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生孝(1 / 2)

魏晉乾飯人 鬱雨竹 4203 字 11個月前

山上這兩天又修了兩間茅草屋,成三角形將這一片圍起來,傅庭涵現在已經能自己住一間了,傅宣和傅暢兄弟倆久彆重逢,自然住在一起。

雖然傅宣很快就厭煩了,不想和他弟弟再住在一起,但傅庭涵很快就把他的茅草屋堆滿了各種資料,圖紙和書籍,還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工具,彆說再住進去一個人,就是傅庭涵自己偶爾都覺得逼仄。

再一扭頭看兩個傻乎乎的侄子,傅宣歎息一聲,默認了傅暢繼續和他住在一起。

趙含章拿著削尖的棍子在火堆邊挖了一個淺坑,然後抓了一把帶殼的黃豆丟進去,把泥蓋上去,然後扒拉兩塊已經快燒儘的木炭蓋在上麵。

正要收回棍子時,它在半空中一轉,扒拉了一下邊上放著的山藥,點了點便撥出來,棍子一挑就把它完好無損的挑到了傅庭涵麵前,「你嘗嘗看熟了沒有。」

傅庭涵衝她笑了笑,按了按,微軟,應該是烤熟了,於是小心翼翼的撥開一層皮吃起來。

野山藥糯糯粉粉的,還有點微甜,因為長時間吃素感覺空虛的五臟六腑得到了安慰,他滿足的點頭道:「熟了。」

趙含章就把剩餘的山藥撥出來給傅宣和傅暢幾人吃。

傅暢盯著籃子裡的那些毛豆看,「這個時候怎麼還有青黃豆?」

趙含章:「司農寺種的,他們想試著輪種和間種,以統計分析各個時間段播種和收獲的差彆。」其實最主要的是未雨綢繆。

現在田地多,每個人都能分到足額的口分田和永業田,但未來就不一定了,所以他們需要考慮,若田地減少,百姓要怎麼種植才可以將土地的價值最大化。..

但這一點就不必明著說出來了,除了傅庭涵,沒人知道她的這個顧慮。

傅暢:「人力支應得過來嗎?當下大晉最大的問題不就是缺人嗎?」

「是,所以司農寺除了研究糧種,農具,肥料以及各種提高畝產的方法外,畜牧業也不能放鬆,尤其是馴化牛為耕牛,繁衍牛,優生牛的工作不能放鬆。」

趙含章已經下令在好幾個郡縣開了牛場和馬場,然後從代國源源不斷的購進牛和馬,交給他們培育訓練。

務必要把草原牛變成耕牛,而草原馬還是草原馬。

可惜,他們能買到的種馬很少,即便是拓跋六修,願意交易給她的種馬也不多,送過來的馬絕大部分都被閹割了。

趙含章:「司農寺的成果出的慢,可即便一年優化一點點,每年也能將普通百姓的畝產提高一點點,積少成多,每年多增加的收成數是很龐大的,但如果水利不利,這些努力很可能會沒有成果。」

說到水利問題,傅暢立即想起黃河那糟糕的情況,他這兩天一直在想他爹,根本沒心情思考旁的問題,這會兒趙含章一提起來他腦海中就不由浮現看到的黃河。

他坐直了些,問道:「三娘已經見過沈郎中了吧?朝廷打算怎麼處理黃河河道淤堵問題?」

趙含章道:「我們需要會治水的人去治河。」

她目光炯炯的看著傅暢,意思不言而明。

傅暢偏頭躲開她的眼睛,低聲道:「我正在孝期。」

趙含章:「庭涵也在孝期,朝廷奪情,讓他守完三個月熱孝之後回朝。」

傅暢遲疑起來。

當下不似明清時候,繁文縟節過多,尤其現在這個世道,士人們更向往自由和個性,標新立異四個字,放在後麵的時代裡可能會被批判為離經叛道,但在魏晉這個時代,在士人們眼裡,這是褒義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