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重鑄信(2 / 2)

魏晉乾飯人 鬱雨竹 8221 字 10個月前

董內侍一寒,連連叩頭,“是奴婢失言,求大將軍饒命,陛下,陛下他心裡都清楚,這是荀禦史挑撥離間之計,隻是那畢竟是他舅父,陛下年紀又幼小,並不能指揮先帝留下的舊臣……”

見他額頭都磕出血來,趙含章便不耐的皺眉,“行了,此事我知道,你好好的伺候陛下。”

趙含章頓了頓後道:“此事不與他相乾,退下吧。”

董內侍鬆了一口氣,低聲應了一聲“是”,起身後倒著退下。

等他的身影消失,趙雲欣才有些不高興的道:“大將軍,要不要將他換掉?”

“不,讓他留在皇帝身邊吧。”

趙雲欣:“他既然投靠了大將軍,又怎能為他求情?”

趙含章心裡其實是有些高興的,和趙雲欣道:“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仁慈不是好事嗎?”

“像董內侍這樣見慣了人性之惡的人,竟然會為一個前途堪憂的小皇帝求情,可見小皇帝不是什麼殘暴之人,對身邊人至少有可取之處,”趙含章道:“我很高興,這意味著,將來他不會在這樣的事上惹我生氣,讓我違心保護他。”

有一天,退位的小皇帝要是搞個虐殺之類的,她是殺他還是不殺他?

殺他,違背自己的誓言,不殺他,違背自己的良心和道義,也破壞了律法。

所以他這樣難道不好嗎?

趙含章從不懼怕一個人是好人,她更討厭與惡人共舞。

比如荀組。

這個人,借著“忠義”之名,將一眾人等綁在一條繩上,如果說從前她對他還有兩分敬意,兩年下來,足以讓她看清許多偽裝。

荀組比起他哥來,那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可偏偏是這樣的人,她一時殺不得,辭不得,隻能忍受。

趙含章心情不好,滿朝文武皆心情不好,他們在害怕,也在隱隱期待。

不管是趙係的朝臣,還是舊臣一係,都在害怕和期待。

他們既害怕荀組遇害,又期待他遇害;既害怕他不遇害,又期待他不要遇害……

各種心思混在在一起,讓他們心裡複雜不已。

夏侯仁悄悄的陶烏說,“荀組若平安歸來,我願放下所有的一切追隨大將軍。”

陶烏:……

他沉默了一下後道:“我也願!”

沒錯,他們的要求就是這麼簡單,甚至很多舊臣都是這樣悄悄想的。

不是他們對趙含章的要求低,而是因為禮樂崩壞,道德水平被司馬懿無限拉低,大家對上位者的道德要求一再變低。

他們的這種期待讓想要興師問罪的郭璞都暫時安靜了下來,隻有傅庭涵很不理解,他打算回去問趙含章。

郭璞瞥了他一眼道:“何必問他,問我就好了,我告訴了你,你得告訴我這鎢絲是怎麼回事,怎麼才燒了半晚上就壞了,我想要的是永久的亮,而不是半晚,還不如燈油呢。”

傅庭涵點頭,“你說。”本來他也是要告訴他的,但昨天郭璞沒給他說話的機會,他就隻能憋回去了。

郭璞也隻是給他找個借口,其實是他自己有傾訴欲,一肚子的話想說,但沒人敢聽。

“這世上的道理啊,很多人都懂,隻是大多數人都不敢明著說出來,因為說了,世人也不相信,若要人信,得靠做的。”郭璞道:“儒家說的做人五常,為仁義禮智信,這信啊,極為重要。”

“我們這等後人往前看先秦之人,皆覺得春秋時的王都很蠢,竟然敵國之相說什麼,他們便信什麼,我們覺得他們愚蠢,卻不知他們心中的悲憤,誰能想到一國之相當庭做出的承諾竟不作數,後人將其雕塑為計謀,不過是美其名罷了,說白了,就是騙子。”

“司馬懿也是騙子,”郭璞道:“他是輔政大臣之一,國之棟梁,當著洛水起誓,當時的天下人,滿朝文武,誰不信他?”

“要知道上一個當著洛水起誓的是光武皇帝,他發誓善待朱鮪,而朱氏也的確與漢同存亡,朱鮪殺害光武皇帝的兄長,光武皇帝且能守信,”郭璞說到這裡冷笑,搖了搖頭道:“司馬懿對洛水起誓,滿朝文武皆信他,為此紛紛去勸說曹爽,曹爽也是因為信他,這才退後一步。”

“誰能料到曹爽前腳退步,後腳就被他誅滅三族?”這也是郭璞不喜司馬皇族的原因之一,“為此,替司馬懿作保的蔣濟被氣死,因司馬氏後為皇族,眾人即便心中鄙夷也不能宣諸於口。”

“背信棄義被渲染成了計謀,天下道德由此敗壞,從本朝開始,君不君,臣不臣,”郭璞衝他眨了眨眼,小聲道:“也正是因此,她雖為女子掌權,卻無人明著反對,因為權利就是一切。她就是立即把小皇帝拽下來坐到那個位置上,世人也不會驚訝。”

郭璞深深歎息道:“隻是這樣一來,天下的道德便會一直如此,非長治久安之相。今日她當庭提起此事,不僅是在司馬皇族的臉上扇了兩巴掌,也是在她和朝臣們的臉上扇。”

傅庭涵並不笨,他隻是不知道這些曆史而已,所以很快反應過來,“她想扭轉這樣道德敗壞的局麵。”

郭璞微微搖頭道:“這可難了,任重而道遠,要做明君難,要做一個有德明君,那更是難如登天啊。”

郭璞將腦海中的東西都甩走,拉住傅庭涵道:“我們就彆想了,還是琢磨一下這電和鎢絲吧,你這鎢絲是怎麼做的,這麼不耐電,才半個晚上就壞了。”

傅庭涵回神,道:“我就是給你做個試驗看而已,要想長久的使用,還得給它套個玻璃罩,往裡充個鹵素氣體,但目前鎢絲的製作技巧成本太高,鎢絲燈沒有應用的環境,所以我沒有往深裡琢磨。”

他道:“這鎢絲,還是因為鍛造手搖發電機的一些材料時力和溫度達到了,所以才順手做出來的。”

說白了,他和趙含章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更精細的發電機材料上,鎢絲就是順手而為。

這個時代的工匠是真的很厲害啊,且有很多技藝是他聞所未聞,他自己都沒想到他們能把這麼多精細的東西打造出來。

這些材料,有的隻是一個小片,卻也意義非凡,這預示著有很多的機器都可以著手研發了。

隻不過很難產量化,比如鎢絲,現在就很難高產,尤其要想穩定使用,其工藝還要再進步才行,現在傅庭涵拿出來的隻是簡易的,就是給郭璞看個熱鬨。

趙含章也沒想著現在就用電燈取代油燈,所以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