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趙含章親自寫了一篇文章,祝願晉國百姓除夕快樂,並展望了一下未來,其中用很大的篇幅誇讚了正在治理黃河的官員和民工、士兵。
他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過年依舊堅守在黃河沿岸,冒著寒冷和苦痛疏通黃河,預防第二年的洪澇災害,居功至偉!
晉國每一個人都應該感激他們,因為疏通黃河並不隻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黃河沿岸的百姓。
同為一國人,同頂一片天,他們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這天下每一個人都享受了他們辛苦的貢獻。
這篇稿子登在昨天的邸報上,今天午時被送到營地中。
這是官員的權益,六品以上的官員可以免費拿到一張邸報,像沈如輝這樣在外主持工作的主官,驛站的人甚至會親自把邸報送到他手上,和公文一起。
沈獻就搬來一張凳子,沈如輝站到上麵,拿著喇叭衝大家道:“諸位,大將軍昨日給大家寫了一封信,我與大家念一念。”
熱鬨的營地慢慢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扭過頭來注視沈如輝。
沈如輝拿著邸報高聲道:“敬天下之民,漢人、百越、匈奴、鮮卑、羯族,所有生活在晉土之上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終於結束了亂戰,南北實現統一……”
傅庭涵拿著喇叭站在凳子上,“戰禍已去,苦難便去了一半,剩下的饑餓、寒冷,我們在未來也將一一克服……”
隔著大河,黃河另一側駐紮的軍營中,陳參將大聲的嘶吼,“黃河若泄,為害萬裡,他們為了蒼生萬利,冒著寒冷去清理淤泥,修繕堤壩,到今日,萬家萬戶可與家人團圓之時,他們還在黃河邊上鑿挖泥土……”
黃河兩岸的營地中,火光和天上的星星一樣亮眼,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篝火就好似珍珠一般點綴在一條腰帶兩側,所有的大營都在念趙含章的這一封信。
這是屬於他們的功績,也是她送他們的禮物。
人群中,有人低低地啜泣,哽咽起來,“大將軍說我們有功,還在天下人麵前誇讚我們……”
“我今年二十五歲,此前服過三次役,從未有官誇過我們,他們隻會用鞭子抽我們,罵我們低賤,速度慢,隻會拖進程,但大將軍說我們服役是有功……”
趙含章不僅在邸報上如此說,在宮宴上也如此說,“今年守在黃河邊上的官員和民工、士兵最辛苦,貢獻也最大。”
常寧當即提議,“百姓如此艱難,百官應當與之共苦,今年過年應力當節儉,請大將軍下令民間不得奢侈太過。”
趙含章笑道:“今年喜事連連,大家開心一些也是應當的,於百姓來說,官員是否節儉與他們相乾性不大,官員們總不會挪用百姓之物奢侈吧?”
眾人連忙應是,表示沒有官員敢挪用公款。
趙含章滿意的點頭道:“相比於共苦,我更喜與百姓共富貴,諸位還是想想辦法看能否給辛苦治理黃河的民工和士兵們何獎勵吧。”
她才不會要求他們過年節儉呢,洛陽不知有多少幫工正盼著權貴豪門辦宴席,他們能從中賺一點呢。
雖然百姓們賺到的可能隻是蚊子腿,但蚊子腿也是肉不是?
提倡節儉,權貴豪門們的錢留在庫房裡肥的還是他們自己啊,百姓又落不著。
不過,外麵的有錢人可以富貴過年,但皇帝和她不行。
她和小皇帝道:“我們不好強逼人家與我們一道節儉,但我們身為上位者,應該帶頭節儉,何況,我們吃用皆是民脂民膏,我們節儉一些,百姓的付出就少一些。”
小皇帝除了答應,難道還敢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