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曆練(三)(2 / 2)

魏晉乾飯人 鬱雨竹 4202 字 10個月前

範連音,“是啊,現在朝廷不是新開了許多技校,五年義務學出來,即便考不進縣學和郡學,也可以選擇去讀技校,學得一技之長,也好找工作。”

墨家經過秦漢之後雖然許多技藝丟失,但在民間的地位沒有如後世那般被壓縮到底端。

匠雖然幾百年來都需要依附於朝廷或者貴族,卻因為先秦墨家留下的學說在民間有一定的聲望。

華國成立之後,皇帝親迎墨家巨子進京,不僅封墨家巨子高官,她還親自參與一些墨家機關設計。

天下皆知,傅庭涵就是一個極出色的墨子,因此匠人的地位提高不少。

且華國成立之後,賤籍漸消,不論是士農工商,還是兵樂奴等籍都不再有明顯的區分。

連奴籍都因死契取消而消亡,民間從此隻有雇傭合同,不再有奴籍。

也因此,自漢朝開始的大量貴族隱戶消亡,民間再難有大量隱戶隱藏。

加之均田製的實行,這些年朝廷輕徭薄賦,時常減免賦稅,曾經為了躲避賦稅而隱藏的黑戶們紛紛出來自首。

不僅趙鳴鳴,就是各地縣令都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縣沒有特意隱藏的隱戶。

如果有黑戶,那一定是政策到不了,腦子和身體還生活在前朝的隱居之地裡,不知道外麵世界的變化。

十七年來大量繁衍的人口,將前朝丟荒的土地重新開了七八成,人口再繁衍下去,就需要開荒,擴大耕地麵積才足夠分地了。

趙鳴鳴不僅將各村的人口,已分的土地記錄好,還特意去看了一下還未分配的公田。

這一查,就查出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有的公田還在老實的長著野草,等著村裡的孩子年滿十六歲後去瓜分,有的,已經成為彆人的私田。

趙鳴鳴回到衙門就查,“陛下登基之前便已有嚴令,土地不得買賣,登基之後,更是嚴抓此事,天下之土皆屬國家,國家將田地分與百姓,分為口分田和永業田兩種。”

“永業田可以繼承,這是因為將來天下的田總有分儘之事,到時候便不會再分土地,子孫後代的田隻能從先祖手中繼承,所以永業田不可買賣。”趙鳴鳴道:“永業田如此,口分田屬於租田,更不能買賣,人死便收回國有,重新分配。”

“可這次我們下鄉查看,好多原本賬上應該是公田的地方都種了東西,一問方知,竟已成了私田。”她道:“這樣的情況,一定不止我們縣有,其他地方肯定也有。”

範連音:“現在人口還少,所以不顯,元貞三年到元貞八年出生的孩子最多,元貞三年出生的人還有兩年便要開始分地了,也就是說,從兩年後開始,每年都要分出去大量公田,公田被侵占,這些新成年的民就分不到足額,甚至分不到永業田……”

這不是跟百姓搶食嗎?

祖道重喃喃:“難怪陛下今年開始統計人口和田地,兩年的時間……”

趙鳴鳴也是看到公田的情況後才領悟到母親此時清點人口和田地的意思,她小聲道:“這不僅是朝廷的機會,也是我們的機會!”

乾得好了,升官,整頓吏治;

乾不好……那不行,一定得乾好!

趙鳴鳴將第二種情況打飛,她都想到她娘要乾啥了,不能這都乾不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