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的資源很多,雖然很苦,總是吃不飽,偶爾還會被毒蟲毒蛇咬,好在傅暢知道一些醫術,也認得草藥,目前沒有因為被毒蟲毒蛇咬而死的人。
至於猛獸,基本上是青壯們結伴出去打獵,他們人多,又有火,可以對抗。
他們這一行人就這樣住下了,三年下來,他們少了一些人,卻也多了一些人,這個被稱作“幸村”的小村子開始有新生兒了。
在山中生活,又是從無到有,故時間飛逝,難以察覺到時光的變化。
好在傅暢從未忘記外麵的時間,在決定留下來時,他就開始讓長子傅詠記錄,身上的紙張用完了,就刻在岩壁上,不至於忘記今夕是何夕。
傅詠在岩壁上刻下永嘉五年七月初八,晴朗,然後將石片放在一個隻有拳頭那麼大的石洞裡,轉身就去找他父親。
傅暢正在地裡割豆子,不少村民都在地裡勞作,一個老人很高興,拿著鐮刀找過來,“縣君,今年還是豐收,我看山腳那塊地也可以開墾了。”
從他們躲進山裡之後,收成就一直不錯,哦,去年下的雨少,連帶著山澗流下的水都小了許多,它正常時猶如連綿不絕的布料一樣傾斜而下,去年的水則是像水壺裡倒出來的水,隻成兩條線,中間甚至停過十幾日,可嚇死他們了。
好在山澗下的深潭儲備的水夠,加上山中水汽旺盛,最後還是豐收了,隻不過去年跑到這裡的野獸很多,為了驅趕野獸他們死了三個人,最後傅暢讓他們退一步,把下遊的那片田地讓出來給山中野獸,在中遊設置陷阱,防止野獸靠近,他們的房屋在建造之處就多建在了上遊靠山一側。
傅暢在看到山澗和山中野獸這樣的異狀之後就知道山外麵出事了,他和兩個兒子道:“外麵怕是乾旱嚴重,還不知戰事如何,又遇這樣的天災,恐怕更難安定,我們且在這裡住下,等時機到了再出山。”
本來,他已經辨出了方向,這一年多來打獵和采摘東西,大致找到了出去的路,原本想今年秋收後就出去的,但現在……
他們決定再留一年。
這一年山澗的水終於恢複正常,來這裡喝水的野獸也減少了,他們就知道旱情應該過去了。
但還不知道外麵如何。
傅暢本來就想出去,此時聽到老人提起繼續開荒,他就更心動了,道:“我們手上的農具磨損嚴重,既然要開荒,不如秋收後讓人出去買些農具回來。”
本來他們帶進來的農具就不多,再一磨損,就更少了。
老人不想出去,外麵的世界亂的很,哪有山裡日子過得好呀。
傅暢在這裡,既不收租也不收稅,隻每年每個人上交一些糧食,他也都拿來贍養孤寡老人和撫養孤兒,這山坳的土又肥厚,收成很好。
隻三年,他們就能吃飽肚子了,雖然吃的飯多是豆飯,但他們也很高興了。
所以他道:“可以用石頭和木頭打成農具,之前我們不是做了好多石鋤和石斧嗎?”
“但石頭笨重,總是不比鐵器好用,”傅暢道:“且我們的紙張早沒有了,山中藥材也不齊全,所以還是得出去添些物資。”
他知道他們已經適應山裡的生活,此時很抗拒出去,所以沒有表達出要出去找朝廷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