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衛一頓,然後點頭道:「這倒也沒錯,不過我們使君現在洛陽,這頭做主的將軍是使君從前的部曲首領,最是親近的人,他的意思就是使君的意思,我們使君一言九鼎,那我們將軍也一言九鼎,來前就說了,因為你們是受我們連累遷徙,所以你們過去,戶籍是良籍,待遇比對著匠人的來。」
村民們一聽,目光微閃,現在天下人都知道
趙含章收留流民,對有本事的人特彆優待。
這種本事主要體現在文武權謀和匠人工藝上。
前者,萬人難出一個,所以聲名不顯,後者卻不少,聽說一個木匠過去都能得到優待,直接分房子分地呢。
這種平民也能得到的快樂最惹人心動了。
親衛一頭汗的說服大家趕緊回去收拾東西,等人散去,倆人就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實在是太累了,明明才四五十人而已,但一人一句,就跟一萬隻鴨子在耳邊呱呱呱的叫一樣,偏他們還得從那呱呱聲中分辨出每一聲呱是什麼意思,再聲嘶力竭的回答……
一個陰影罩住他們,倆人一起抬頭,就見村長還在,正站在他們身前盯著他們看。
村長低下頭,小聲問道:「軍爺,那到了那邊,我們一村子的人還在一處嗎?」
這個親衛不能保證,但為了不節外生枝,還是點頭。
村長鬆了一口氣的模樣,然後繼續期盼的看著他們,「那我還是村長嗎?」
親衛:……
兩個親衛對視一眼,然後狠狠地一頭。
村長這才露出笑容,「小的這就去收拾行李,軍爺們稍等。」
說是稍等,卻沒有很快速,不過也沒多耽誤時間。
不到兩刻鐘,全村人都湊在了一起。
農村人值錢的東西就那麼些,特彆好打包,衣服帶上(統共也沒幾件,一家一個包袱搞定),床鋪一卷,麻繩一綁就搞定。
然後就是那點銅錢,一撈就行,糧食全都挑上,家中養的雞一抓一綁,直接掛在孩子脖子上就走。
所以兩刻鐘的時間,親衛們再看他們,那跟兩刻鐘前再見到的人完全不一樣了。
就連村長都挑了兩個大籮筐,裡麵是兩袋糧食,他的背微微彎曲,重擔壓得脖子都往下縮了一截,但他還是努力的仰起頭來衝兩個親衛討好的笑,「兩位軍爺,我們都準備好了,這就走吧。」
親衛張了張嘴,很想讓他們把東西丟了,但想了想,還是算了,就是他張口,他們也不會丟的,反而吵鬨起來更耽誤時間。
兩個親衛對視一眼,帶頭走在了前麵。
等出了村子,一個親衛上馬,先跑一步,他要出去探路。
眼看著水渠越來越近,遠處田地吹響了哨聲,兩個士兵從遠處快馬退出,示意兗州援軍到了。
親衛就催促村民們,「快走,快走……」
大家連忙加快了腳步,但不小心丟下的行李也不撿了,就這麼擠著往前跑。
水渠對麵,一支兩千的隊伍緩步走到邊界線停下,默默地的等候。
.
/89/89697/3102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