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妃(九)(2 / 2)

康熙溫柔地將她抱在懷裡,憐愛地吻上她的發絲,動作無比輕柔,帶著無限愛意。

“不是,原本就是朕一直糾纏著你,怎麼會因為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人前出現,而有所委屈?”

“那是怎麼了?”

康熙沉沉歎息一聲,“朕是替你委屈,太子平日裡對你的態度就是這般冷淡嗎?”

“見到你得了風寒,竟然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就這樣走了?”

“我不在意。”靜姝找好位置,愜意地躺在康熙的懷裡,貼著他,眉眼彎彎。

“有三郎陪著我,其他都不用在意。”

“你就是這般心善,容易吃苦頭啊!”

康熙感歎萬分,憐惜姝兒性子柔弱他可得好好為姝兒打算打算。

靜姝嘴角高高抬起,眸光微動,有了康熙的真心愛護,其他的不都是手到擒來……

————

沒過多久,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風和日麗,一行人回到了紫禁城。

康熙去壽康宮給皇太後請安結束以後,沒有理會任何一位嬪妃的邀寵,直直地奔回了乾清宮。

殿內寂靜無聲,過於安靜的氣氛顯得有些沉重,久久,才傳來帝王的一聲歎息。

他看向侍奉在側的李德全,眉頭緊蹙,詢問道:“李德全,你覺得朕平日裡對皇太後如何?”

李德全不解其意,反複琢磨皇上此話的深意,斟酌再三,開口應道:“皇上孝順仁厚,至純至孝,天底下沒有哪一位不誇讚皇上孝心可嘉。”

“孝心!”

康熙呢喃細語,莫名地笑出聲。

恐怕隻有他自己明白,這所謂的孝心到底夾雜了多少水分?

他心中心心念念的額娘隻有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真正孺慕孝順的隻有她。

至於皇太後,一來是因為皇太後性子本分,不插手後宮事宜,又可以用來表示大清以孝治國的規矩。

二來則是皇太後出身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為了安撫孝莊太皇太後,為了安撫蒙古,他才尊崇皇太後。

可先例擺在眼前,他不得不為姝兒的未來多做打算。

畢竟,他現在已經四十又四,姝兒才十九歲,他大了姝兒足足二十五歲,將來不可避免地會走在姝兒前麵。

若是他不在了,又有誰會庇護姝兒?

原本太子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瞧著太子對姝兒的態度過於冷漠,他放心不下,也不可能一直讓姝兒當太子妃。

等時機成熟,他會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了,堂堂正正、風風光光地迎娶姝兒為妻,讓姝兒成為大清的皇後。

如此一來,太子便沒了好大的臉麵,更不可能真心實意對姝兒好了,更不用說孝順姝兒。

至於其他皇子阿哥,胤褆、胤祉、胤禛、胤祺、胤禩等人都有自己的親生額娘。

將來若是兩宮皇太後同在,比起姝兒這個身份尷尬的母後皇太後,新帝自然而然地會更加孝順親額娘聖母皇太後。

那樣的話,他的姝兒又該如何自處?

想到這,康熙便是焦頭爛額,恨不得能夠真的長命百歲,守護姝兒直到她生命儘頭。

李德全大氣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有您在,太子妃定然安然無恙。”

哼!

康熙冷笑一聲,隻有皇權能夠保住姝兒。

哪怕他來日留下遺旨護姝兒一世平安,新帝未必會按照他的話去做。

思緒良多,沉沉浮浮,康熙打定主意,吩咐李德全去太醫院傳喚醫術高超的江太醫前來。

沒過一會,江太醫到了,行禮道:“微臣給皇上請安。”

康熙揮揮手示意其起身,直接進入正題,讓江太醫給他請平安脈。

“你說,朕的身子能否讓人有孕?”

聞言,江太醫嚇得冷汗直流,跪在地上,惶恐不安:“皇上龍精虎猛,生兒育女,自然是不在話下。”

他心中瑟瑟發抖,想到宮中隱隱傳言,說皇上久久不進後宮,怕是有狐媚子邀寵。

現在看來,莫不是皇上不行了。

不可能啊!皇上身子好好的,什麼問題都沒有。

康熙沒有理會江太醫複雜的心思,繼續詢問:“朕已至中年,生下來的孩子會不會身子虛弱?”

“皇上年富力強,胎兒保養得當,小阿哥定會健健康康。”

“那朕是否能夠活到小阿哥成年之際呢?”

想到先帝駕崩後他幼年登基時的風雨飄搖,康熙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回皇上,您龍體康健,皇上春秋鼎盛,正是壯年,長壽萬安。”

康熙眼神深邃,沉思許久,心中醞釀著他的計劃。

等江太醫退下的時候,頗為奇怪,皇上要他琢磨強身健體的方子也就罷了。

怎麼還有美容養顏的方子也要研究?

難不成,是為哪位娘娘研製的?