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和趙瑚是老交情了,趙瑚常在常寧手下吃虧,他知道趙含章看重常寧,許多事都偏向他,加上對方總是有理有據,所以不太想太得罪對方;而常寧也知道趙瑚助力戶部良多,加上他是納稅大戶,也不敢對他撕破臉。
所以倆人看對方不順眼,卻又彼此忌憚,總是假模假樣的維持麵上的平和。
此時常寧就笑眯眯地接待了趙瑚,很和煦的與他解釋,“朝廷對藝伎一行另有規定,因此暫停向外發放市劵,並不是獨針對七太爺。”
趙瑚聞言皺眉,懷疑道:“三娘莫不是因妓樓裡多是女子,所以要杜絕妓樓?這可不妥,她要是不開心,我還可以開個男館嘛,專門接待女郎,公平公正,這市劵你就發給我吧。”
常寧:“……七太爺玩笑了,大將軍怎會因為這種原因拒絕發市劵?等朝廷議定,自然會出公告的。”
趙瑚臉色不太好看,似笑非笑的道:“我樓都裝修好了,酒水差點皆已定好,甚至連人都買了,隻等著開業,現在你們一句朝廷未曾議定就打發我?”
常寧見他大有糾纏下去的意思,不由歎息一聲,向外看了看,當即揮手讓下屬出去。
他走到窗邊將窗戶打開,這才小聲和趙瑚道:“七太爺,此事並不單針對藝伎這一行而已,大將軍想要在洛陽開東西兩市,以後酒樓飯館等各類店鋪皆遷至市中,再在各坊旁邊辟出一條小巷子便民賣些農副產品,比如菜、蛋、雞這些東西,此為集。其餘的,像豬肉、羊肉、牛肉等大類的東西則都需去市。”
趙瑚:“坊內還設集,這不是跟村一樣了嗎?”
常寧笑道:“坊本就類村,這麼說倒也沒錯。”
趙瑚就垂眸,問道:“我那些商鋪……”
常寧忙道:“大將軍並沒有另選址立市,考慮到現在商業已成規模,所以大致範圍是遵照以前的坊市劃分,您的大部分商鋪都在其中。”
坊市製度在周時就有雛形,在漢時基本已經成製度,隻不過管理不嚴,依舊有坊中有市,市中住人的大量情況發生。
到本朝時,坊市製度基本上被破壞了,商鋪遍地開花,且沒有規範的管理。
在漢時他要是準備出行的車馬行李,在東市可以備齊車、馬、鞍等,再去西市走一圈基本就可配齊所需的米、布、桶和藥材等,可現在,因為商鋪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這家賣鞍,隔壁家就賣米,想要找個打鐵的得跨過半個洛陽城。
如今洛陽還是人少,商業隻在恢複階段,所以買東西時覺得商鋪分開又稀稀落落,一點兒也不方便。
趙含章便想趁著百廢待興,一切還未定時規定好,也免得將來人多,商鋪也多了以後再規定搬遷傷民。
而且,破損的東西兩市修補得差不多了,地麵都已修整,大部分房屋在出售後都修得差不多了,坊市分開之後,不僅便民,也利於商家。
當然,趙含章的目的不止於此,她是想取締妓樓,但她現在還沒錢和能力為他們安排好去處,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暫停發放新的市劵,同時派人去接管民間藝伎一行,命他們成立藝伎行業會。
等她有錢了,再騰出功夫來做這事,民間有大量的藝伎,女性居多,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男性。
男性還好,他們放良後可以歸家,大部分可以重新生活,甚至隱姓埋名。
在這個時代,很少會有人去追問一個男人的過往,畢竟到處是流民。
但女性不行,她們被凝視的時間會更長,被議論的可能性更大,她們身上的壓力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