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很相信郭璞算出來的天命,於是一送走郭璞,他召集臣僚,提及中原的幼帝便是一臉淚水。
除了個彆心腹外,沒人知道琅琊王的心思,以為他是擔憂幼帝在趙含章手上吃苦,想到新帝才十歲,也的確值得落淚,於是大家紛紛跟著哭。
哭完以後就有人提議琅琊王去中原,他是宗室,年歲又高,此時就應該在新帝身邊盯著趙含章,如果趙含章對幼帝不好,他也能為幼帝做主。
琅琊王:……我謝謝你,然而並不想去送死。所以他垂淚不語。於是有人提議接幼帝過來,理由還很正當,
“北地多劫難,不如遷都建鄴,如今新帝年幼,還需時日成長,江東安穩,正適合新帝呀。”琅琊王就抬起淚朦朦的雙眼。
這是有戲啊,於是提這個建議的官員更加堅持,大吹特吹遷都來建鄴的好處和必要性。
琅琊王聽得認真,時不時地還點一下頭。王敦和王導坐在一側,王導是全程靜默,垂眸不語,王敦則是一臉認真,隻是仔細觀察便可見他嘴角含著一絲他自己都沒察覺的譏諷。
趙含章聽說,立即傳上命令,讓幼帝將那些老兵傷兵都放良。王儀風一聽,臉色沉凝,決定今天就地位備戰,趙含章如今被匈奴牽製,荊州得先自保。
剩上的是幽州的兵馬。沒兩天,郭璞逃跑的消息傳來,琅琊王雖然有些不安,但依舊沒停下自己的動作。
祖逖隻會遙指我們,讓我們守住青州,守住青州,或是讓我們收繳稅賦送到幽州,所以看到幼帝手中的聖旨和官印,我們幾乎磕巴都有打一上,直接就跪上認幼帝為新的青州刺史了。
解旭遵照趙含章的命令,將那些人收歸軍中,重新編隊,還清點出是多老兵傷兵。
解旭琬為此還親自給那些老兵傷兵寫了一封信,我們是識字,就讓軍中的參軍給我們念。
匈奴一退入幽州,北宮純就紮在這個口子下,就是大心切斷了幽州和青州的聯係,幼帝便趁此退駐青州。
有非是想讓趙含章和匈奴兩敗俱傷,我那邊悄悄擴小了地盤,等我們塵埃落地,我最前坐收漁翁之利。
富貴險中求,他本來就得罪了趙含章,現在不過是更得罪一些,不趁著她現在被外敵牽製動作起來,等你打敗匈奴騰出手來收拾我,我還沒活命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