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禦史們的作用還是挺大的,下鄉時發現了不少問題。
諸如,縣令私賣田地,分給落戶流民的田畝數不夠,賑濟的糧食沒有用到實處,以及朝廷下發的招役令沒有落實之類的問題比比皆是。
能乾的禦史們當場就替趙含章糾正過來了,不能乾的禦史也如實上報了。
目前來說,趙含章通過他們可以整體了解地方的情況,他們,就是趙含章的眼睛,趙含章的耳朵。
因為九州需要派往的禦史不少,所以缺人的趙含章對他們都很寬容,彆說他們隻是上折子罵荀藩,就是上折子罵她,她也是不太介意的。
先把人用上再說,要實在說話不好聽,就往死裡用他們。
明預方正,眼中難忍砂礫,因此不認同汲淵的看法,一見麵,還是向趙含章表達了他想懲治那些言官的看法。
趙含章將黃稠展開看聖旨,不在意的道:“不是什麼大事,且讓他們自己辯一辯,各自找一找證據,等他們辯明白了,賞罰自然也出來了。”
“那要是辯不明白呢?”趙含章想了想,抬頭道:“哎呀,我是不是忘記設尚書都官了?難怪最近上書彈劾的官員官職如此繁雜,也沒個人管。”
汲淵和明預:……
倆人對視一眼,“我等以為女郎是特意不設此官,畢竟傅尚書不在。”
一秒記住m.luoqiuww.cc
趙含章道:“他在,此官職也不能給他呀,他的本事不在這個上麵。”
她頭痛起來,將目前得用的人想了一遍,實在想不出誰適合這個官職,不由歎息,“還是人才太少啊。”
尚書都官,可能很多讀者都疑惑這是個什麼官,但要說大理寺卿大家就懂了。
這就是管刑獄方麵的,職責在刑部之上,主要管的是一些大案、要案,影響比較惡劣的案件,以及,涉及到官員和皇室的案件。
像什麼官員貪汙受賄之類的,基本上是大理寺去複查,哦,不,現在是尚書都官,這會兒還沒有大理寺呢。
趙含章自己實在想不出合適的人來,乾脆道:“兩位先生舉薦一下人才吧,嗯,將此令傳下去,讓各地長官,凡有合適的人選都可以報上來,我回頭選一選,將禦史台和尚書都官的人都拉滿,此是要事,可不能到官員犯錯時,卻發現找不到可以調查的人。”
汲淵和明預對視一眼,躬身應下。
趙含章哐當一下在聖旨上蓋上印章,然後交給汲淵,笑道:“儘快發出,如今天下人都看著琅琊王呢,這聖旨可是皇帝親手寫的,琅琊王若為忠臣,應該不會抗旨不遵吧?”
汲淵笑著應下,“荀藩說,陛下還有一封手書,想要和聖旨一起發出,如此一來,隻讓門下的官員去傳旨就不合適了,您看要不要從宮中選個內侍跟上?”
趙含章想了想後道:“此事問皇帝吧,他若想讓身邊的人走一遭也可以。”
汲淵和明預嚇了一跳,連忙道:“大將軍豈不是在給他們聯絡的機會?”
他們隻是想讓琅琊王更相信這封聖旨出自皇帝的本意,而不是讓他們趁此機會勾連上啊。
趙含章卻一臉正義的道:“我相信陛下和荀藩。”
明預和汲淵皺眉,就聽她道:“而且,勾連,也沒什麼不好的。”
這於她來說,反倒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