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庭涵給她記上,“實封土地嗎?”
趙含章搖頭,“又回到分封製,走漢晉一樣的老路嗎?始皇帝將分封製改為郡縣製,所有功爵都隻享有稅邑,而沒有食邑的實際控製權,我覺得很好。”
“而且代國也要改實封和虛封,二郎就不能例外,還得作為表率才行。”
現在是代國,以後西涼和蜀地,她也要收回來的,隻是時機未到,所以不動而已。
趙含章道:“不僅二郎是這樣,將來我們的孩子也這樣,誰也不許實封。”
傅庭涵點頭,他是沒什麼意見的,“封多少?”
趙含章想了想後道:“我們人口太少了,雖然我想多封,但現在沒那麼多人,就封個五千戶吧。”
以後他封地裡的五千戶,按照每年當收的稅賦上交給他。
傅庭涵記上。趙含章看了看又覺得不好,“不行,國土還有很多未收回呢,以後他肯定還要立功的,現在就封親王,將來還怎麼封?總不能讓他做太子少師,太傅之類的吧
?”
傅庭涵立即道:“我覺得朝中有很多人都可以當孩子的老師,二郎就算了。”
趙含章也這麼覺得,“封秦郡王吧,五千戶,等將來他立功了,或許人口也多了,到時候再給他加。”
傅庭涵記上。
趙含章目光看向排在第二位汲淵,“汲先生於國有大功,他操勞得很,封公爵吧,和他一樣有此功的隻有北宮將軍。”
傅庭涵問:“石勒呢?”
趙含章蹙眉,想了想後道:“我打算封祖逖為侯,他們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石勒就不能高封,和祖逖一樣吧。”
趙銘一直為她穩固豫州大後方,世家宗族這一塊都是他在替她周旋,也當得一個侯位。趙含章的目光落在範穎和孫令慧身上,她將孫令慧的名字劃去,“她和趙寬等人的功績都還不足以封侯,範穎和陳四娘在朝官中名聲不顯,但我打下來的地盤
能快速穩定,她們二人功勞不小。”
範穎一直跟在趙含章左右,政務都是通過她的手去執行,可以說,民間知道趙含章的人都會知道範穎。
在匈奴國滅前,她們二人一直形影不離。
陳四娘更不必說,所有他們收回來的孤寡兒童、老人都由她來安頓,趙程雖然總責學堂,但四處奔波,實際落實的是陳四娘。
民間女子讀書頗受限製,這幾年趙含章能源源不斷的招收到女官,一靠的是她自己的名聲和身份,第二靠的就是陳四娘的奔走宣傳了。
趙含章將陳四娘排在範穎前麵,道:“幾個女郎中若有一人得封公位,那一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