坐著傅祗和趙仲輿等官員。
將軍抱拳道:“陛下,不知何故,他們突然合軍猛攻,而我們箭沒有多少了,連石頭也要不足了,請陛下儘早離開。”
皇帝不想離開嗎?那也要能離開啊,現在他們的宮門口被堵住,宮牆外麵到處是敵軍,讓他想爬牆離開都不行。
皇帝看向傅祗,“傅中書以為怎麼辦?”
傅中書這一年好似老了十歲一般,他道:“陛下準備準備吧,若是受不住,臣等便和陛下一起殉國。”
皇帝:……
趙仲輿和其他朝臣都沉默著,算是默認了。
敬陪末座的趙濟卻是渾身發冷,無比後悔,當時洛陽被攻破,他們一家就不應該跟著其他官眷撤進皇宮,還不如逃出城去呢,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題外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