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種種豬中,絕大多數人家都喜歡留母豬,公豬……既難養,味道又重,脾氣又大,他們不喜歡。
這就造成民間難有公豬配種的情況。
今年年初,為了解決這個事,趙含章還特意下令,命各郡縣務必保證種豬配種,讓各縣縣衙都至少要配一名豬倌,專門養種豬,以保證縣內豬的繁衍。
除此外,她還在各類報紙上寫了不少以豬肉為主的食譜,為此,不僅她連著吃了三個月豬肉,不吃一隻羊,就連皇宮裡都添加了豬肉的采購。
要知道,從前皇宮是不會進豬肉的。
對於權貴和世家而言,豬肉是低賤的肉類,難聞難吃,遠比不上牛肉和羊肉。
當時她要求皇宮采購豬肉,一度有朝臣在朝堂上猛烈的抨擊她,認為她在羞辱皇帝。
這也是大家對她的印象變差的轉折之一,趙含章並沒有她表現出來的這麼忠貞。
為了讓豬肉大賣,讓百姓養豬,她竟然逼迫皇帝吃豬肉,這還是忠臣嗎?
要不是她後來帶頭連續三個月吃豬肉,大將軍府不進一隻羊,一塊牛肉,她的名聲會更壞。
即便如此,許多本來以為她不會取代小皇帝的舊臣開始疑慮,不再認為她會為皇帝是尊。
但彆說,此法雖遭非議,但民間豬肉價格漲價,對豬肉的需求越來越多,養豬的人也更多了。
一個村子裡,基本上半數人家都會養上一兩隻豬,開春開始養,養到快過年,家裡殺一頭,自己留一些肉,剩下的賣出去。
另一頭則整頭賣出,竟然可以賺不少錢呢。
傅庭涵就派後勤處的人四處收豬,黃河民工和士兵加起來二十多萬人,這段時間的肉全是豬肉,隻今晚用了一部分羊肉。
民工和士兵們前兩天都看到了,後勤處新趕來的大肥豬,起碼有五百頭,就養在夥房不遠處的一個空地上,用柵欄圍著。
今天一早他們就不斷的聽到豬的慘叫聲,他們下工時偷偷看了一眼,夥房裡的士兵一刀一頭豬,殺了至少有五十頭。
天啊,想想就覺得激動。
營地裡已經開始有傳言,“聽說,把這五百頭豬吃完,我們的活就算乾完,可以回家了。”
“真的假的?一天五十頭……”
“你發夢呢,今天是因為過年才殺這麼多豬,平時一天能吃十頭豬就算不錯了。”
“問夥房的人就知道每天殺多少了。”
“我問過了,之前是一天十五頭到二十頭不等,得看當天乾什麼,要是大活,乾大活的人就得多吃肉,尚書就讓人多殺兩頭。”
聞著空氣中的肉香,一盆盆菜被端上來,每一種菜都是十盆,一什之前放一盆,圍著篝火外側擺了一圈。
裡麵竟然有一盆肉最引人矚目,那是一盆黃豆燉肉,肉被切成四四方方的,每一塊肉都有拇指那麼厚,四方的!
和黃豆燉在一起,盆端過來放到地上時,拿著碗坐著的人清晰的看到盆裡的肉顫了顫,顯然燉得鬆軟入味,一夾就會散的樣子。
馮姐擦了擦手,站在中間驕傲的道:“這道菜是我做的,是照著大將軍放在報紙上的菜譜做的,叫四方團圓!切肉的時候我算好了,一什二十塊,一人兩塊肉,誰也不許搶,不許多吃!”
馮姐雖然是夥房裡的,但如今夥房地位不低,沒人敢得罪她,她一說完,大家立即高聲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