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當清晨第一縷朝陽劃破天際,北山寺的晨鐘便開始遙相呼應,餘音鳥鳥,回蕩在宣安城的每個角落,城內的街道,陸續有活動的跡象,隻是霧氣未散,一切看來都不顯真切。
忽有風起,如同一雙無形的大手,輕輕拂去宣安城的朝霧。就如一幅傳世名畫,被揭開了束帶,將這裡的繁華慢慢鋪開。
披上晨曦的微風摘下一片片落葉,躍過城牆,送入來往行人的手提籃中,也送入城中滿眼湛藍的孩子手中,被輕輕握住。
不過半柱香時間,外麵日頭高掛,城門口開始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好不熱鬨。
但進城的入口處,卻排起了長龍,據說,新帝登基之際,為確保安全,朝廷頒下戒嚴令,所有進城之人,需在守衛嚴格盤查後,方可進城,雖有不便,自是無人敢妄論聖意。
而此時的王羽,在數十名精銳士兵的開路下,車架緩緩而行,向著城東方向的“皇城”而去。
雖然倉促了那麼一些,但到底也得給皇甫明澤充一充場麵,至少得有一個像模像樣的皇宮,也隻能暫時用之前的刺史府改造一下了。
以曾經的刺史府為基礎,建立起了皇宮的內城,在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建了一圈外城。
拐過一個不算寬闊的街角,然後便上了那條東西向的大道,一路向東,穿過那堵有著三扇大小城門的“高聳”內城牆,是一方有些狹長的空闊場地,地麵鋪有夯實過的黃土,平坦安穩。
場地兩側,停滿了各式車架,也有一些穿著還算講究的禦者,三五成群的聚首,玩著博戲打發時間,能看得出,這些都是各個文武臣子的禦者。
到了這裡,車駕就不能夠繼續向前了。
在內侍的帶領下,穿過一道大門,步入一片更為開闊的方形廣場之上,場地之內,均有青石鋪陳,雖然並沒有真正皇宮那樣的莊嚴或者是華貴,但也算平整乾淨。
場地中央,還豎有十二支玄黑銅柱,各高五丈有餘,彼此相隔十二丈,成一圓,而細看圓中地磚,則發現顏色同四周稍有區彆,向十個不同方向發散開去,彼此均勻,對仗整齊。
這些銅柱和地磚圖桉,對應著的,分彆是天乾與地支。
這些東西,可都不是為了好看而隨意擺設的,能夠被用在登基大典之中,就算是一個裝飾品,其實在其背後也有他們特定的意義。
大殿在一座三層的築台之上,而每層築台,都有重兵圍繞把守,數百層的石階,寬約十丈,從廣場一直延伸至大殿的正門,今日,石階中央還專程鋪設寬約三丈的紅綢地毯。
此時的新帝,應當正在大殿內冠冕著服,而能夠前往大殿內服侍等候的人,肯定都是能夠達到一定地位的人,剩下的,也就隻有在這外麵候著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