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淵也道:“凡北歸的世家和士族,女郎都厚待之,將他們一視同仁,假以時日,他們必定歸心,回歸北地,到那時,江東江南的困局可解。”
趙申道:“琅琊王在南方依靠的就是北地士族,若能讓他們歸心,的確可以兵不血刃。”
趙含章的手指點了點桌子,“一視同仁?汲先生說的不錯,這就是關鍵所在了。”
“不僅是流落在南方的北方士族和平民,還有南方本地的士紳、平民,隻要他們有報國之心,皆有機會入朝;隻要他們想把日子過好,皆有努力的途徑;世家豪門的子弟能夠不受偏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貧民庶民也能夠出人頭地,成為大英雄,名留青史!”
趙含章肅然道:“我等當為他們鋪好台子,等著他們從四麵八方走過來。沒有路,曠野之中皆是荊棘,需要他們開出一條又一條路來,我願在旁看護,助他們一臂之力。”
經過朝堂的研究,朝廷再度下令,更加完善了目前的教育、考試製度,從今年開始,縣有縣試,郡有郡試,州有州試,國有國試。
凡縣衙取吏,除舉薦、家傳等朝廷律法規定可以進仕的人外,都要經過考試,先經過縣試,後經郡試,通過後方可選入縣衙。
從今年開始,凡要參加國試招賢考的,都要先通過州試的招賢考,拿到通關文書之後才可到洛陽參加國試。
洛陽也會設州試,因現在民多遷徙,少有人能在故土,所以州試不限籍貫,士子們可以就近報名,就近考試。
今年的州試設在八月,學子們現在就可以到縣衙報名,由縣衙將名單報給刺史府,報名時間在開考前十天截止,刺史府根據人數安排考場和卷子。
至於國試,趙含章為了給他們一個緩衝的時間,決定定在第二年的春天的。
趙雲欣在寫這個公文時,還順手寫了一篇文章發在邸報上,相當於重現了他們在朝堂上的議論,當然,她不會把什麼南北之爭寫上去。
她寫的是,“江河兩岸同屬大晉,本就為一國之民,她皆一視同仁,不論是中原北地的士族、庶民,還是流落在南方的北地士族和庶民,或是江東江南兩地的士紳平民,於她來說皆為晉民,理應一視同仁。”
“她願為他們的守護之人,與百官一起鋪就高台,看護他們披荊斬棘從各方而來,同立高台,為國效力。”
洛陽的邸報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邸報,因為朝廷的官員們很喜歡將自己的政見發表在上麵,這些人總能接觸到第一手消息,有時候很隱晦,有時候又很直白,外人能領悟到多少全看自己的領悟力了。
可以說,洛陽的邸報一直是朝廷的風向標。
趙雲欣作為趙含章目前身邊最得力的秘書,她的文章最受人關注。
因此邸報一出,當即被人搶空。
賣報的小孩兒才跑到酒樓門前就賣光了,抬起手來還沒來得及招手的楊逸見那小孩手上最後一份邸報也賣了出去,半晌說不出話來。
謝魮反應迅速,立即招手將那小孩叫來,拿出一串錢給他,“能不能幫我們買一份邸報來?這是給你的報酬。”
小孩連忙推辭,“郎君,一份邸報隻要兩文錢,書局還有呢,我再去買,您且稍等。”
謝魮堅持給他,“我們急用,還請你買了以後徑直送來,我們人多,可多給他們幾份,就……要十八份吧,剩下的錢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