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2)

如果說局部地區有災害,彆的地方可以將資源調過來支援災區,災區的災情遲早會有所好轉。可是眼下的天災是全球性的,每個地方的資源都不夠用,自己尚且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不可能支援其他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資源有限,用一點少一點,所以一些私人開的小超市都不開門了,超市裡的東西都留著自家人用。

個彆開門做生意的賣東西時價格也會上調,不過隻要上漲的價格不過分,沒人會去投訴,畢竟開門賣東西的地方越來越少,投訴完超市,老板關門了,他們買東西要麻煩很多。

大熱的天能少走路就儘量少走路,能少出門都儘量少出門,誰也不想頂著高溫去大老遠買東西。

關門的不止小超市,還有飯店、酒店和菜市場。

連日高溫不光人過不好,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都不好過。

宋可可在網上看到好多農民哭訴絕收的視頻。

水稻、玉米、小麥、高粱、大豆、瓜果蔬菜等農產品,因為天熱還不下雨都旱死在地裡,視頻是在淩晨拍的,視頻裡能看到一地的莊稼全部枯黃,有的倒下緊貼在地麵,有的雖然立著卻也枯黃萎縮。

原本是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田野,如今變成了一片片枯黃絕收的死地。地麵乾旱到出現蛛網狀的裂紋,本應肥沃的土壤變成了乾乾巴巴的黃土地,風一吹,細小的黃土滿天飛舞。

漁業和養殖業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養殖的動物和池塘裡的魚都大麵積死亡,前期所有的投入一夕之間全部化為烏有。

不過好消息是官方對此早有準備,下發通知說要按比例給受到損失的農民一定的補貼,幫助他們渡過旱災。

雖說不知道會得到多少補貼,總歸會比絕收好一點,對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安慰。

農產品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石,農產品絕收,受影響的不止農民,還有普通人和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工業。

農產品絕收,直接導致菜販子進不到新的農產品,菜市場關門。

沒有原材料,農副產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木竹藤棕草製品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統統受到了影響。

現在市場上賣的,大多都是之前的存貨,有些廠家連往年的存貨都拿出來放到網上賣。快遞停了,搶到的物資也要自己開車去廠家取,但隻要能用都會被快速搶光。

存貨很多,但人也多,人人都搶著買,再多的存貨總會有賣光的一天。

.

每天淩晨氣溫低的時候宋可可都會外出,裝作采購物資,實則去觀察外麵的形勢。

沒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商場經營不下去,原來的大型商場早已被官方接手,當成了固定的物資點和災民安置點。

大型商場占地麵積大,樓層多,官方接手後,重新進行了整理和規劃。

頂樓用來裝運過來的儲備物資,這樣運送物資的直升飛機卸貨後能將物資儘快搬到屋內。

頂樓下麵一層樓用來發放和賣物資。為了防止有人起歹心,組團哄搶物資,運送物資和看守物資的全部都是真槍實彈的軍人。

其他的所有樓層都用來安頓受災來此的災民。

官方派人將來這裡居住的人進行了個人信息登記,然後按照他們原住所的小區給他們安排居住區域。

並且每天都會給這些人發放固定的吃的喝的,隔幾天會發放一些日用品。不過發放的物資不會太多,僅夠個人使用,有更多的需求就要花錢去買。

此外官方還派了很多帶槍的警察和軍人24小時輪值巡邏維護秩序,防備打架和搶奪他人物資的情況出現。

與此同時,每個小區的業主群裡都收到了一則強製招募誌願者的通知。

因為建立物資點以及日常派發物資的人手不夠,所以現今依然居住在小區的居民每家都要派出一個人當誌願者,幫忙建立物資點和派發物資。

六十歲以上的失獨老人家庭、退伍軍人家庭、單親家庭內部成員隻有兩人,且孩子小於十歲的家庭不用出誌願者,但要進行登記以便派發物資。

其他家庭按人數比例派誌願者,同時按派出的誌願者人數和登記的家庭成員人數領取物資。

家庭成員人數符合但不派誌願者的家庭,自行解決物資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