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不僅讓楚澤再次贏得聖上信任,也讓他所倡導的“西學”真正紮根民心。
“本以為西學不過是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卻不曾想竟有如此大用!”京城百姓們紛紛交口稱讚,“若非楚王爺帶來這利器,我等的家園怕是難逃一劫啊。”
“可不是嘛,這西學裡頭大有學問!咱們可得抓緊學起來,日後說不準哪天也能派上用場呢!”
伴隨著民間對西學的推崇備至,朝廷上下也刮起了一股崇尚西學的風氣。不少大臣紛紛向朱元璋獻策,請求加大力度傳播西學,以強國富民。
“陛下,咱們大明疆域遼闊,民生雕敝,西學治國的法子大有可為啊!”禮部尚書姚廷亮上奏道。
“不錯。”戶部侍郎錢謙益也附和道,“西學蘊含農工商各個領域的精華,若能廣泛傳播,定能為國儲才,促進百業興旺。臣以為,不妨效仿楚大人,多建一些新學堂,招收民間俊傑,使之學有所成,報效國家。”
“好!”朱元璋一拍大腿,“此言甚善。就在各地興辦西學學堂,多招民間才俊,日後為國效力。”
就這樣,在朱元璋的敕令下,一場聲勢浩大的“西學興國”運動在神州大地鋪開。
鳳陽、汝寧等地率先垂範,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其教學範圍之廣,學生來源之廣,前所未有。
“我等生在農家,原本早已認命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名身穿布衣的農家子弟感慨萬千,“多虧了楚王爺創辦西學堂,讓我們也有機會讀書明理,學些真本事啊!”
“就是,咱們農家孩子再不用忍受愚昧無知,被人瞧不起了。”另一名學生也紅著眼睛說,“若非是西學,我哪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啊!”
在工匠群體中,西學更是引發了一場“頭腦風暴”。
“瞧瞧這西洋機械,造型精巧,結構新穎,比之咱們傳統機械強多了!”一名木匠嘖嘖稱奇,擺弄著西洋做的木工刨床。
“可不是嘛,光是這機床一項,就能使咱們的工效提高十倍不止!”另一個泥瓦匠也跟著感慨,“西學果真博大精深。咱們得抓緊學起來,爭取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西學如漣漪般在民間和官場迅速擴散。僅僅幾個月工夫,大街小巷已是西學蔚然成風。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初力排眾議推動西學的楚澤。
“西學之所以深得人心,全在於能切實解決百姓生計。這才是它立足之本啊!”楚澤談起西學時如是說。
這番話,道出了西學在中原紮根的真諦。畢竟,任何學問要想深得人心,都必須緊扣百姓疾苦,為他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而西學恰恰契合了時代需求,為破除舊弊、振興中華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楚澤看準這一點,以西學為杠杆,撬動了整個時代的進程。
西學大行其道,不僅令民生日漸富足,更讓楚澤在朝野上下聲名鵲起。儼然成了當朝最炙手可熱的紅人。
可就在這時,西北邊疆卻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不好了!韃靼人趁我大軍用命西南,竟在西北邊境大肆騷擾,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啊!”
一名斥候披頭散發,神色慌張地衝進皇宮,跪倒在朱元璋和楚澤麵前。
“大事不好!啟稟陛下,近日韃靼人趁我大軍在西南用兵,竟偷偷潛入西北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斥候話語中透著驚恐,“臣在邊關親眼所見,他們騎著高頭大馬,揮舞彎刀,所過之處一片狼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百姓們叫苦連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